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黄剑武:中国当代艺术油画群体的国际学术形象

2017-12-29 10:14

  【本期话题】学术缺位,何以博出位?

  策划:李振伟 李腾

  编者按:近日,曾梵志 (雅昌指数19) 作品在梵高美术馆展出,其专为梵高美术馆创作了一组五幅新作,由此引发公众对此事件的争论。众所周知,以曾梵志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群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模仿、复刻西方的形式和语言,自嘲、泼皮的艺术形象,迅速打开一条道路,为市场所推捧,甚至在拍场拍出天价。然而,这类艺术形式和现象,在当时不可否认有一定的成绩和启蒙作用,但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却颇为尴尬,关键原因是其中学术的缺位,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研究的无力、创造力的不济和精神内涵的投机,这些状态在此次事件中仍旧存在。在此,本期时评特以“学术缺位,何以博出位?”为话题,邀请各位学者、批评家进行探讨。

  中国当代艺术油画群体的国际学术形象

  黄剑武

  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油画家,因创作主旨和表现手法相当相近,更像是一个群体现象。

  这个群体活跃在各种国际艺术舞台上,几乎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国际学术形象。他们在国内外各种展览频繁的亮相,市场拍卖价格也高得惊人,一幅画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几个亿。

  让国内外艺术界感觉到,他们毫无疑问都是中国油画界的领军人物或杰出代表,代表了中国当下油画的最高水平和国际形象。

  今年10月20日,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油画全球展在荷兰开幕。而他这一批却令人大跌眼镜以至大失所望,因为作品性质基本可以定性为临摹。

  梵志,梵高 III, 2017

  此批作品以临摹梵高不同时期的作品,在保持原作品原型完全不变的基础上,只是变化了下笔触,便堂而皇之在荷兰梵高美术馆展出。

  我不知国外现众对此作品作何感想?让人产生疑问的是,这是艺术创作吗?以曾梵志等为代表的一批当代艺术油画家,真的代表了中国油画的最高学术水平和国际学术形象吗?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以玩世不恭、自嘲自虐、泼皮麻木等形象的油画开始出现,并首先在国外被认可和追捧,继而参加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等展览。

  以方力均、岳敏君、曾梵志、张晓刚等为代表,他们的油画作品体现了中国转型时期的价值判断和个体精神迷失及集体无意识的倾向,代表了一代人对社会新问题的反思、无奈和无声抵抗。这些作品在反映出社会和个体冲突矛盾后,更多是顿入麻木迷茫和颓废消极,是中国社会发展特定时期的一种常见现象。

  岳敏君作品

  而当下的社会意义在哪里?这些作品的延续能代表当下中国人群的精神形象和价值取向吗?能反映出中国油画近百年来探索研究的学术成就吗?此时,我们暂时搁置国际学术话语和艺术市场等问题不谈,只严肃地客观地面对学术问题。

  这里,必须要提到的是,此时在中国有令人更加振奋和值得期待的油画现象正在发生。

  以北京戴士和教授为代表在中国文化语境下,油画写意性的创造;以中国美院为代表的具象表现主义油画家杨参军、章晓明、焦小健等教授在具象表现实践方法论上的重构建立和观看方式的转换;以浙江师大宋永进教授等为代表由具象表现方法论向油画写意精神的本体转变和形式创造;以石冲、冷军等为代表的写实油画家在欧洲写实写实观念和技法上的发挥和推进,在不同程度上在油画的各个方向皆取得重大突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美院第五工作室抽象油画的实践探索也意义非凡。

  中国油画存在最为核心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解决,即在漫长的模仿学习的艰难过程中,其探索始终没有摆脱欧洲油画传统观察方法和表现形式的桎梏,在本体上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实质仍是欧式油画的推进和技术革新。

  在欧洲油画传统已逐渐走入没落之机,中国油画探索的意义在哪里,突破的可能性在哪里?

  经过近百年的摸索,事实证明油画中国化的转变和建立,最为关键的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上的真正植入和蜕变,这种变革只有方法论的重新建立和解构欧洲油画传统观察方式才有可能破茧而出。而上述中国油画家的探索,在这一层面上的进展是值得关注和肯定的,也是令人惊喜的。

  油画发展到现在,依然可以承载当代人群的审美方式和价值取向。但从曾梵志此次荷兰油画展可以看出,其油画创作能力明显缺乏,甚至是倒退。

  左: 梵高, 鞋子, 1886, 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梵高基金会) 右:曾梵志,靴子, 2009

  当代艺术油画群体是普遍缺乏学术高度和深度的,更没有触及中国油画现实存在问题的学术核心,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缺失,既没有继承欧洲油画的优秀传统,也没有吸收中国近百年来学习西方油画的研究成果。

  二是本体研究缺乏,色彩基本以平涂为主,没有油画基本形式语言,人物形象和表情幼稚夸张,和卡通漫画如出一辙。

  三是缺乏创造性和持续创新性,人物形象不断重复,即便有少数作者近年创作题材内容有所改变,但仍跨度不大,没有本质变化。以上种种皆体现出创造力和持续创新性的匮乏,以至出现了曾梵志取巧式临摹梵高名作展览现象。

  四是精神内涵的投机,此类作品忽略或弱化技术,多以自嘲、麻木或自虐为倾向,观众除首次看到顿觉滑稽新鲜感之外,对时代的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缺乏更加深刻的揭示性,并缺乏持续的洞察力和抨击力。俨然不能完全体现当今最为突出的,人和体制或人和社会的关系冲突洐生出的精神危机和道德危机。

  当代艺术油画群体在国际上颇为热闹的近20余年,中国油画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实质变化。如果说要展现中国油画的国际学术形象,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和认识,体现中国油画一个客观真实的学术高度和学术面貌。因为任何时候学术都不能被光环和市场左右,需理性回归现象本身,回到学术本身,回到历史本身。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黄剑武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