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篆书发展史六条屏

  (释文及说明)

 

  1、甲骨文释文:殷商

  万壑泉声,广长传妙谛。千峰云影,空有现真如。

  说明:此篆是中国古代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所以要用笔如刀,写出锋芒犀利之感。字形结构错落横斜,自然随意,趣味天成。这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字。

  2、钟鼎文释文:商周

  曲水长流,跨鹤归寻三洞古。白云犹在,与梅同住一山幽。

  说明:此篆是中国古代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用笔如屋漏痕,凝练古朴,写出金属重器上的分量感。书中的“在”、“与”肥笔是钟鼎文特有的笔法。

  3、鸟虫篆释文:战国

  犖确丹岩,几点扁舟依古岸。玲珑浩月,满天星斗映波间。

  说明:此篆体是流行战国,延至六朝,是属于古代的美术字。不仅字的结构有装饰性,笔划也用鸟、虫、鱼等变形,此篆书在当时用于兵器、铜壶、旗幡上,其特点是华丽高贵,文字图案化。

  4、汉方篆释文:两汉

  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说明:此篆体是流行于汉代,汉印、砖文都把篆书方整化。此种书体要写出汉代砖瓦的斑驳、金石的苍劲,颇有一番味道。此书结体排列整齐方正,整篇文字横竖成行,观之,古穆沉雄(深沉雄浑、沉毅雄健)。

  5、玉箸篆释文:唐朝

  境讶鹅溪,绿水一江环净域。地称鷲岭,青山万树拥禅关。

  说明:此篆体以玉箸(筷子)称名,这是秦统一文字后标准的篆书体。无论篆法、写法都很规范。此书作圆劲流畅,文静儒雅,延续唐人篆风。

  6、倒薤篆释文:清朝

  百道泉飞,涧流功德水。五峰云涌,天雨曼陀花。

  说明:此篆体字形修长,往往末笔划露锋状如薤叶,故名。此篆体为清代书家综合历代篆体而成,书写时随方就圆,笔划宽窄应机而变,锋芒毕露,天真活泼,洒脱俐落。

作者:庞琦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