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我画《聊斋》

  小时候,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当作家,一是当画家,于是,我14岁开始正式学画画,16岁开始尝试写小说,后来发现,两种工作都很辛苦,所不同的是,对于我,写作的过程不快乐,画画的过程却是开心的,所以当梦想渐渐升华为理想时,我自然选择了追梦画家的路。当然,文学从没有失去对我的吸引力,只要有空,我就喜欢读小说,后来没时间读,就通过广播去听,整个学生时代,收音机就是我最亲密的同伴,小说联播是我最喜欢的节目,现在媒体途径多了,网络有声小说成为我画画时必不可少的背景声音。也许,正是因为我被割舍的的文学情结,我的画面偏重于文学式的叙述表达,到后来,我选择《聊斋志异》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成为我的创作蓝本也在情理之中的。

  我是一个女性意识很强的人,思维从没有跳出小女人心理模式,情感敏感、脆弱,我关注的从来不是所谓的大人物、大事件,而对处于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芸芸众生充满关注和好奇,对于文学作品,我更喜欢着重表现女性跌宕起伏命运的小说,鉴于此,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近五百篇的巨著中,我挑选的都是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为主角的爱情故事作为创作蓝本。

  我最早进入人们视线是我的中学生系列,那是我亲身经历的生活,画的是我身边的孩子们,所以每一幅都情深意切,2011年在香港大会堂的个人画展基本为这个系列划上了一个句号,因为我已不满足与事无巨细的表现那些青春靓丽的形象,我需要远距离审视青春审视成长,从中抽象出一些似乎是思想或者说是精神的东西,我允许自己暂时离开了那块我耕耘许多年的田野。我需要一块更能任我的思绪天马行空驰骋,并且能承载我半生来人生感悟的天空,于是我选择了《聊斋》,从中学生到神鬼狐妖,大家看来,我创作题材的跨度大了些,但对我来说,却是自然而然的事。

  人过中年,对生活、对人生、对情感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理解了人性的复杂性,也就原谅了许多原来认为离经叛道的东西,对于那些不被世俗接纳的事情不会再简单地用对、错加以评判,而更愿意回归到人性的层面去理解。蒲松龄中年以后开始创作《聊斋志异》,这位深受封建礼教侵染的老夫子能以欣赏、赞许、羡慕的情绪写出那么自由、奔放、丰富的人性,那些敢爱敢恨、勇于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命运的女性生灵。从这些女性身上我们不会感到几百年的世代差异,她们更像这个时代我们身边那些鲜活的女孩儿,我并不认为这是蒲松龄的超前意识的体现,而是人们自古至今封建桎梏也压抑不住的人性的光辉,是不受时代约束的审美理想。所以,现在用各种形式重新演绎这些故事,并不穿越,还是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2012年我开始着手“聊斋系列”油画的创作准备,对于《聊斋志异》我有大体的了解,也读过某些篇章,但要把它作为自己的创作主题,这点了解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从通读白话版的《聊斋志异》开始,从近五百篇中选出其中自己感兴趣的故事20篇,买来文言版的《聊斋志异》找出这些故事,逐字逐句的啃读,之后又阅读名家点评,加深对这些作品思想性的理解,那段时间我像着了魔,听的广播也是百家讲,台说《聊斋》、评书《聊斋》,我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我看来,《聊斋志异》并不是一部“恐怖”小说,虽然里边故事的主角很多是神鬼狐妖,也确有部分篇章描写恶鬼会吞食人心,有饿狼变成妇人吃孩子,但因为作者站在一个很高的精神高度,其思想性都远远超过了一般神话。作品中的花妖狐媚,大都是可爱的、真诚的、善良的,她们就像我们身边那些亲人朋友同事一样,身上充满了人性的光芒,闪耀着真、善、美的光彩。也正因为她们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超能力,给它的世界带来令人惊喜的变化、充满着让人耳目一新的美好。《聊斋志异》以超越自然的神话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这部作品的通篇都在阐释,人类是自然界最伟大的生灵,其他生物都有着友好的愿意与人类亲近,花妖狐鬼甚至是神仙都愿意幻化成人的形象,与人发生最美好的故事,表现了对人的世界的向往,而人作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却一点都不高高在上,他们同自然界的一切生灵和平相处,亲密友善,这不就是当代的人类所倡导的吗?只是现在的人更喜欢直接生硬地喊出来:所谓环保、所谓野生动物保护。但是苍白的呐喊显然没有美丽的“神话”更生动,当代不断有野生动物灭绝,比如在《聊斋》中能幻化成十五六岁“倾城之姝”的白秋练——长江流域的白鳍豚不久前也灭绝了。

  当我对《聊斋》有了自己真切的体会后,2013年开始着手创作。

  创作开始就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首先,服装问题,《聊斋》是神话故事,大多故事的时代背景没有严格地设定,再加上故事人物大多花妖狐媚,所以服装也可以异想天开一些,但要找到符合人物身份的服装也并非易事,我常常为一套服装跑遍网上能查到的影楼、服装租赁公司还有演出团体,实在不行,就亲手制作,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我联系到为电影电视剧制作服装的公司,感谢老板给我的特殊优待,在一排排挂满各个朝代服装的衣架墙中,我像茫茫海底的鱼,在其中穿行,挑选着符合我想象的服装。还有发型、化妆,启发模特情绪,为一幅画拍模特,常常需要一天的时间。于是我明白了,中国古典文学,那么浩瀚的艺术宝库,怎么没有更多的油画家愿意在其中挖掘创作素材呢?也许一定有准备的过程太麻烦的原因。

  在创作过程中,经营画面形式一定是画家自始至终不敢放松的重点,致意《聊斋》系列的创作中,有一些深切的体会:

  关于构思:我构思的灵感,可能与我对文学的爱好有关,在读或听文学作品时,文字常常会转化成一种生动的形象形成在头脑中,并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饱满,这里边包括大体的画面大体氛围和基本构成,虽不十分清晰但也如梦似幻,我想这一定是故事中给我最深的一部分章节留给我的印象,我会用草图把它固定下来,然后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

  关于空间:油画有它特定的语言,而作为我所喜欢的写实油画,画出真真实实的存在感是必须的,而作为“神话”,又需要超乎现实的表现效果,于是在大多画面中,我尝试运用多重空间的组合,一个视点多条视平线,矛盾空间处理,奇异空间的创设等手段,这些我要感谢大师的作品的启发,比如上世纪的荷兰版画家埃舍尔、比如当代西班牙画家纳兰霍等等。

  我的致意《聊斋》系列共画了18幅大作品,7幅小品,原定三年的计划用了近六年的时间,远远地超时了,我并没为自己的延误而惭愧,服装道具模特有原本设想不道的难度,还有画面一步步修改、一步步充实,古人有十年磨一剑,我离这个标准还有距离,展期已定,只能就到这里,若问是否达到理想,我只能说百分之七十。中国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国文学也是如此,期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瑰宝,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聊斋志异》乃是其中的精华,花妖狐魅的背后是对***的颂扬和对假丑恶的鞭挞,蒲松龄的目光流露着愤世的凝重与锐利,它穿透了世间百态,揭示了人间真谛!

  关于《聊斋》,我还会继续画下去,下一批,风格会有大的变化,我与你一起拭目以待。

  感谢创作过程中给过我许多支持的良师益友,感谢各位评论家。

2018年1月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