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专访艺术家谭英杰 | 被塑造的沉默

 

谭英杰 1992年生于湖南,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二维码、体温枪、健康证明、穿过层层关卡,徒步于唯一的门进村,但罗各庄依然热闹,似乎没什么变化,只是罗马湖被锁在了外边,去湖边走走对本村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奢望。谭英杰工作室在村子的最北角,临着一片荒原,此时荒原也被春风刮醒了。

 

 


工作室内白色地面中错落的摆放他大大小小的装置作品,从和他的交谈中得知他对白色以及轻盈的东西有一种钟爱,白色的日光膜 、泡沫颗粒、线性的丝网、超轻粘土,以及随处可见的小玩具,他将他们拆解并整齐的排列在地面上。


 


我们从他最近一直在做的影像作品《白元件》开始聊,然后慢慢谈及到他以前的创作与他潜藏的思路。


在谭英杰的这几年的实验作品或者说项目中,更多的是想给人的是一种现场感的体验,他比较在乎在实地空间中的空间叙述性。微妙的处理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转折关系,他会比较在乎每个作品的细节,甚至会在隐蔽处安排线索,他期待一种作品在被阅读过后由身体参与所带来的特别的叙述感受。


 

《白元件》15‘33s,2020,三频影像


学雕塑的背景让他对物质感和现场感的东西更感兴趣,因此会延展到触觉、嗅觉这方面的一些实验,他早一些的作品《开河》《touch》更关注材料与身体的作用关系,主要想呈现一种以身体在被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对抗张力,其中可以是轻触或是全身能量的释放。他从这些行为现场中慢慢转向一种空间的临场,在地性或短暂即逝的项目便开始尝试。目前则更多的关注当下的环境与个体有限的表达。


 

《 白元件》 15‘33s ,2020 ,三频影像


接下来,我们截取了几段关于谭英杰近期状态的对话。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作为一个艺术家你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谭英杰:过年那段时间在湖南老家滞留了很多天,回北京后刚隔离完,就又马上来村里搬工作室,前前后后搬工作室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挺累的,主要是找不到几个帮手。


但是其中有一个明显的感触是在北京待的这些天比在湖南待的那50天更加有质量一些,生活更规律,而且每天都在家锻炼身体,其中我觉得在老家那段时间像是一段不存在的时空,每天都被各种信息裹挟,并且已经不能再习惯与父辈们生活的环境中他们所营造的世界里。那段时间我很深的怀疑我是否和艺术还有没有关系,且充满迷茫。


 


现在我搬的这个新工作室有个小院子,万物复苏的同时也开始捯饬院子内的花花草草,每天都会留意观察它们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会觉得这些变化让人开心愉悦,慢慢会想怎么面对生活和那些很常态的东西。


 

《这里有土豆,豆芽,电视节目,还有报纸,砖墙和一条银色的路..这里没有新闻、没有泥土、没有维生素c、没有猫头鹰,没有...》, 2018


以前做艺术关注的重点是想要做的大、震撼,但是现在更关心细节,有的时候微妙的细节会沁入人心。


 

《速度速度加快》,2017,表演现场,Mstudio


和过去相比较,现在在创作的想法上会有哪些改变吗?

谭英杰:我是做雕塑的,以前的雕塑作品主要是以材料为主,慢慢的材料我没有那么关心单一材料作为创作主体,并更多的关注临场性的体验,所以现在我做的作品多以空间装置为主,而空间也是雕塑的一种语言,还是没有离开雕塑,只是在内部游离或尝试。


 

《 开河 》9’55s ,2016,现场行为录像


你在美院读书时学的是雕塑,但后来你作品的媒介已经延伸到了行为、装置和架上,有没有哪件作品是对你影响比较大的?

谭英杰:其实我做艺术的时间没有很长,每一件作品我都是很用心的在做,那些作品对我来说都有着不一样的影响,都挺重要。


目前对于我来说影响最大可能是《白元件》这一件作品了吧。2019年的这个作品是一套装置,它是把我从大学时期到现在前后收集的一大堆物件还有一些平时突发奇想做的一些小的作品整合成了一个表演的作品,夹杂着表演、肢体动作、投影影像、乐队、最新又加入新台词。其中每个物件都会生发出不同想法。在三个大铁箱子里面塞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每次表演的方式都会不一样。


 

《白元件》15‘33s,2019,三频影像截图


最近我把这个表演拍成了一个影像,因为我觉得影像会在细节和连贯性上更加能表达出我想要的效果。我请了演员,并对演员的肢体动作还有转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调整。


你的工作室在罗马湖,你之前也做过一个名叫“罗马湖计划”的作品,可以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你的“罗马湖计划”吗?

谭英杰:《罗马湖计划》现在看来是一件回忆起来很愉悦的作品,毕业以后就来罗马湖了,这片地方会让我觉得我和自然离的还挺近的,我会经常到湖畔,边走边遛狗。每天都会有变化,车掉湖里了,树被吹倒了等等。


 


其实从那中间有一段时间我没有做实物的作品,而是写方案,经常我坐在湖边树下,看着旁边的风景会去想象,这个树是我的材料,周围的人发生的事也是我的材料,下雨也是我的材料,我想我的作品可以就是通过一个方案,把风怎么样,把路过的人怎么样了,于是我将那些写出来,并将它悬挂于当时写方案的树的树上,这样去呈现了一个作品。那些写的东西被阅读了就OK了。


 

《罗马湖计划》,2017,亚克力透明板


了解到你之前的一个系列作品是以泡沫为题材的,这个作品的灵感,以及你想传达的意义是什么样子呢?

谭英杰:2017年底时,北京开展安全隐患大整治专项行动,要求把北京四环以外的泡沫彩钢房顶都换掉,我当时工作室的房顶就是要被换的,因此没有房顶,泡沫漫天飞,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个星期。


那个时候我觉得那到处飘散的泡沫粒,就像流感一样在四环以外扩散,我把当时的感受融放到展览里去呈现出来,以泡沫为媒介来影射一种不安当下的自我保护。


 

《挥之不去》3‘05s 单频影像,2018, 投影在泡沫平面上


 

《雾谷》,2018,墨方,空间现场照片


你是一位90后的新锐艺术家,在创作或者生活中你曾遇到过哪些阻力吗?

谭英杰: 其实目前为止我并没有觉得自己碰见过什么特别大的困难,可能真遇上困难了也不知道怎么办。


艺术上的问题经常出现,但对于生活来说都不算大困难,做艺术是挺幸福的事,遇到的问题基本上是眼高手低,或者是手高眼低,这也没什么捷径,累积经验,多做,多看。


采访撰文 / 张金辉、王奕菲

拍摄剪辑 / 杨桂林

图片致谢 / 谭英杰工作室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