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女性艺术家的身份问题 应该被探讨吗?

憋在家里的一个月,追剧成为日常。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跟我感受一样,独立自信的女性,成为当下电视剧里被塑造和倡导的角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当然,剧里也总会穿插一条线索,女主角大多会被赋予挑战传统的那个人,这种传统观念大多和父权社会、重男轻女相关,例如近期热播的《安家》,房似锦的角色让人想到了此前的樊胜美、苏明玉,《锦衣天下》《大唐女法医》中女主角的身份和职业也总是被拿来数落会嫁不出去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308/158364282332395070.jpg

近期热播电视剧《安家》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都很契合当下社会的现状,倡导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女子早已成为半边天,女性被尊重,独立的女性也多被赞扬。但问题依然存在,要破除那些刻在骨子里的观念,却是路漫漫而修远兮,或许需要再经历百年和几代人。

比如我的先生其实是一个很尊重女性也很温和的人,他喜欢跟我一起分担家务和照顾孩子,也比我更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但是他曾经不止一次嘲笑女司机,终于有一次忍不了而跟他大吵一架,当我问他:我们家驾照谁被扣分多?谁剐蹭事件多?你是否统计过女司机和男司机哪个身份出事故几率更大?男性还是女性司机出故事数量多?这几个问题时,他哑口无言,从此再也不拿女司机说事儿。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很多人对于女性的歧视是其本人根本意识不到的。

在艺术界,这个问题更加被凸显出来。女性主义艺术在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中产生,是20世纪艺术史中的重要一章,并成为后现代文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们走到了21世纪20年代,女性艺术家群体受到的关注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308/158364304433318560.jpg

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 盐田千春作品《手中的钥匙》,步入现场,真正感受到这位艺术家作品的震撼。

就像我们关注国际上最知名的女艺术家草间弥生、小野洋子、阿布拉莫维奇、布尔乔亚、翠西·艾米、盐田千春、莎拉·卢卡斯,我们也熟知国内艺术界的喻红、林天苗、向京、尹秀珍、姜杰、彭薇、崔岫闻。但是无论国内国际,盘点中间力量的艺术家,我们熟知的女艺术家也不过少数的数十位。新生代的年轻艺术家情况要好很多,至少提及青年艺术家,在进入脑海里的女艺术家名单不会比男性少,例如曹斐、梁远苇、马秋莎、叶甫纳、陆扬、刘娃、苑瑗、胡晓媛……

即使女性艺术家近年来不断登上世界艺术舞台,并在艺术市场中异军突起,但女性艺术家却始终与被轻视被忽视被低估这样的关键词关联在一起。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308/158364335218845700.jpg

姜杰 《大于一吨半》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308/158364325236896850.jpg

林天苗 纽约个展“凸起的纹样”现场

这些年来,访问不同女艺术家的时候,我都会问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女性身份和作品之间关系的问题。每次提问这个问题之前,我总会默默做心理建设,找个合适的机会再谨慎提问。因为我知道,这样的问题对于大多女艺术家来说都很敏感。

在她们的回答中,能够感受到她们不止一次被问过同样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也大多有过深入的思考。至于答案,往往会出现两个不同方向:第一种,坦然地回答,认为女性的敏感和感受,对于艺术创作提供了帮助。第二种,则是质疑这个问题本身,会质疑为什么要把女性身份单独拎出来问?访问男性艺术家的时候应该不会问这个问题吧?认为这是对女性艺术家贴标签。

很显然,这些质疑问题的女艺术家,对身份问题有着更深刻的思考,或许她们曾经因为身份问题遇到过尴尬的情况,比如在国际艺术展览中,你是中国的,会被另眼相看,你又是中国的女艺术家,更容易形成话题。毕竟一个优秀的欧美男性艺术家和一个同样优秀的中国女性艺术家,被关注的问题是很难真正同等的。

当然大部分艺术家则更温和一些,她们会直面性格带来的艺术感受,并将其转化为艺术表达。只不过很多也会提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关于身份的感受也会越深刻。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308/158364341008327940.png

周思聪 《矿工图》

我在想,女性艺术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呢?或许是,就像我们谈潘玉良、周思聪那样,提及她们的时候只感慨艺术不会特意提及性别的时候,才是真正得到尊重的时候吧。

想起来,前几年在一个会上,批评家陶咏白先生特别高兴,她说特别高兴能够看到年轻的批评家群体里年轻的姑娘越来越多了,再也不像她年轻的时候,艺术批评领域里只有她一位女性,单打独斗很多年。

在此,附上陶先生曾经在一篇关于女性艺术的文章里写到的:女性艺术的价值,不是强调性别差异,是为了平等和自由,为了消解社会性别中的差异。目前,还要谈女性艺术,皆因我们还处在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语境中,让我们跳出性别二元论的定式思维,还人一个自由的本质,消解性别的二元论,才是女性艺术最终的目的。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薇笑饭饭

      男女可能视角会不一样,关注方向也不一样
      01年前 0
    • asen_888

      没必要过分强调
      01年前 0
    • 侯宇博

      每个人都有每个的价值和闪光点,不应因为什么而区别对待。
      01年前 0
    • 手机用户1405560

      当然有讨论的必要,因为我们依然处于男权社会,好多女人自己都在维护男权而不自知,而将争取自己的平权当作“太像个男人”。当然,除了外部环境,女人自身能力和精神力量的提升更重要。毕竟,所有的尊重都是实力换取的。做不好的时候,女人不要将“我是女的”当借口。
      01年前 0
    • EdwardCC

      女性和男性一样,不应当被有色眼镜看待
      01年前 0
    • zql_alonso

      绕不开的话题
      01年前 1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