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博览会,究竟能给成都续几条命?

2018-04-27 17:29

  首届成都当代艺术博览会已霸屏半月已久,从范冰冰、韩庚、佟丽娅等影视明星“艺术爱成都,成都爱艺术”带有召唤力的娱乐宣传,到艺术大咖们陆续齐聚成都,感觉成都从未如此“洋盘”过。甚至,有朋友在博览会开始之前就发出“艺术成都”已经成功的感慨。一时间,感觉朋友圈没几张关乎“艺术成都”的信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当代艺术圈的人。首先,我明确表示我无排斥成都当代艺术博览会之意,更不敢有对成都当代艺术圈盛事狂欢的忤逆之心。只是,我们需要在一团和气的盛景之下反思一下成都当代艺术博览会究竟能给成都带来什么?当博览会结束后,外地的那些国际品牌或实力强劲的画廊高高兴兴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时候,留给成都的难道仅仅只是一场其乐融融的秀?

  博览会,能为成都带来什么?

  自从首届成都当代艺术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以来,无论艺术家还是成都的艺术机构,那种打了鸡血般的兴奋劲儿就一直没有消退过。好像成都当代艺术博览会犹如一颗补气回血的大力丸,可谓针对成都当代艺术贫血、肾虚的症状对症下药。当然大力丸不同于鸿毛药酒,我们不能否认大力丸的疗效性,博览会的主办方更不会因我的闲言碎语而对我跨省抓捕。可问题是,有没有疗效并不是医生说了算,而是谁疼谁知道。艺术博览会即将结束,我很想知道某些翘首以待的艺术从业者们,你们究竟有没有舒服了一些?

  博览会就是个名利场,每个人都在努力打着自己的金算盘。艺术家想多接触画廊主,画廊主想结识金主藏家,藏家则在众星捧月般找寻一种存在感。当然,还可能也有那么一群像我这样以参观博览会的名义去打望大长腿的。总之,只要满足了自己内心中的那股小欲望,成都博览会也就有其自身意义了,哪怕它仅仅是满足了一些人朋友圈晒图的虚荣心,毕竟我们习惯了缺什么就晒什么。

  但不管从主办方对参展画廊的邀请,还是从参展艺术家的作品选择而言,大家都是真诚地走了心。参展画廊尽管都是高品质画廊,但选择的作品大部分品质不错,而且价格也相对比较温柔。可见,主办方和参展画廊还是考虑了成都的特殊性和市场接受度。博览会作为艺术品市场的组织方式之一,其核心肯定是与市场紧密挂钩的,主办方的工作重心放在服务藏家、画廊以及博览会品牌的宣传与打造上更是无可厚非的。无论是娱乐明星的摇旗呐喊,还是主办方标榜打造国内最有代表性的精品艺术博览会,其衡量的标准仍然是作品成交量。

  在参观博览会的现场,有艺术家和我遗憾地表示现场装置类、观念性作品太少,直呼没有一种视觉惊奇感。不要抱有过高的奢望,双年展都难以为当代艺术提供新的思潮动力,何况谈什么艺术博览会,架上绘画毕竟还是艺术收藏的主流。再者,成都当代艺术博览会对本土机构的展览品质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比如,作为成都艺术博览会的外延部分,成都知美术馆的“开”展就显示了一定的国际视野,与其之前的展览格调截然不同。但希望这种刺激并不是一时性的,因为成都当代艺术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言归正传,成都本土亟需解决的是不是拉动艺术市场的问题?成都这座所谓的当代艺术第三城,是否真有我们想象般的朝气蓬勃?我更多的是对成都本土艺术生态的思考,只是通过成都当代艺术博览会为讨论的契机。假如给成都当代艺术博览会造成一种躺枪感,对不起,那请您继续再躺一会儿。因为以您为轴辐射出来的问题才刚刚开始。曾经有朋友批评我像一个怨妇,看什么都得找出一点儿问题,好像见不得别人好。我也曾以一种存在就有其价值、有总比没有好的心态来告慰自己,艺术成都的举办总比没有举办有意义。我也确实发现了艺术成都的意义,正因为成都艺术博览会的举办,久病成医的我发现成都本土最大的问题正如一位艺术家朋友所比喻的——成都并不是差血就输送一点的问题。成都,如果仅靠补给大力丸的方式续命,是治标不治本的。

  成都,缺少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非得从中国当代艺术史中高大上地去为成都寻找一个坐标,那成都真的有其自身的重要地位和价值。80年代,伤痕美术、乡土绘画与成都有着直接的关系,90年代,成都的行为艺术和新绘画也是艺术史中无法绕开的历史存在,作为国内最早的民营美术馆之一的上河美术馆也落户成都。2001年,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成功举办,这仅仅比首届上海双年展晚了5年而已。2003年,蓝顶艺术区初现雏形。在艺术市场火热的那几年中,甚至有“川军”占据当代艺术市场半壁江山的说法。从艺术史的线性逻辑分析,成都并不缺乏优秀的艺术家资源,也不缺乏像政府、民间资本等自上而下的各种力量的推动和扶持,而且成都本身又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为何成都在今天失去了这种鲜活的生命力?成都还能否像艺术史中那般对外输出一种“成都经验”?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一直对地域性持有一种戒备之心。因为提及地域性,总会让人潜意识地联想到江湖恩怨、人情世故,它更不应该成为抱残守缺的借口。成都,不能因为作为地处西南边陲的二线城市,而对当代艺术的接受和推动就停留在二线认知的水平上。成都本土艺术机构不在少数,可为何受邀参加成都艺术博览会的仅有一家?并不是成都本土艺术机构没有消化能力,也并不是因为本土藏家消费能力不足,而是我们的艺术机构在选择什么样的当代艺术。我觉得这不是眼光问题,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和情怀问题。

  安逸、自足似乎是外界对成都的印象,花花草草、小情小调似乎也是艺术界外部对成都本土艺术创作的基本判断。当然,这对成都当代艺术生态的武断认识有失偏颇,成都相对悠闲的生活方式不能与艺术创作画上等号,但也不能否认它作为一定事实的客观存在。“不毛之地已高楼林立,流亡之处已灯红酒绿”,成都当代艺术中的那股野性和狠劲也已渐行渐去。假如真要为成都上一代艺术家的成功寻找原因,他们的艺术创作与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艺术创作在当时那个年代是有文化先锋性的。但在当下,成都本土有一大批青年艺术家以一种成功学的心态在走着上一代艺术家摸索的道路。醒醒吧,我亲爱的青年艺术家们,连做艺术都不做自己应该做的,那你何苦要走这一条不归路。

  当成都部分青年艺术家还在努力削尖脑袋想挤进那套陈旧的话语系统和展览机制,请放眼观看一下外面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在做着什么样的努力。我认为,成都本土部分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和实践已经与外界出现了严重断层。假如用最近流行的鸡汤说法,那些优秀的艺术家真的已经甩了我们几条街的距离。“引进来、走出去”看似人人皆知的道理,可当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引进来的时候,我们的艺术家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心境面对它们,甚至说如何真正地面对自己。正如前文所言,何况成都当代艺术博览会最主要的并不是解决当代艺术的学术问题。但是成都当代艺术博览会的作品呈现,也多少能为我们的部分艺术家敲响警钟。

  这也与成都本土艺术批评失语和策展混乱有着莫大的关系,假如我还算是一名策展人的话,我是否也在面临着这种困境?关系、利益、江湖、人情、话语权……错综复杂的羁绊绑架了我们的学术判断和价值底线。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俨然成为艺术批评的三大态度,和气求财成为一种普世价值。成都的艺术生态已病入膏肓,就算再多的博览会来输血也无药可救。成都,最缺的不是外部刺激,而是内部自省。

  以上论述实属个人杞人忧天的愚昧之见,这并不代表成都当代艺术生态的全部。成都还有一批人在困兽犹斗般地寻找一种突破的可能性,这也让本已死气沉沉的成都当代艺术还保持着些许的活力和存在感。成都的艺术生态,并不是由几个人或者机构就能完全改变的,而是需要在一种个体自省的基础之上,通过整体从业者多元尝试从而合成一股自我造血的凝力。而我这种得罪人的方式,我也安慰自己就当作一种出力方式吧。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崔付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