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喜欢艺术热爱国画的朋友欢迎关注交流!

文/陈丙利

太行初秋,颇有些凉意。秋的味道在谷子、高粱沉甸甸的穗头上。道旁稀疏的小野菊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招引来采蜜的蜂蝶,它们正赶在秋雨来临前多多收集过冬的食物。冷绿的叶片上的黄色、赭石色斑点以及蓝紫色或土黄色的花瓣花蕊也透露出些许秋消息。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我们来的或许还不是时候,山上还是夏天的装束,只是那些绿意比夏天更深更凉了,犹如姑娘们的装扮,虽然仍然是裙子,却从裙摆的加长和裤袜的增厚上能感觉到季节的转换。这种景色离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深秋诗境还是远了些。

车佛沟已经是安阳太行山深处的村子了,海拔较高。不知道为什么叫这名字,只要带着“佛”字,自然也就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了,我想。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我们站在山上看,其他村子仿佛都在我们脚下,其实是在半山腰,因为村子下面是落差达十几米甚至是几十米的悬崖。几公分厚的石板堆砌的屋顶形成了此处太行山独有的一道亮丽风景。偶尔,一老汉端个大海碗蹲坐在石板屋顶上,有滋有味地吃着,恰似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那种不经意。只让人看得心里痒痒,徒生艳羡。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这里的村子看似离得都不是很远,但走过去往往都是十里八里的路程,确实有“望山跑死马”的感觉。由于空旷和错落,视野自然开阔,声音也传得远,离山近的地方,回声能转数个弯,然后就不知钻到哪个山缝里去了。过去,这里应该就是“出门靠走,联络靠吼”的原始状态。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大梨树。山里人朴实厚道,既不打药,也不管理,路人渴了自己随便摘,梨子坏了任其自然落下化作养料。这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城里人”大开眼界,大饱嘴福。城里啥都要钱,在这里却几乎不用花钱。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现在大搞扶贫和旅游业,路灯都已经修到村子里,太行巴士都已经把站点设到山脚下,连这里海拔最高的大垴村都安装上了健身器材。村里的好多户人家都在县城或安阳市里买了房子,只是在春种秋收时节或游客来时才回村呆一阵子。农民都富足了,日子好过了,心情自然也就好了。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其他人除了上学、当兵之外,多半加入到城乡改造的大潮中,投身到大城市物欲横流的蜕变中,只留下这难得少有的朴实在这大山深处慢慢风干。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陈丙利:写生系列,车佛沟之秋


陈丙利,山东临朐人。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师,艺术品鉴藏与市场研究工作室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开大学艺术博士,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硕士。作品被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吴冠中美术馆等多家单位和艺术机构收藏。

想了解更多陈丙利资讯及绘画收藏,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画者陈丙利、艺盘新视界;搜狐号:画者陈丙利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