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写书法是对生命的一种体悟(下)
搞艺术最后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明理,为了提高自己的境界,最后就是为了弄清真理,然后想办法怎么去解决那些问题,解决生死大事。所以我们不能偏离方向,一旦偏离方向,那你就本末倒置了。实际上学艺术不是为了当艺术家,不是为了成名的,再伟大的艺术家、再大的名,境界再高,生死的问题没解决,你还在六道里边待着,这个没有意义,一辈子白费了,你没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不能偏!任何事情都必须往道上会,始终不能偏离它!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把握好自己,好好去修行,才能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超凡脱俗 89×38cm 2018 申伟光
下面我们讲讲写篆书的体会。写篆书主要是用中锋,第一要饱满,第二要有力量,行笔太快写得就浮躁了,太慢了显得笨,里边就没有韧性了,如果你写得太干、不饱满,就显得枯,那感觉也不舒服。所以写篆书需要功夫,你光知道了,功夫不够还是写不出来,这要求达到一定境界,功夫和境界实际上是一体的,你认识到了才能写到。写篆书应该很饱满、很圆融,还得有力量,绵里藏针,你能知道这个见解,你写的时候肯定就会顾及这个问题,自然笔就会写到。如果你就没有这种体会,那你写出来就会板板的,就像描的一样,笔画写出来也没有生命力,书法这种味道就出不来。写篆书要求一个完整的人格,要写得有力量还要饱满,你就不能行笔太快,快了转笔就转不过来,转弯的地方你不能转得太硬,但是也不能太软,写得没有一点力量。篆书真写好了线条里边会有一种很强的生命力,你写多了以后,你的心性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它能把你心性的毛病去掉,写到一定程度以后你会身心柔软。篆书里边没有暴力,没有外在的强悍,就像优美的音乐一样,没有太多高低起伏,但是还是有力量,线条写出来是圆的,老是绕过来绕过去的,这样写出来又那样绕回去了。你所有的体会、所有的精气神都在笔端,如果你不能集中精力,不能静下来,你是没法写的,一写就没法看了。所以写书法能养人,对人身心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一篇你可能写得很饱满、很有力量,那一篇你可能写得很有慈悲心、很有爱心,笔画写得很柔软,而且这种柔软还不是没有力量,它里边有一种内在的弹性。在不断地写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整个身心柔软的感觉,甚至整个宇宙都是这样一种感觉。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139×69.5cm 2015 申伟光
书法写到一定程度,你会进入到一种忘我状态,在忘我的状态当中,你整个身心自然就会和谐,你自己身心和谐了,是不是整个宇宙也就和谐了?换个角度来讲,写书法本身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体悟,要说得高一点的话,一个笔道之中可以蕴含春夏秋冬,一个笔道之中也可以蕴含生老病死,通过一个线条你可以体会到整个生命的圆满、和谐,一个线条那种饱满、柔软,本身它就是和谐的、完满的,它没有任何残缺,没有任何遗憾。你如果具备这种生命的体验,你那线条写下来就不会是轻飘的,不会没有味道,它有生命的体验在里边,它自然就会耐看。所以书法看着是个小东西,实际上它不小,它完全是和我们的心性直接发生关系的。如果你这个人非常浮躁,喜欢暴力,很傲慢,很自以为是,你篆书写不好;如果你老是打妄想,写一写你就不想写了,你静不下来,也没有耐心;一个有慈悲心的人才会有耐心。如果你本身就是胆小鬼,又是自私自利、特别狭隘的人,你写书法肯定写不出大气来。通过写篆书,我们要使我们的身心越来越柔软,要慢慢去体悟一种圆满的感受。书法线条中内在质量的高低,不仅仅是取决于学习和累积的深度,它也涵盖了你在修行中的体验和你对生命、对真理的体悟。你通过写这个书法的线条,你可以体会到更多生命本质的东西,书法的线条同时又能传达出你对生活和修行等等各个方面的体验。只有你认真投入地去写,你才会体会到这些东西,尤其大家现在临摹古代大师这些好的碑帖,你要多去体会它,比如你临摹《石鼓文》和《毛公鼎》,你要多去体会它那种刻骨铭心的力量,你在写这种字的时候是不是就感觉到,一个人要有一种坚强的意志,干任何事都要始终如一,就如金刚菩提心一样?你如果把金刚菩提心那种感受,通过书法的线条传达出来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感觉?那笔道一下来,就感觉是天地之间的一种能量!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117.5×55cm 2012 申伟光
大家练字最好能站着练,因为站着练从脚底就开始使劲,你浑身的气力都凝结在笔端,写书法首先得安静下来,心得收回来,很浮躁的心、不恭敬的心没法写书法,心静下来,全身心地投入以后,你才能写进去,书画本身是个高雅的事,不是个俗事,写书法你必须恭敬心先起来,把世间的事情排除掉了,一心一意开始写,这样你才会有感受。如果你写书法就是为了写得好,为了当一个书法家,那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心性,都是为了悟这些道理的,所以我特别希望学习艺术的人应该先修行,修行跟艺术要同时。尤其是修行佛法,这是最究竟的道,如果你不修行,学习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名成家,最后你的生命不会完满,也不会达到最究竟的境界。
刚才我根据大家写书法的状态,讲了那么多,主要想让大家提高对篆书线条质量的认识,你要能把它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对它有一种深刻的认知,这对大家以后学习书法将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艺术是无止境的,我们对中国书法和绘画这种线条的认识程度要不断地提高,同样是写书法,境界高的人写的书法,他的体悟跟别人完全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一个悟道的人,那他的体会是圆满的;如果是中等境界的人,他会体会到里边比较好的境界,对心灵有所提高,对精神有所提升;如果是境界很低的人写书法,那可能就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没有太大的意义。
日日知非 日日改过 69×44cm 2015 申伟光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实打实做,你干这件事情是为什么?实际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发心上,发心正了、发心好了,果就不一样。我们如果发心不对,做任何事情最后都做不好,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写书法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写书法,你投入进去,写得身心柔软,感觉非常喜悦,感觉整个宇宙都是和谐的,写的当中你有这种感受,你肯定就会物我两忘,你也会祝愿所有众生都圆满、都成佛,你的想法就是这种想法,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如果你写得舒服,写得也不错,然后在那得意了,“我多伟大啊,我多怎么怎么样”,你就又回到我执、我慢里去了,你的书法就写不好了,境界就下来了。所以在写的当中你的境界有可能是往上升的,有的时候也可能是往下掉的,你自己要学会体悟、学会观照。我们要经常观察我们的心是不是安住在慈悲心上、是不是安住在菩提心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修行跟艺术完整地连接起来。比如今天写了一个小时你可能感觉心情非常愉快,为什么呢?因为你发心对,你写书法感觉也对,自己心性也提高了。如果今天写得不太好,状态被拉下去了,或者你在写书法当中发现自己很多问题,这也是收获,通过写书法暴露了很多自己的弱点,你会好好反省自己,好好改过。“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你才是个修行人,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多去观照、多去体会,这样的话你进步才会更快。
2015年7月7日(录)
申伟光谈话录
作者 | 申伟光
出版| 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社
书号 | ISBN 978-988-61327-1-5
装帧 | 精装16开520页
申伟光先生
申伟光,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水墨画家,书法家,居士,法名法照、悟光。
1959年生于河北邯郸市。1981年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1988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1991年笃信佛教,修学佛法。1994年入住北京圆明园画家村。1997年定居北京上苑艺术家村。2007年,课徒授艺。2009年,受三皈五戒。2015年,受菩萨戒。
作品曾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第八届全国美展、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上苑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今日美术大展、“文脉当代中国版本”大型综合艺术展、超验艺术展、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等艺术大展,并于北京今日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等地多次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其艺术成就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独树一帜。
已出版油画作品集《申伟光作品》《申伟光艺术20年》《超验艺术》《申伟光超验绘画》。出版水墨作品集《申伟光水墨》。出版书法作品集《申伟光书法作品集》。出版写生作品集《申伟光写生作品集》。出版艺术研究文献《申伟光超验艺术评论集》《纠结与超脱——申伟光油画作品评论集》《净行——一艺术家群落修学与生活纪实》。个人著述有《申伟光谈话录》《申伟光的话与画》《申伟光谈艺录》《申伟光谈艺录(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