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油画与“传统”

2017-11-13 23:20

  面对油画这个西方画种,中国的油画家应保持一颗独立而又包容的心,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我们应该挖掘其中的种种可能,因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视觉盛宴。

  封存与复苏

  在我近期的油画作品中,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花、鸟、兽、石等图象,这些通过主观变异后的传统图象在亚麻布上用近乎写意的手法挥洒描绘,为的是呈现一番亦古亦今、亦中亦西的视觉图景。对于传统图象的偏爱,使得如今这些本应泼墨于宣纸绢素之上的花鸟走兽却鬼使神差的游走于亚麻布上,陌生化的碰撞复苏了被历史封存了的记忆。古老的图象元素重新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后现代式的情境与氛围,同时也产生了与图象本义迥然不同甚至相悖的意义,画面也随之呈现出一个具有矛盾冲突的颇具戏剧性的表象,而与当下社会相吻合的心理真实以及现代精神也从画面背后得以凸现。

  矛盾与冲突

  制造矛盾和冲突也是我在画面中有意而为之的一个方面,就象电影戏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一样,我的作品也给画中的形象设置了种种使之衍生戏剧性的条件。在作品中,不同的鸟兽被放置于和其形象反差巨大的空间之中,使他们定格于不同的情境,象小猪被粘在树枝上,鸟儿独守在峰巅,鸭子兀立于树干等等,种种戏剧性的冲突使画面处于一种莫名的荒诞感,动物摆脱了本属于自己的属性,却渡上了一层略带悲凉的人性色彩。清雅、冲融的文人诉求转而成为温情、无奈、孤独、敏感的人性召唤,虽然表达的手法仍然保留了中国文人的内敛与含蓄。物赋予了人性,物便不再是物,这种人性的温情是通过画者主观的内心赋予其上的。由此我们从中外美术史中可以感知到,元代倪瓒山水的悲悯与孤独,八大山人花鸟的愤懑与决绝,梵高向日葵的热情与癫狂,莫兰迪瓶罐的冷静与高贵,他们都是把普通的物赋予灵性,使这些物充满了人性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也是画家自我内心的真实反映。

  语言与转变

  语言是艺术中极富张力的视觉武器,表达不同的意旨必然要考虑运用不同的语言。语言的规条在形成之前肯定是开拓性的,只是在历史的流淌过程中逐步程式化,概念化。中西方的艺术无一例外,西方绘画的语言在不断裂变中更新较快,而中国绘画的语言更注重继承。语言永远都应该是活的,都应该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西方油画到了中国理应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只是在上个世纪,语言和形式中国化的探索还没有完全成熟,是我们能力不及还是我们并不情愿?这是一个未知的命题。

  我在作品中运用了文人笔墨语言和古典图象符号,用以表现富有现代意味的艺术主题。其目的有三:一是不愿跟随油画语言的唯西方马首是瞻的盲从现状,很多人认为油画来自于西方,必然要按西方的语言来走,这种思维的惯性会将油画引入一个僵化单一的模式。二是中国文人笔墨语言通过转换能否胜任于表达现代命题的油画,文人笔墨的可延伸性和可塑性到底有多大?三是我们的油画艺术是否应该体现自己的民族性,我们的民族身份真的不重要吗?如果身份不重要,那么我们又是谁?以上三点是我在我的艺术实践中反复思考的问题,也是我最为苦恼最难克服的问题。一个世纪以来都没有解决的难题探讨起来并非轻松。

  当油画被西方定义,当西方的油画又被前苏联定义,当前苏联的油画又被中国定义,而如今的中国油画又被商业定义,我们的油画是否还符合属于它的那个本义上的传统。我们这个时代的油画离真正的油画到底有多远?不得而知!因此,如果我们根本不清楚我们的油画是不是真正的油画,那么我们还不如去正视我们的传统,从中去思考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虽然这条道路并不那么容易得到鲜花和掌声。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石荣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