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艺术市场将跌回2005年?

2015-05-08 14:30

  在2015年香港春拍上,曾经辉煌的老牌当代艺术家们延续了去年的暴跌行情:作品上拍量少,且少有人应价,成流拍重灾区。

  继几年前海外庄家集体清盘中国当代艺术之后,盘底没有清干净的庄家又接连继续清盘。一般庄家没有清完盘之前,庄家都会在拍卖场上托举,以备清盘时候卖个好价钱,曾梵志的作品就被他的代理商庄家拼命托举。而庄家清完盘之后,少了托举庄家,艺术家价格就会暴跌,并跌回零头价。

  随着海外庄家的逐步清盘,以及中国艺术市场的健康化,泡沫超高的当代艺术必然会暴跌。当代艺术市场跌到什么程度才合理?部分市场人士分析,跌回2005年或许会合理。

  市场跌回2005年才合理?

  “市场有刚性需要、价格合理才能成交,离开炒作、送礼,肯定要跌价。”经营书画10余年的广州行家陈先生坦言,“以前35万—40万港元的林墉作品,这次我9万港元就买到了,林丰俗一件四条屏作品,我13万港元买下,加佣金也才15万港元。”他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买了370多万元人民币的书画,接下来还会在内地春拍中继续入货。不过,他觉得目前的市场价格还不算合理,因为泡沫还没挤完,“对比2005年的价格,加上货币通胀等因素,现在还远没回到那个水平。”他认为,2005年的价格水平上浮30%—40%就是今后艺术品相对合理的价位。

  业内人士高魏认为,以前艺术品市场太不正常了,现在虽然也还是不正常,但已经趋向理性。“古董价格下跌,做生意的可能会亏损赔钱,这很正常,就像做服装生意的会亏本,做饮食行业的也可能倒闭一样。”他说。

  对于行情还会继续下跌这样的观点,藏家李笠认为并不是悲观的想法:“结合大环境来看,因为整体经济处于合理调整期,艺术品也会继续调整。但随着股市、楼市及整体经济向好,艺术品也会逐渐走出这种调整。”

  当代艺术跌最猛

  来自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秋拍,10家样本艺术品拍卖公司成交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拍品件数,已从2011年春拍时占比10.6%下降到2014年秋拍不足5%;1000万元以上的拍品数量从同期的1.1%下降到0.3%。

  随着艺术品市场持续调整,2014年拍品结构也在进行着深度调整。2014年度,中国书画仍然在艺术品市场上占据主导性地位,份额占比达62.9%。与之相反的,瓷玉珍玩、油画及当代艺术、邮品钱币等几大门类则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尤其是当代艺术向下调整的幅度最为严重,纳入统计的10家拍卖行在该板块的下滑幅度整体达到了37.4%。

  中拍协艺委会副主任何小平先生表示,“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价格区间的艺术品受到追捧与青睐,大众收藏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当代艺术老牌明星失宠

  2014年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约380亿元,与2013年的438.07亿元的成交额相比,降幅接近14%。其中,曾经“集体癫狂”的当代艺术构成不小拖累。

  2014年国内秋拍,当代艺术“F4”——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钧近乎全面失语,作品纷纷流拍。虽然明星画家曾梵志的作品《面具》最终成交,但750万元的成交价相比一年前拍出的1344万元,缩水逾四成。有人将之形容为当代艺术老一代明星集体失宠。从2003年起步,先后经历两次“火箭式”跃升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又以“过山车”的速度跌落到5年前的水平。

  “大多数当代作品价格都将下降20%-80%。”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一次论坛上指出,艺术家市场行情面临下跌压力,他表示目前已经有一些作品价格下降了40%,而艺术家给自己作品定价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据统计,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在过去一年下跌了约60%。自2005年以“走楼梯”的速度被推向市场巅峰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已经以“坐电梯”的速度下滑至4年前的水平。

  当代艺术筹码被弃,或致多米诺效应

  除了去年秋拍曾梵志作品破亿的昙花一现外,整个当代艺术板块近两年可谓一蹶不振,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就出现在今年秋拍上。

  香港苏富比宣布,今年秋拍将上拍尤伦斯拥有的37件中国当代艺术品,里面包括了方力钧、曾梵志及张晓刚等作品,总估值为1.1亿港元。众所周知,尤伦斯夫妇是中国当代艺术板块最大的“庄家”,但是自几年前跟国内龙头拍卖行合作“出货”起,便引发业内关注。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其套现离场的开始。事实上,自从2011年的疯狂后,当代艺术板块的确再没有过大的起色,而尤伦斯正是从那一年开始放货的,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巧合。因此,尽管这些作品均是首现拍场,甚至被主办方吹得如何如何重要,但仍被许多业内人士看做是“筹码”被抛售的信号。

  某圈内知名藏家一直致力于收藏当代艺术作品,并在沪开设了自己的私人美术馆。据媒体报道,这个专供当代艺术的民营美术馆尽管推出了首个大展,云集多年在拍卖场上“拼”回来的名家名作,但在迎来开馆展短暂的人流密集期后,即陷入了观众稀少的现实窘境。

  “当代艺术拍卖的主战场一直在香港,而庄家也大多是境外藏家,境外藏家把持着中国当代艺术板块的‘命脉’,本身就很奇怪。在内地没有足够多的受众和足够大的流通市场,一旦庄家放货,就很可能带来多米诺效应。”行家陈先生说。

  编自《广州日报》、《理财周刊》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