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刘阳艺术论(雕塑雕刻部分)《医学、科学、艺术、技术》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16/158961571891174660.png

医学·科学·艺术·技术

——世界雕塑浅谈

刘阳

 

古希腊罗马雕塑是世界雕塑艺术辉煌的象征,这是在文艺复兴达芬奇等人创立解剖学之前很久的事了,不能不令人赞叹与惊奇。这些容实用(建筑与装饰构件)及架上欣赏的古典雕塑的魅力,在于对人体、动物解剖结构的准确把握,那种包括骨骼、肌肉、血管及肌理质地的深入细致的刻划,无不表明了雕塑艺术的成熟的极点。

三维雕塑艺术考虑的是结构的精确与体量感,但却分明合理地运用凸凹在光线作用下,拓展了空间。及至米开朗基罗,又到罗丹,西方雕塑艺术才逐渐摆脱了实用功能。

雕塑至中世纪,受宗教神化束缚变得毫无生气,直至现代艺术的曙光的出现,各种思想引导下的各种技巧创造出了各种材料的作品,印象派之后,马蒂斯、德加、雷诺阿、毕加索、薄丘尼、贾科梅蒂、劳森柏、摩尔等人从各自的角度、理解、技巧,展现了不同材料特质给不同观念、技巧的雕塑赋予的多维观念、时空的拓展,雕塑艺术开始重新界定结构的观念。

以往关于雕塑的观念,不外乎强调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与塑造,然而就雕塑的表现物象来说,除人体之外,所有事物都可以成为雕塑表现的题材与对象,所以世界范围的现代雕塑,冲破了只强调历史、文学、人文的局限,开始用特有的目光、思维,去发现人之外的各种事物生存与规律的共性,“雕”与“塑”的概念、界限被打破了,材料拓展了,对局部、理念的理解、表现,成为了现代世界雕塑的主要方式与语言。除了采用纸、木、石、金属、石膏、等材料外,又将光、声、电融入其中,使固态、静态雕塑,在现代科学的补充下,开始了向新的动态的多维时空的转化。甚至出现了各种综合材料的“垃圾艺术”、“环境艺术”、“过程艺术”。雕塑不再追求古代大师们周密考究的“永恒”,而强调了物质的高速运动与瞬间的互为作用的内涵,赋予事物更多的“不可能”,更强调制作的工艺性与欣赏参与创作的过程感。

中国古代大型雕塑以木雕、石雕为主,多用于建筑、陵墓、石窟;多用于木家具与金属配饰、陶瓷、玉、金属等家居用物;案上雕塑包括各种木、石、玉、金属等文房用具,配饰雕塑(严格说是雕刻)的各种宝玉石、贵金属则无所不在:头饰、耳坠、项挂、腰挂、手镯手串……。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雕塑多是实用型,多属于工艺雕塑,题材、使用范围、用途比西方更广、更多,数量更大。雕塑技法以圆雕加刻线为主,在题材、内容方面与中国画花鸟、动物、人物、山水,如出一辙,随精工细作,结构、观念上却是是不严谨的写意的写实。

现代中国雕塑,自引进西方科学结构观念与技法后,出现了两大阵营:1民间艺人、匠人延续传统观念、技法模式与实用内容、范围;2接受过专业高等美术教育的学院艺术家,更多的依据科学解剖结构与西方现代观念,创作的或写实或抽象的建筑、环境、架上雕塑。如刘开渠(人民英雄纪念碑)、钱绍武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