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艺术号·专栏】孙振华:赢者通吃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雅昌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赢者通吃》选自第一辑“社会观察”。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孙振华专栏]

​文化在过去,常常是一种遏制资本的批判性力量,到了21世纪,这种情况改变了,文化和资本结成了战略同盟。过去相互制约的双方已经握手言欢,喝起了交杯酒。

我每个月都会收到一个国字头文化机构寄来的刊物,它有两种刊物,一本侧重学术,一本侧重市场,在我收到的刊物中,它们开本最大、页码最厚、纸质最好,一看就知道它不差钱。而且,每次总是很慷慨的每种寄来两本。

这种情况在十多年前是少有的,那个时候,政府一般都是悲苦兮兮地,没钱办文化。现在不同了,政府成了文化的主要推手,到处都在讲文化,推动文化。可是政府自己并不是文化操盘手,它只负责出钱,于是,很可能就当上了冤大头。政府的确是加大了文化方面的投入,站在政府的角度,把钱拨给自己的下属文化机构,相对比较保险;而一些文化机构也需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机构开办的合理性,于是巧立名目,没事找事,弄出了一片虚假的文化小繁荣。

还能有什么高招呢?无非是搞活动、办展览、开讲座、做论坛、编刊物……这些都和印刷有关,所以,在网络时代,纸质文化印刷品不降反升,奇怪吧!理论上,大家都在谈纸质媒体的危机,事实上,纸质刊物和出版物越来越多,越来越豪华和精美。

如今具有强大资本的,除了政府,就是企业。

比较而言,企业当冤大头的可能性相对小些,它毕竟是要讲成本核算的,在它认为不该花钱的时候,无论多么有钱的企业,都会严格控制成本,能省就省。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地产上市公司想用我们的一组雕塑照片做户外广告,这涉及到著作权和肖像权。这家公司派来干练的职员、律师一遍遍地洽谈,甚至还请相关媒体人士当说客,为什么,就只为了再次降低本来就很少的一点点著作权使用费而已。

企业最懂得如何利用文化来进行商业营销:哪个艺术家有名,就用他做代言人;哪件作品影响大,就拿它当广告;力争用最少的文化成本,实现最大的商业价值。

一些具有经济实力强大的企业,例如银行、金融机构、房地产公司,纷纷办起了文化机构,如博物馆、画廊、拍卖行。过去好多省份,几十年都没有一家美术馆,可是现在,各地盖美术馆成风。据统计,在过去一年,全国有两百多家新美术馆落成。当然,一个城市多一些公益性美术馆没什么不好,只是,企业办美术馆大多并非只是回报社会,它有圈地、公共资源的置换作为条件;它的艺术收藏,也并非全民共有的终极收藏。

资本当道的结果,是文化的资本化,现在我们所能想到的文化领域,都被资本深度套牢,很难想象,在今天如果没有资本的介入,文化能走多远?

最吊诡的事情是,文化的批判功能也被资本一并收入囊中,例如大型楼盘的开盘,大型商业项目挂牌,都少不了当代艺术。许多商家都嫌一般的装饰性艺术、传统艺术太俗,唯有粗野、劲爆、批判消费文化的当代艺术才比较合乎他们的口味。

当代艺术本来打着利用资本的小算盘,花它的钱,办自己的事。结果,他们发现当代艺术所批判的对象就是他们的东家,他们这才明白,什么叫赢者通吃,什么是独孤求败。

作者:孙振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