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艺术作品不应该有国籍之随笔

    改革开放以来,现如今人类的信息大融合,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世界顶级艺术家和作品学习的机会,我们的前辈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披荆斩棘,得到艺术界的认可给我们以更多的启发和经验。而我们这一代所肩负的是让最顶端的艺术世界中拥有更多中国面孔。随着这样的发展,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属性带来了很多矛盾。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发展的矛盾。
    我们生长环境的原因从小就接受着儒家道家等等中国文化的沁润,骨子里就有这种传统的文化属性,在创作中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而到了大学时期大部分的高校让我们接受了西方式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这给予了我们不同的思维去思考艺术该怎么去做。但它绝对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如同绘画与油画所追求的艺术观点不一样,就像很多国家没有且理解不了意境等这样的词语一样,不能用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可能两种艺术会有重合的点,例如构图,色彩等。那也只是美学规律的重合。
    
我们从几个被世界认可的华人艺术家的分析中可见一斑,如赵无极,常玉,贝聿铭,蔡国强。他们都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让中国的文化搬到西方去,让大家认可。而更多的是让作品去标签化,让作品变得更国际化。
    
艺术家是有国籍的,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怎样去让世界其他文化名族的人读懂你的作品才是艺术作品迈出国门的关键。
    
不要总是狭隘的去追求框架内的利益门面,所有新事物的创造,世界级艺术品的诞生都是世界的拥有。像那些世界级的名画《蒙娜丽莎》《星空》《呐喊》《带珍珠耳环的少女》我们所接受的都是其存粹的艺术价值,而非去探索他是那个国家的什么风格。
    
说回赵无极先生的画,是将中国文化的概念融入进符号化的画面语言中,与国外的某些艺术流派有着相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达,使得作品更容易让世界更多的人去了解了它。从而了解了中国文化。而常玉的油画更多的是将中国毛笔的技法运用到了油画的线条中,而非是用画面去突出中国线条上的技法。这就如同中国人拍的花木兰和美国拍的花木兰受众的群体不一样,虽然我们不看好美国拍的,但你不能说他拍的不是中国的东西一样。所以我认为好的艺术作品是怎样让世界接受你,而不是只针对某个国家某一群人的创作。
    
个人观点,仅为个人有感而写,日常随笔,不足之处,见谅~ 写于2020528日韩国首尔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