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高贵的蓝釉瓷器!现在还有真品吗?

霁蓝釉,一种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下诞生的古典釉色,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在瓷器上运用蓝釉可追溯到唐代。发展到元代景德镇的御窑厂,把钴作为青花的呈色剂融在釉中后烧成钴蓝釉。如此,才有了元代霁蓝瓷器上均匀稳定如蓝宝石般颜色。

 

霁蓝,烧造成本很是高昂。由于当朝天子喜欢,才得以不惜工当地烧纸。而且不仅追求高质量,数目也很客观。只管云云,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大规模的战争、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等政治风暴……易碎的霁蓝釉瓷器能有幸完好无损留存到今天的已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明德国际展出的这款霁蓝釉凤尾尊,传世希罕,极其珍贵。

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这时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元代。入明以后,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多而质美,被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至清康熙时,更出现洒蓝釉、天蓝等多种新品种。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官窑藏品出手可联系【1叁壹】零一柒{①三〇灵}肆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的祭器,以炉、瓶最多。

 

清代霁蓝器物比之元明两代技术更加成熟、风格更加多元化,也更加注重色彩运用,多在器物上以色泽和图案来衬托主题,使得原本深沉雅致的霁蓝器物平添几分生动。

在器型鉴别方面,我们不用去刻意记住每个时期都有哪些器型品种,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造型规律,以及上述五个时期器型变化的线索。培养感性认知上的全局意识。把握规律是我们识别器物真伪和正确断代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方可做出投资准备。依据目前市场来看,天蓝釉瓷器在清代单色釉瓷器中虽不是最受推崇的,但尚能保持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失为收藏的良好选择。在未来的市场中,仍有较大的升值潜力。特别是晚清咸丰、同治、宣统三朝,由于存世量极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收藏和经济价值超过康雍乾时期同类器物的可能性很大。

 

 

蓝釉瓷器虽然没有华丽的纹饰和造型,却在简约中让人们领略到其雅正之姿、秀丽之美,即便是在青花、粉彩等占有大量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仍然有其固定的收藏群体和收藏市场,长期为藏家们所钟爱。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