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昭通陕西庙

“意匠华夏”中国古建筑经典模型展

“意匠华夏”中国古建筑经典模型展

6

宁波博物馆

已结束 3.7万+

昭通古城一度曾遍布清代各地会馆,是远近闻名的“会馆之都”。“会馆”是解读昭通清代商业发展史最好的课本。清雍正年间,全国各地来昭通从事矿产开采和进行商贸的商人前赴后继。为此,旅居昭通的各乡人士纷纷利用乡土情谊建立同乡会馆,保护自身利益。于是,昭通古城先后建成了川地庙(成都会馆)、陕西庙(西安会馆)、雷神庙(江西会馆)、妈祖庙(福建会馆),万寿宫、西岳庙、东岳庙、以及两广会馆、两湖会馆、云南会馆、贵州会馆等数十个规模宏大的会馆,在昭通古城形成了丰富的清代中国古建筑群落。

Attachment.png

陕西庙位于昭阳 区永安街,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属陕西客民所建,又称西秦会馆。民国八年重修。改称为西北五省会馆。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前有石质忠义坊(已毁)。正殿为歇山顶式建筑,前殿为卷棚顶,面阔三间18,进深三间18进门的门楼上方是一座用于唱堂会的戏台,在戏台前方有石护栏观赏台,在台子三面分别嵌有精美的石刻,刻于1919,13,每幅高0.65米、宽1.3米,有神话传说,有历史故事,有社会生活,戏剧场面,花鸟静物,均刻艺精湛,维妙维肖,至今清晰可见。栏杆上的石雕,其中八仙、罗汉、献寿图等所刻人物生动,线条灵动而流畅,其书法苍劲有力,仅在十三块石板上就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真、草、隶、篆等书体;其中书写“行好事、说好话、读好书、做好人”等内容文字3幅。在四角的石柱上雕有小石狮,憨态可拘。
  据《云南通志、滇南书画录》记载,庙内所绘大幅壁画,系由清代著名画家刘学恒所绘。

Attachment.png
该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中原建筑风格,整个布局气势宏大,对应了中国传统建筑四合五天井的特点。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建筑,平面组合,总体方正,强调对称,中轴明确。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四周以廊墙及其它建筑组成有纵深、有层次、整个建筑造型秀雅、工艺精湛。
  1980年,该古建筑群落被列为昭通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整个古建筑群大多都已破损不堪。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