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杨冕巴黎个展——“C.M.Y.K”

Rv7WPeWSaYOacNYPc0ysUPBwlbEuZjQetbtzEIM2.png

CMYK-阿弥陀西方净土变 盛唐,布面丙烯裱于木板上,275x240cm,2020

  鉴于法国疫情发展现状,巴黎A2Z画廊在此向大家宣布原定于3月28日至4月18日举行的杨冕个展C。M。Y。K,将推迟至今年7月16日至9月5日。画廊的临时关闭也将持续,直至另行通知。在此期间,画廊会持续和大家通过微信,画廊网页,新闻通讯等方式,分享艺术家和展览的资讯。

  为了此次展览,杨冕全新创作以画布,石头,屏风为表达载体的十余件作品,并且聚焦于法国收藏的中国艺术史上的作品。这批作品的原作现藏于法国的吉美博物馆以及赛努奇博物馆。

8QRsp5xV51QlaDQFRPFZQ0xpvmOMoslWqMQGjUu7.png

CMYK-阿弥陀西方净土变 盛唐,布面丙烯裱于木板上,275x240cm,2020(局部)

  目前,人类正处于一个海量图片泛滥的时代,甚至让人忘记了这个世界本身。无论是数字图片或是印刷图片,它们都不断试图引导我们的消费,影响我们的思考。

  杨冕总是不停地用作品质问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图片的大众传播是否对所有观众具有相同的影响力?它们如何影响观众?它们如何传播?从90年代开始到2005年,杨冕探究了广告图像中“完美女性形象标准”与中国大众的关系。随后,作为对先前问题的延伸,杨冕开始持续思考艺术通过媒介传播对中国公众教育造成的影响。

  此次展览,杨冕聚焦于法国收藏的中国艺术史上的作品。这批作品的原作现藏于法国的吉美博物馆以及赛努奇博物馆。由于博物馆系统的发展状况,中国观众大多只能通过艺术媒介的形式进行艺术教育,而这一批藏于法国的中国艺术品则更难有机会出现在中国观众眼前。杨冕指出在CMYK模式下印刷的作品与原作之间的差异,试图引起观众对印刷品传播的思考。CMYK指的是四种印刷的原色,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黑(Black)。

  杨冕通过对原始图像的加工,引领我们进入印刷图像的生产机制的讨论:CMYK。四种印刷的原色以点的形式存在,再以杨冕的个人意愿被放置在画面上,相互靠近却不并置。圆点的清晰度、颜色的非并置象征着对图像表达的追求,让观众通过视网膜的感应自主调和色彩,这是杨冕给作品民主性的重要定义。

  本系列作品揉杂了中西方艺术的影响,作品看似融合了马赛克,印象派,点画派以及抽象画的技法,其实CMYK是典型的信息技术下的作品。每件CMYK作品都并置上万个点来呈现中国传世宗教绘画、中国传统山水画、文人画的题材,这需要强大的电脑辅助才能够手工完成。观众的目光仿佛游离在可视与非可视,真实与虚幻,抽象与具象之间。这些不同视觉组合之间的关键连接点来自于CMYK和视觉。

  大量的传播图像不停地充斥世界,影响人对世界的理解。杨冕邀请我们通过作品的呈现,去关注文化发展的进程,关注媒介对人以及人所身处的环境的作用。

Mv9kunFnLXuEPfoZYTOP6H6qeD0kg6IP1ma7hJW5.png

CMYK-阿弥陀西方净土变 盛唐,布面丙烯裱于木板上,275x240cm,2020

2jXdvsK9alQrMRaKUI6Wq63G2Q9fOtKKwsBt4SJZ.png

参考作品:阿弥陀西方净土变 盛唐

uubnqKolKcETKyok6ZGrQMAZWmm33FCnfljezCHa.png

CMYK-清 王翬霜林晚霁,布面丙烯,180x205cm,2020

9dTfH5qeJgi0nBlBjFCo2I53bfVYv7XIhlfEMHaD.png

参考作品:清 王翬霜林晚霁

nnKgqoymDTtdB9orf6GamF4ncDgXAqxtL5bUdH2p.png

CMYK-行脚僧图像盛唐,布面丙烯,230x150cm,2020

HcVT4qm9ihbDE4QNU1vkSwJyKJTRJupsibsZkGOK.png

参考作品:行脚僧图像 盛唐

unpJbFsnPicos9V45eowtYFz3dsg4ySLO0VwtQFL.png

CMYK-明 蓝瑛 扇面 山水图,纸面丙烯,56x76cm,2020

jp8nkUc0h1Dz3aIoRY1N89pnZsctaVQKOYPNxHTC.png

参考作品:明 蓝瑛 扇面山水图

  按照艺术家自己的声明,“CMYK”系列的作品同样是来自对图像的可靠性的质疑。不过,“CMYK”系列所呈现的问题不是针对图像本身的象征性,而是图像生成的过程中出现的秘密。“CYMK”,是今天印刷技术使用的色彩模式,所有复杂的图像,正是在“C”(青)、“M”(品红)、“Y”(黄)、“K”(黑)的构成中呈现的。由于过去的教育导致的对经典作品的崇拜与敬畏,当杨冕发现仅仅是依靠四种色彩的结合,就能够复制那些人类经典,他感到吃惊——“那些从小到大所接触的这些图像竟然是“CMYK”四个色点构成的”。他再一次地对图像本身的安全性产生深深的质疑。艺术家通过电脑放大找出这四种色彩的分布与排列,简化色彩的密度,呈现出一种对原图发生改变的现象。艺术家揭示说:无论那些经典是如何地具有复杂而神秘的细节,仍然是“CMYK”决定着它们在传播中的面貌与魅力。现在,一个由“CMYK”的内在结构被放大之后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由此产生的图像与效果将改变我们对图像的理解和认识。对杨冕的“CMYK”系列,批评家鲁明军是这样理解的:

  诚如杨冕自己所说的,从最初的“美的标准”,到近年的“CMYK”,可以说,十余年来他仅只实验过这两个系列,但所针对的却系同一个问题:图像的复制与传播时代,对于图像的生成本身的质疑和反思。如果说前一阶段更接近一种表态的话,那么,在后者“CMYK”系列中,杨冕已然进入图像内部结构,从中深度揭示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图像及其传播对于我们日常经验的占据和规制。更重要的是,杨冕的创作本身还隐含着一种方法论的自觉,即一种关于“元图像”和视觉考古的实验。(鲁明军“‘CMYK’:‘元图像’实验与视觉考古”,2011年)

  有趣的是,杨冕对自己的这次实验最早采用的是新印象派画家修拉(Georges Seurat)的作品《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修拉作品的“点彩”经过“CMYK”的过滤,所形成的色点在效果上容易与“点彩”有所混淆,而事实上,杨冕正好希望将不同的色点产生的来源和差异提示出来形成一种比较,即便是纯色点,最后的图像也是有根本的不同。早年,西涅克(Paul Signac)和修拉告诉人们:无需调和,人们就可以从色点的安排中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我们的眼睛将自动调和色彩以复原艺术家转述的世界。今天的印刷术成功地发展了这个原理,并复制出尽可能接近原作的图像。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完全可以将杨冕的“CMYK”系列看成是对新印象派的当代致敬,只是,“CMYK”系列不是来自对新印象派的简单的视觉分析,而是来自对现代印刷复制的深深质疑,因为事实上,杨冕也非常清楚,“CMYK”系列仅仅是个基本通道,所谓的复原仍然是不可能的。

  “CMYK”系列的实验包括西方经典与中国古代绘画。由于“CMYK”系列复制的是印刷物,而印刷物本身就是对原作的复制,于是,作为“CMYK”的文本本身的可疑性就更加严重,正因为如此,那文明的传达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真实性呢?鲁明军说:“如果说印刷本身是一种叙事的话,那么杨冕的‘CMYK’无疑是一种叙事的再叙事。如果再加上原作底本,那么杨冕的‘CMYK’叙事则已是第三重转译的文本。”(鲁明军“‘CMYK’:‘元图像’实验与视觉考古”,2011年)结果,所谓的“标准”再次成为被怀疑的对象,当艺术家明确了这样一个图像的生成过程,明确了“CMYK”同样是一种“标准”的假设之后,他决定再次地来制定自己所理解的“标准”。这一次,杨冕是从语言的层面进行分析,他完全撇开了图像的社会学或者政治学的含义,而将注意力仅仅放在图像生成的方式上。结果,他完成了一种看上去具有风格意义的语言程序。从工业时代出现的机械复制所产生的问题早就被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这样一些思想家所揭示,现在,艺术家杨冕借着复制的技术去创造新的图像,这个态度与方法已经祛除了本质主义的焦虑,而表现出一种富于智慧的后现代态度。的确,原作的“精神”与“气质”已经发生了衰减与变异,不过,一种新的图像的产生却是来自那些饱含着“内在性”的图像,它们承接着一种图像生成的上下文逻辑。尽管“CMYK”系列的图像仍然具有感染性,但是,杨冕通过对图像本身的不信任所产生的那些新图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艺术家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不是手工绘画本身的偶然性与趣味性,而是涉及人类文明的一些基本的判断:工具、方法与权力问题。杨冕说:“我今天的作品和我以前的作品,他们在气质上是一致的,是对图像的安全性做研究。”(“殷嫣与杨冕的对话”2011年)基于这样的立场,杨冕保持了他的艺术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无论哪一个阶段,视觉的观念与标准始终是杨冕在解决的课题,并产生出对于中国新绘画有贡献的结果,这使得杨冕的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摘自《视觉的标准与观念——杨冕的艺术》

  作者:吕澎

  关于杨冕

  杨冕,1970年出生在中国成都,从少年时代起开始受传统美学的熏陶,于199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任教于西南交通大学至今。1998年,在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后,他开始在世界游历。在2000年,他接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专访,作品和人物被收入2000年10月刊的“中国的年轻人”,并刊载在国际媒体的艺术报道中,如2007年的《Forbes Life》中的The Culture Evolution。

  杨冕一直关注媒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一重要的文化议题。1996年至2005年,他用油画的方式,创作了《美丽“标准”》系列。在这一系列中,杨冕讨论了中国社会关于女人审美的问题,以及反映了大众对中国女人审美脱离了中国人的基因现实这一文化现象,从而质问改变大众审美标准的源头和权力。同时,这一系列的作品也是一部中国女人审美的编年史。

  2007年至2008年间,杨冕创作了《来中国-文化的革命》系列,作品以西方的大众文化形象为素材进行多元创作。一如他在2008年北京今日美术馆的个展《姿态》上写的一句话:“他们从来没来过中国,却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从2009年起,杨冕开始创作CMYK系列作品,创造性地使用印刷的四个颜色CMYK圆点的方式来讨论在CMYK方式下印刷的产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人类以印刷品的方式获得世界文明的图像,而该廉价方式的可靠性是否应该受到质疑?杨冕以原作而非印刷的方式重新演绎中国和世界的经典作品,引发观众对印刷经济的思考。

  杨冕曾出版过多部个人图录:《美丽(标准)》、《2003年杨冕眼中的(标准)》、《2005年杨冕眼中的(标准)》、《那些经典》、《那些经典-杨冕新作展》、《姿态2007-2008》、《CMYK-杨冕绘画》等。艺术史家吕澎先生编着了杨冕的个人艺术着作:《视觉的标准与观念-杨冕的艺术》一书。

  杨冕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并受到多个公共机构的收藏:成都上河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瑞士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南京当代四方美术馆,蒙彼利埃市政厅,美国笛洋美术馆。

  巴黎画廊:24,rue de l‘Echaudé,75006 Paris

  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地铁:10号线 Mabillon 或 4号线 Saint-Germain-des-Prés

  电话:+33 (0) 1 56 24 88 88

  网站:www.a2z-art.com

  邮件:info@a2z-art.com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