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宋代定窑绿釉初探—《浅谈绿定》

 

“绿定”一向不见记载。在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一书中,作为学术观点,冯先铭先生首次提出了“绿定”之说,至今悬而未决。书中冯先生对在遗址附近小河沟亲自采集到的三块外罩铜绿釉瓷片描述说:“所刻云龙纹,与白定如出一辙,胎洁白与白定白胎相同。”那三块瓷片标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从图片上观察,先生的描述并不准确,该瓷片胎的白度、厚度、瓷化度与高温白定都有一定的距离。

在《中国古陶瓷图典》中,冯先生又提到:“定窑所烧制的绿釉,被“后世”称为“绿定”,是珍贵的名品。”近些年,很多人苦苦寻觅“绿定”,造假者也费尽心机在创造“绿定”。由此在定窑研究领域及收藏界引发诸多妙趣横生的绿定故事,定瓷之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定窑烧造的绿釉产品自中晚唐至金末一直大量生产,器型非常丰富。绿釉的呈色剂为铜的氧化物,铅化物作为基本助溶剂,属二次入窑的低温铅釉(800—1000°C),也许是传承了唐三彩技术,由此演变而来。现定州博物馆藏有属磁州窑风格的金代完整定窑绿釉刻花枕,该枕胎体粗,呈灰黑色,纹饰具典型定窑风格。遗址标本显示绿釉定窑产品少部分具有刻划印剔堆贴等多种精致装饰,大多光素无纹,早期均使用化妆土,呈色淡绿青翠,赏心悦目,稍有别于其他窑口的呈色。装烧多采用三岔支钉,垫饼及泥圈等,未见覆烧芒口品种。

宋代定窑绿釉初探—《浅谈绿定》

 目前学术界界定:高温釉1250°C以上、中温釉1100°C—1250°C、低温釉1100°C以下。定窑绿釉应是二次入窑烧成的800°C左右低温釉,但就其胎来讲,也未曾见过1200°C以上产品。原因也许绿定素烧器坯的界限必须具有一定的吸水率,从而保证釉水的吸附能力。那时定窑烧造技术解决不了1250°C高温素烧坯的二次挂釉问题,再者高温素胎复烧时也极易破碎。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当时并无高温绿定存在。即使偶尔存在也不过是少量试验品,不成熟产品。所以,由于受当时技术的限制,并没有正式生产绿釉高温瓷胎的定窑品种。在宋代,只有广西容县烧造高温绿釉瓷,而南北方窑口多烧造绿釉陶器。定窑遗址尤其是燕川区,低温绿釉陶器更是俯拾皆是,在众多定窑绿釉陶瓷残片中,极少数确有定窑风格的刻划、薄胎、白胎之特点,但与高温白定洁白、坚薄的胎相比,均存在明显距离。

宋代定窑绿釉初探—《浅谈绿定》

 依靠目前资料来看,定窑生产的大多为绿釉陶器,少数精品也达不到传统意义胎体洁白、轻薄的“绿定“标准。在遗址、定州、保定出土的大量绿釉标本中,现确未发现超过1200°C高温洁白之胎的绿釉产品。由于内在胎骨相对疏松,均达不到传统意义的高温。

现今,人们为了利益驱使,依高温定窑白瓷的特点,生产出了大量刻印花及素面绿定瓷器,由此引发了无数“绿定”的趣事,笔者也和很多人一样,曾执着寻找高温“绿定”多年。

宋代定窑绿釉初探—《浅谈绿定》

 增补部分:

金中都先生认为:要解决人们长期对“绿定”的争议,首先要对“绿定”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如烧成温度在800℃——900℃左右的陶胎定窑绿釉不应算在“绿定“之内,但有一部分胎骨烧成温度高于1100℃的绿釉定窑品种已经进入学术界认可的中温瓷范围。而且其器型、纹饰与定窑白瓷相似,也就是风格面貌与白定相同,应当称之为“绿定”。笔者与金先生探讨后,认可金先生“有绿定”的说法。

但是目前学术界界定:高温釉1250°C以上、中温釉1100°C—1250°C、低温釉1100°C以下。而定窑的胎骨要在1270℃以上才能收缩完成,形成胎薄质坚的定窑标准胎。

经过对定窑的测定后得知:定窑胎骨在烧成温度低于1250℃时气孔率在7%左右,抗折强度5900;高于1270℃后则气孔率在1%左右,抗折强度7400。仅仅相差20℃,瓷质却有这么大的差异,可见这一阶段,是定窑收缩的最大时刻。如北宋早期珍贵的黑定、紫定都属这类高温瓷,而宋晚期至金代所有黑定、紫定即不稀缺也不珍贵,原因是它们都达不到这个烧成温度。

笔者依然坚持认为,无冯先铭先生描述的与高温白定白胎相同、珍贵稀缺的“高温”绿定。其主要原因是高温素胎无吸附性,那时的技术根本解决不了高温素瓷二次入窑挂釉的问题。


宋代定窑绿釉初探—《浅谈绿定》

 

冯先铭先生采集,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冯先铭先生在窑址附近采集的绿釉龙纹瓷片,刻花龙纹一如白 定。既然我们找不到与其更加符合的其它窑口特征,又排除了赝品混入的可能,就应该作为“绿定”存在的证据,并依据此绿定标本去积极地寻找发现馆藏与民间收藏中更多的“绿定”。

“绿定”的存在也是符合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的。如有藏品想送拍咨询可联系福羲彭先生:壹叁玖,零贰叁零,零肆零捌,其他勿扰。相反,“绿定”的不存在反而更不宜被理解。成熟绿釉在陶器上的出现已有更为悠久的历史,五代瓷胎绿釉器也不乏出土;到宋时,吉州窑和磁州窑皆已烧造绿釉瓷枕,绿如翡翠非常美丽。当其时已被皇家所青睐的定窑不会生产不出这种绿色的定瓷的。

《中国古陶瓷图典》中,冯先铭先生说:“定窑所烧制的绿釉,被后世称为绿定,是珍贵的名品。”

对这种“珍贵的名品”,现在已没有必要再退回到存在不存在的阶段去。而是应依据前辈为我们所做出的贡献积极去寻找,去发现。然后根据新的发现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归纳。如此而来,相信“绿定”就绝不会是冯先铭先生发现的那么一两件标本!

宋代定窑绿釉初探—《浅谈绿定》

 


马会昌、赵彦博两先生在《浅谈绿定》一文中说:“依据现有资料和一些专家的看法认为,绿定似应指那些产于宋代,胎体洁白、轻薄,且带有刻划纹饰的绿釉瓷才算真正的绿定”。二者根据手中现有采集于定州、曲阳、保定等地的绿釉定瓷标本和定窑窑址出土的标本及博物馆的实物比较分析,对绿釉定瓷有以下看法:

“1、绿釉定瓷烧造时间。笔者认为,绿定同白定、黑定、紫定一样,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烧出形制好,胎质好,釉色好的产品来。从标本看,绿定是在三彩的基础上并根据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和生活需要逐步形成单色釉。晚唐、五代、北宋时期的器物较多,北宋以后的器物较少。因此,可以看出绿定烧制时间,即使不一定和白釉定瓷同步,也不会晚于唐、五代时期。唐代时期所出土的绿釉定瓷与北宋所出土的绿釉定瓷温差不同,但绿色相近,没有很大的区别。晚唐、五代、北宋时期绿釉定瓷胎质釉色相对较好,北宋以后胎质釉色相对较差,只是北宋以后在纹饰上更加成熟。

2、 绿釉定瓷的造型。以现有标本看,绿釉定瓷器物的造型与同时期其他釉色器物造型一致,非常精细美观。

3、绿釉定瓷的胎质。依现有资料和定窑窑址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定州博物馆及笔者采集、收藏的标本看,绿定的胎质大体有白色、灰色,也有黑色、黄色、砖红色等(以上各种颜色绿定胎骨均由温度和火焰气氛所致),有薄有厚,依器而定,种类较多。

4、 绿釉定瓷的纹饰。绿釉定瓷一部分和白釉定瓷一样有纹饰,包括刻花、划花、印花、剔花、贴花、堆贴等。另一部分则光素无纹饰。

5、绿釉定瓷的釉。绿釉定瓷都是低温铅釉,在已烧好的素胎上挂釉,两次烧成(温度800——1000度左右),早期用化妆土,晚期则不用化妆土。定窑的绿釉,既不同于辽绿,也不同于其它窑口的绿色。烧成后的绿色令人赏心悦目,似西瓜皮样淡绿色自然的美感。如:5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先生在定窑窑址采集的绿釉刻龙纹定瓷标本和定窑窑址库存瓷片标本(唐代绿釉定瓷温度低于宋代烧制温度。唐代绿釉定瓷胎骨基础上,加制耐火材料,所烧的绿釉器吸水率低,坚固耐用)。

6、绿定的烧造方法。从发掘标本及窑具(定窑窑址博物馆库存烧造工具和绿釉瓷底足)来看,绿定烧造方法有支钉烧(三叉支钉)、垫饼或泥圈烧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