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传统•历史••意象:“以水为媒—当代艺术展”水性叙事探微

2019-11-05 21:26

《管子》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水洋溢着一种纯净的生命力,用最饱满的生气滋养着万物。从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到农耕文明的依山傍水,水成为中华文明的传统意象之一,通过引发联想,传达历代文人骚客内心细腻复杂的感情。

武汉这座城市因水而兴,长江、汉江从城中穿过,水的特性和品格深深嵌入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滋养着市井人情,坚韧、隐忍、顽强的城市品格在蜿蜒的水流中存放在乡人的记忆仓库中。“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江汉路则是武汉的城市文化的缩影,历史与现代在此交汇,商业文化的繁华喧嚣中隐藏着的诗意哲学内涵,那种生长于巷陌弄堂的乡愁经验在这特殊的场域中被描写、放大。

“睹乔木而思故家”,故乡并非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对自我文化身份的执著追问,他们渴望在历史的时空延展中寻求人生沧桑的恰当表达。水性叙事作为叙事线索,勾连起此次参展艺术家对乡土文化的难以割舍和对现实解说的殷切。

此刻,传统,成为艺术家作品叙事力量的启动媒介。伽达默尔在他的《真理与方法》一书中写道:“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了传统。”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以寥寥数语奠定中国古人的宇宙物质观。本次参展艺术家便试图重新规定传统,超越了先人所限定的物质转化范畴,在他们的巧思之下,五行颠倒,阴阳互生,呈现混沌交错之景。王闽南《水咒》一反传统的“金生水”逻辑,以瓶为载体,将废弃的金属物件注水电解,随着时间推移,金属慢慢氧化成粉末,形成不同的色彩和画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狭小的空间里,淡泊与纯净的水低调内敛的进行不同介质的转换。同理,张松涛的《之-镶嵌》打破“金克木”这一历史的藩篱,将锡合金任意镶嵌进木质,使得纹路随意流转,金木和谐一体。

0KHjGyvbmme2nyd4ggflG8LQb3kAN2h1nnWDIKJV.png

​《水咒》王闽南

eST5jFdULEy02BGjKncDBZ5kHh2yGX3MvVn2kTJK.png

《之-镶嵌》张松涛

易超对水应该是不陌生的,久居武汉的他对此应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亲切感。《精卫填海》有意似无意地提醒传统的存在给艺术家创作所造成的影响。这个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就成了打开作者心中故园印象的钥匙,纸和笔的组合指代“西山之木石”,洋溢着浪漫与神秘,组合而成的填海意象则弘扬着原始的生命力。

8hRJzAhfYni09xzXIQGQnAyz8iSvysY7K0Hv68pt.png

《精卫填海》易超

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这样写道:“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原始意象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蕴藏,一种印痕或者记忆痕迹,它来源于同一种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丁立文的作品《海骨》,创作灵感源自海纳百川的历史记忆,艺术家不落窠臼得选取骨的意象,让其与波澜壮阔的海洋意象进行搏击。骨的刚性,水的柔性,这两者看似抵牾,却能融合一体,两者形成了文化层面的呼应,正是丁立文对水的精神内涵的深刻把握。

MkTh9YI9n5aArG2aPQfD5uqQbOeqiH3CAXS1mSxQ.png

《海骨》丁立文

张有魁跨越了岁月洪流的束缚,少年所拥有的激进而浪漫的理想与大海的浩瀚神秘意象结合在一起,通过截取与挪用,并置与重构,将“海水斗量”意象还原到“凡俗大地”,作品充盈着温馨平和的气息,将不可收纳之物容于芥子之中。大海足以承载多变的命运和流离的人生,时代、历史构成的对峙也在水的包容中得以消散。

水孕养万物,万物又终将重归于水。魏飞特地选用棺椁木、沉船木等材料,讲述生与死、身与心的故事,构建自己心中的自然循环论,《荒湖》旨在描述人们经过人生历程中百转千回的体验,将内心的情绪和感悟积淀在水这种自然物象中。这时候,水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水了,而是作为象征孤独、感伤、忧郁的意象符号而存在。

MNK2ksPFxl7hmqqAHpfIxmLIvlktuH0jxrsL9XL2.png

《荒湖》魏飞

人生可以说是社会、历史与自我三个维度之间的交织,刘述鹏的装置《独奏》反思现代人生存的根基,把目光伸向孤独的个体,寻找人际关系隐秘的联系,在虚实的模糊中缓解自我漂泊无根的苦恼。汪玉峰的《楚韵》则折射出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弧形的文明断面暗喻水的川流不息、奔涌向前与历史奔涌不止有着内在的和谐与统一,历史充实了水的内涵,水使历史的表现更为生动。

《庄子》云:“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任性自然始终在李冰的内心悠然流淌,《盛世·逍遥》将庄子和鲲鹏意象并置而臻于洒落悠然的境界,纸纤维的材质和悬空的环境相得益彰的,并且构建成了奇特的水样精神——和谐。《盛世·逍遥》对开放自由境地的寻找是自觉的,“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 实际是艺术的人生, 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 实际系由此思想系统所导出。” 庄子无所利念的洒脱,无所欠缺的圆满,“真正超越了自我并同流于天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拥有君子之德的水甘愿承载生命中的诸多艰辛、琐碎、繁杂与无奈。《溢水墙》瞬间回归唐钰涵的个体语境中,解构了水的雄浑、伟大、壮阔等文化意蕴。不论是父亲的八字,自己幼年对周易的兴趣,还是新家的客厅,嘈杂的解说声把时空都拉回到作者的凡俗人生里去。通过溢水墙这一象征物,作者找回了对生活的尊重,对平凡时光的尊重。

zGvsIVl1gX8R4Iwn5LrHhJUSM6m33OLXDAhIZdUD.png

《尼斯沙滩》崔光耀

水善流动,其跨越性时空的跨越,更表现在中西方文化的跨越。崔光耀便以水为媒构建了一个融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第三地空间。《尼斯沙滩》置身法国南海岸的尼斯,在肤色各异的人群中,作者的视线被中国游客吸引,全球化的缩影使得肤色、种族、文化变得模模糊糊,可他们却又始终与那个现实若即若离,不能完全融入其间。于是,他们就成了他乡和故乡中间的边缘人,艺术家称之为“一道独特的中国化式的风景”。

以水为媒,本次展览的作品总归带些泱泱的水气,水性叙事则是解读本次展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不仅是艺术家平淡、洒脱的感性选择,而且是艺术家渴望表达更深厚文化蕴含的理性设计。

作者简介:

李光耀,中国美院史论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美术。发表各类论文十余篇,参与文旅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等课题数项。先后参与苏州文献展、颜文樑文献展、丽水巴比松文献展策展工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