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进入香港巴塞尔展场之前,你需要了解的硬知识

发现

发现

6.2

三度半艺术空间

已结束 10万+

香港巴塞尔就要开始啦,你是否做好准备了呢?
 

undefined小雅是香港巴塞尔的忠实粉丝,每年3月都搓着手期待。我喜欢看那些光怪陆离的艺术作品,像打开了一个个幻想的海洋;我喜欢看那些触及社会痛点的画面,通过艺术透析世界;我也喜欢看那些前卫、冲击心灵的艺术表达,带领我转换思考生活的方式。

undefined

《Homage to the Square》(2018-2019)

Jose Dávila

图片由艺术家和Sean Kelly艺廊提供

undefined

《One of hundred inevitable whispers》(2018)

Marcel Dzama

图片由艺术家和Sies + Höke艺廊提供

在展场中,有一掷千金的藏家,但更多的是带着对艺术纯粹喜爱的观众。巴塞尔带来的不只是一个繁荣的艺术交易市场,它更要通过当代艺术这个媒介,展现一种当代的视野和思考。

在走进香港巴塞尔展场之前,雅昌艺术中心邀请了晓石老师到艺术中心开讲,小雅整理了晓石老师的演讲,帮助大家理一理我们要如何理解巴塞尔与它带来的当代艺术。

 

为当代艺术而生

 

巴塞尔展会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由瑞士人恩斯特·贝耶勒组织创办。

undefined

恩斯特·贝耶勒夫妇

5060年代的欧洲正处于二战之后的百废待兴的状态,通过销售版画赚得第一桶金的贝耶勒,开始从版画领域转变到对欧洲的当代艺术的关注。他发现一些当代性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作品很能表现当时欧洲的艺术状态。在拥有荒原式的场景的战后欧洲,艺术家们大多都在用艺术讨论“当世界毁灭的时候,人性何在”等社会问题。贝耶勒就抓住这个契机,渐渐地把他的精力放在了对当代艺术品的收藏、投资、销售上去。随后在1970年,恩斯特·贝耶勒在巴塞尔创办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展会获得巨大成功。

undefined

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

直至今日,在瑞士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中,依然严格遵循只展示当代艺术作品的规则。贝耶勒在创办博览会的时候就曾将博览会定义为“关注当代艺术的博览会”。所有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都不曾出现在瑞士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现场。

 

 

当代艺术的语汇是什么?

 

在古典时期,艺术的语汇是描摹现实,随着几代艺术家的不断摸索,描摹现实的技术已能达到极致,艺术的语汇因此也发生了转变。

如今,在网络上流传“丑书”的视频,人们嘲笑艺术家将书法写成“鬼画符”,调侃那些无法辨认的书写,但书法一定要具备识别功能吗?

undefined

王冬龄书法

在传统意义上,书法具备文字识别功能,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表达文字内容。这是由于古代人与人的沟通媒介相对单一,除了口述,就只有书写。但到了当代,沟通媒介非常多元,摄影、录像、手机、电脑,书写反而成为了最不常用的沟通模式。在现代社会里,如果还将书法艺术的主要任务诉诸为识别功能的话,书法的发展性和延续性将受到极大的局限。书法作为一种线条性的艺术,解放出它文字的一面,将书法的线条功能释放出来,这才是当代艺术的语汇。书法应该诉诸于艺术家内心的自由规则,当这种艺术性被突破出来之后,所谓的章法、规矩、模式就不复存了,而这正是“丑书”诞生的原因。

与当代书法的发展相似的当代艺术还有很多的形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艺术家波洛克,他也是由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带给世界的艺术家之一。

undefined

波洛克作品

波洛克的艺术特点有两个,疯狂与大尺幅。他喜欢用一种动态的方式去作画,颠覆了人们所了解的抽象艺术的绘画方式,仅凭一种思想性与头脑中的概念去表现画面。波洛克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二战之后60年代到70年代,国家陷入经济萧条,又被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本土还有不断的黑人运动、维权运动。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波洛克用疯狂的线条回应时代。

由此可以看出,当代艺术的语汇具有更多元的变化,它们诉诸艺术家的内心,表现艺术家对世界的反应。它的社会性和思考维度并不是古典艺术可以比拟的。

 

 

对自我的审视

 

当代艺术展现的是艺术家思考,当艺术家对自己审视的同时也会拉扯着观者审视自我。

2016年在香港巴塞尔中展示了日本艺术家宫岛达男的作品《时间瀑布》,在香港巴塞尔展会期间,每天晚上9点开始,倒流的数字就从环球金融中心的外墙上掉落,30分钟内不停循环。

undefined

《时间瀑布》宫岛达男

人活在这个世界中是很少注意到时间的流逝,时间无形,流逝无形,只有在看表,观察自然时,它才会有具象的体现。因此,当城市中最高的建筑上出现一组倒流的数字时,正是提示人想到时间在流逝,它会根据不同人的经历,给你的内心产生一种共鸣感,引发人们思考“要做什么事”“什么事没做”“什么事在浪费时间”等问题。在倒流的数字面前,时间的流逝变得具象。

另一个作品是张鼎的《18个立方体》,这个作品是由18个立方体构成,每个立方体由光亮的铜板组合而成。观众可以走入立方体围绕的空间,并允许观众用笔在上面刻画。

undefined

《18个立方体》张鼎

在展场中,有不少人在艺术品上留下了印记,但也有人放弃了。只要走进这个空间,拿起笔要在艺术品上进行创作时,你会发现你的上下左右都是正要乱涂乱画的你。反光的铜板就像一面面镜子,不断在提示你的动作和行为。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是非常无耻的,这种似乎是强迫式的自我审视方法,使羞耻感出现了,只有这时你才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对世界的思考

在当代艺术面前,艺术语言表达的永远是那些直面当下的情感与状态。当代艺术家不仅通过艺术审视自我,也通过艺术审视世界,引发每一位观众对世界的重新思考。

2016年香港巴塞尔中,魔金石艺术空间展示了艺术家李景湖的装置作品《当代考古学(东莞)》。这是由上方几排长短不一的日光灯与地面放置一些半成品工业制品组合而成的装置作品,这是一个艺术形态的东莞工厂空间。日光灯的光炽热刺眼,长长短短的排列像极了天空的云朵。下方的工业制品还未完成,似乎工人们只是暂时离开,也许是去吃饭,但可以预见他们很快就要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厂房内的劳作。

undefined

《当代考古学(东莞)》李景湖

诗意的想象与残酷的现实结合,只会让表达更为残酷。东莞繁荣的制造业离不开工人们辛苦的劳作,但对工人来说,生活在住处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是无法逃脱的,对希望的想象也许只能局限在将头顶的日光灯想象成蔚蓝天空中的一朵朵白云。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如今的成果离不开农民工的付出,但付出了青春与汗水的农民工,真的能在劳作中感受到幸福吗?艺术家的质问本身也许已经回答了问题。

当代艺术从不同面向展现世界,艺术家积极地与观众对话,探讨不同的社会现象。而每一件当代艺术作品的呈现,即可视为一次对世界的积极思考。

巴塞尔的初衷就是将当代社会血淋淋的现实通过艺术砸向每一位观众,引发一群人的共同思考。即将走进香港巴塞尔会场的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与艺术家们共同思索了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