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从方力钧个案研究看中国当代艺术的“人民性”

“一个人的艺术史”方力钧个展

“一个人的艺术史”方力钧个展

9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已结束 2.0万+

艺术家 方力钧

  2017年10月27日下午,“一个人的艺术史——方力钧”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得到了合美术馆的鼎力支持。作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当代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的重要项目,展览以18个章节的方式全面的呈现方力钧艺术生涯中的变化历程,并以长时间反复确认艺术家生命、创作历程中至关重要的关键词共同形成揭示其作品图像背后的心理路径,是不同于历次方力钧个展的独特之处。

开幕式现场

  如同历次方力钧个展都会成为当代艺术界关注的焦点,此次展览尤其盛况空前。开幕式上,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中国国家画院院院长杨晓阳、此次展览策展人,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艺术家方力钧本人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主持,来自中国民生银行、企业界、文化界、学术界、美术馆界和各大相关媒体的重量级嘉宾莅临现场共襄盛举。

北京民生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主持开幕式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致辞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表示:“作为银行业改革试验田的民生银行,继续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民生现代美术馆一个个精彩展览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自信。”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指出:“这个展览的切入角度非常有价值,呈现了方力钧的个人的历史,体现出了艺术家的文化自信,也显示出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此次展览策展人、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致辞

  此次展览策展人、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认为:“希望通过此次以创新的呈现方式,使中国当代艺术和国家现代化理想建立更深的联系。”

北京民生美术馆馆长,展览总策展人周旭君致辞

  周旭君馆长认为:“这个展览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心理学、历史学等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方力钧成长的心理历程进行了一场系统的剖析和梳理,对‘方力钧是怎么形成的?’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个具有情景分析逻辑和艺术史逻辑的回答。”

  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傅中望致辞

  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在致辞中表示:“这个展览突破性的表现了当代艺术家存在的意义,对美术馆如何呈现一个当代艺术家的历史提供了很大的启示。希望未来的美术馆都能够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当代艺术家,感受当代艺术家的智慧和创造。”

  艺术家方力钧致辞

  方力钧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当代艺术家。此次展览一改往日的策展方式,不仅展出方力钧创作的各重要时期代表性作品与照片,还以艺术家自述的口吻讲述创作背后的点滴故事,力求最大程度的呈现一个全面的创作情境,还原一位真实的艺术家的原生态。展览真正进入对方力钧形成影响的背景之中,并使之构成有效的情境逻辑,通过新的方式去呈现和剖析艺术家的行为、思想与创作,并回答了“方力钧是怎样炼成的”这一艺术史问题。

艺术家方力钧在导览现场

  中国当代艺术的“人民性”

  策展人黄立平对雅昌艺术网说:“方力钧自嘲的‘野狗’,实质上是一个艺术自由创造者对其文化身份的自定义,也是一种独立人格意识的公开宣誓。‘野生性’中的流浪状态和社会底层真实生活的同质关系,说明了只有艺术创造者的‘野生性’才能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意志表现出彻底真实的自我并真实回答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才能真正产生出能够带给变革社会创新能量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艺术的‘人民性’不仅仅是‘为人民’和‘源于人们’的问题。艺术创造者也不仅应该以与‘人民’异质的文化身份扎根于‘人民’之中,而更应该首先确立的文化身份是‘人民’中的一份子。‘艺术’一旦加上一个‘家’字,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客观上脱离了‘人民’。这样的社会定位就无法真切感知社会问题,并产生那种‘盛世疼痛’。”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在展览现场导览

第一,开始部分的文本

方力钧小学三年级的美术课作业 1975年

  从此次方力钧个案研究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方力钧的创作总是把个人的艺术创作与群体的共同命运融合在一起,生成今天的艺术面貌。而不是仅仅为形式而产生的形式或者为“符号”而产生的图像。同时,此次展览策展人通过这样的策展方法明确指出“野生性就是当代性”,也可以称作“人民性”,是中国当代艺术显著的特征。

  策展人在投入大量的与艺术家交流的时间中,分析出与其创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词,形成了展览的18个章节:开始、姬大爷一家、脱轨、 长期作业、美丽分裂症、顺从、我自己呢、人体是什么意思、暧昧、从王府井到圆明园 、冲动与释放、鱼儿离不开水、从圆明园到宋庄、水墨、艺术来源于生活等,从不同的时间点和生活状态呈现艺术家心理状态与生活境遇之间的关系。

  展览的第一部分“开始”是1969年前后在方力钧童年记忆里的生命体验,包括他三年级的美术课作业。这部分策展人黄立平在展览现场的文本中写道:“方力钧童年生活最深刻的记忆恐怕要算1966——1976十年中的“大字报”、“造反派”和“批斗会”了,而“封资修”、“地富为坏右”这些概念在心目中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他最大的困惑是,“斗人者”和“被斗者”的关系竟可在一夜之间就会发生颠倒。爷爷的“方地主”帽子让他背负了巨大的社会压力。那个时候,学画画不仅成为他的“精神避难所”,也成为童年生活几乎唯一的乐趣和希望。”很明显,从开始部分就交待了历史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背景,就可以看到艺术家未来创作的状态为什么会落脚在生命体验与时代历史的关系上。

方力钧 姬庆群像,28.9×22.2 1979.5.23

方力钧 静物素描习作,39.5×54.6cm 1980.1.25

第四长期作业

方力钧 静物水粉习作,27.5×19.5 1980.5

  第五个章节“美丽分裂症”,黄立平的评论中认为:“方力钧上花卉写生课时,不远处公审会的临时刑场正在枪毙人。一边是优雅的审美情操陶冶,一边是残酷的现实,强烈的反差成为一种定格的矛盾冲突记忆。”看到这段记忆和文字,对方力钧作品中常常出现的鲜艳异常的鲜花,才会有一种更理性的认识,也就是在美艳的背后是什么?而且如此夸张的鲜艳本身既不鲜活也不真实,而是空洞和虚假的。

第六 顺从 展现了方力钧一系列不同时期的“自画像”

  第六部分“顺从”,展现了方力钧一系列不同时期的“自画像”。只有把展墙上的文本和绘画作品互相对照时,对方力钧作品中的“光头”才有了如同第一次看到般的新鲜感。从少年时代和校长的一次对抗,而获得光头的“经验”,光头就有了象征的意义。鲁虹在相应的点评文字中写道:《系列之一(之三)》中,他就没有运用很规范化的写实性手法,而是选择了略带变形的表达方式,毫无疑问,这显然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而与他对生活的看法,还有艺术表达观念相关。事实上,在当时的情境之中,画面以特写的方式表现一位打哈欠的青年人,其含意远比简单的喊口号要好得多。正是由于感到这幅作品与我当时的心理结构极其吻合,所以我不仅将其称为“时代肖像”,而且在我已出版的七本相关书籍中,都将其作为了封面。

无题,60×60cm,纸上水粉,1984年,艺术家自藏

乡恋(之二),60.2×60.2cm,纸上水粉,1984年

课堂习作,61×48cm,布面油画,1987-1988年

方力钧 1990,99x102cm,纸本水墨,1990年

方力钧 1990,99x102cm,纸本水墨,1990年

方力钧 1990,99x102cm,纸本水墨,1990年

方力钧 《2006局部》,840×560×32cm,铜、金箔、钢条、铁板,艺术家自藏

用钨丝编制的作品 钨丝为材料的艺术创作或许方力钧是第一个

  在第7、第8部分不同的章节,可以从“非跑到穷乡僻壤所谓体验人家的生活?自己正常的生活就不是生活?”,或者“之前以为信条的,好像山上的落石,争先恐后落入沟底,不再是我前面路上的障碍了。”这些文字和作品《乡恋》、《课堂作业》同样相互构成了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和生活体悟的关系。之后到18章节无论是烧制陶瓷雕塑或创作其他材料的作品都是这样一种对照的关系,一步步的看到方力钧创作和生活体验的相互作用。

嘉宾们在展览现场合影留念

  “一个人的艺术史——方力钧”学术论坛

  下午14:00-16:00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一层公共教育厅举办了“一个人的艺术史——方力钧”学术论坛。论坛由著名批评家、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主持,策展人、武汉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孙振华、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批评家刘淳、青年批评家段君、青年批评家陈湘鹏等发言。

此次展览策展人、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发言

  此次展览策展人、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的发言录述了方力钧艺术创新的三点启示:首先,野生性就是当代性。所谓“野生性”,就是摆脱人身依附关系的社会化体制禁锢所实现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可以称作“人民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本质(或主流)就是“野生”艺术职业工作者的发展史。

  第二,整体性应成为艺术评价的着眼点。方力钧艺术创造整体性的价值核心是关系——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与自然、社会、历史、文化、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这些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冲突的有机、动态的关系不断激发着他的想象力。一切以整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方力钧的思想方法达到了整体理性与具体感性的统一,个人经验与社会经验的统一,观念更新与语言进化的统一。只要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凭借这种整体性的延伸所带来的文化内涵的日益饱满,方力钧的艺术创新就能达到新的境界。

  第三,整体性应成为艺术评价的着眼点。方力钧艺术创造整体性的价值核心是关系——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与自然、社会、历史、文化、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这些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冲突的有机、动态的关系不断激发着他的想象力。一切以整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方力钧的思想方法达到了整体理性与具体感性的统一,个人经验与社会经验的统一,观念更新与语言进化的统一。

  中国美院的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的副会长孙振华教授在论述中,通过国际著名歌唱家张健一的生活际遇提出:第一,情境和机缘。中国禅宗思想中“机”的概念包含了机缘、机会等等含义,而方力钧的创作历程其中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发展变化的机缘。引申到此次展览的主题“一个人的艺术史”所指出的艺术家的个体性和不可参照、复制,艺术家生命中的种种机缘巧合注定他不同于任何人。“机”的思想和此次展览所使用的贡布里希“情景分析”的方法论形成了一次巧遇。东西方不同的思想通过这个展览揭示了艺术史是“个人”的,每个艺术家都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的事实。

  第二,成功和不成功。艺术家的成功是如何保持“永不成功”状态,方力钧之所以一直能够从90年代一直到现在都能够保持成为话题性的人物,他就是让自己一直保持着不成功的状态,包括他的调侃和自黑,他始终保持着怀疑的状态。他对“痛感”的认识来自现实感,他喜欢做一点生意,交很多朋友,都是让自己保持“现实感”。对方力钧的印象常常是穿着普通的T恤,开着昌吉汽车奔驰在景德镇广阔的原野上。第三,方力钧是酷爱读书的人,看了他的书房,就会知道一个成功的当代艺术家是需要读很多书的。第四,不断的挑战。就像他面对1000多度的瓷窑,满脸肿胀的状态,烧十窑能成功一窑,这也是成功与不成的关系。

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

  从讨论方力钧的方式的角度,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认为:方力钧被认为是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起源性的人物,80年代艺术家常常把自己的创作与生命相联系讨论作品的“生命意识”,而90年代从方力钧开始关注社会的思潮和生命的虚无意识,或者玩世现实主义。开创了作为文化、艺术社会学的一代人的代表。第二,创造了图像符号的,表达出了社会群体的心理范式;第三,艺术家和作品的关系,他的作品和本人的生活直接体现,“潜能”的状态,生活的形式感,生活本身也是他的作品。

批评家、中山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杨小彦教授

  批评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教授先后讨论了艺术家的思想如何呈现?一个艺术家如何关注自己的生活?在艺术家的创作之初并不存在符号,而“符号化”是理论家的概括,理论家往往喜欢用概念说明,而方力钧只是从关注自己的状态出发呈现出“光头”的作品。方力钧并不属于只关心自己如何把画画好,而是关心自己的状态,所以他的创作并不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把当代艺术归结为符号有越来越强烈的怀疑。就像我把民族的背景拿出来做对比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可以回到更朴素的例子,这个朴素的例子就是方力均凭本人画画,和生活放在一起,把疼痛感作为对象。这个当中他把自己作为代表,不仅使自己认为“一个人的艺术史”,而且成为时代的艺术史。而且同样通过这个形象解读出某个人自己可能存在的某种疼痛,而且当他把自己疼痛感表达出来以后,他不断画的时候,他的形象就越来越上升为一个符号被我们所解释。

批评家刘淳

  批评家刘淳首先认为此次展览的策展方法为策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展呈方式。另外,为什么不厌其烦的讨论方力钧?方力钧始终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他的绘画状态是非常理性的,他是可以提供给今天社会不断思考和反思的艺术家。

香港汉雅轩创始人张颂仁

  香港汉雅轩创始人张颂仁认为:方力钧的作品与历史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他的绘画方法其实延伸了整个新中国早期历史的脉络在里面。尤其是今天,他画的画基本上是在中午阳光灿烂之下的人物和事务,这个阳光是强有力的象征,关于时代、关于历史进程的事情。方力均从九十年代开始最重要的给我们的象征其实不是在那个历史层面,而是在那个时代转变到现在所谓个人主义的时代,所以大家都比较更容易画光头,画更独特的题材。个人主义的时代,好像这个时代是应该需要摆脱历史任务,找到个人发挥、个人欲望、个人追求利益的时代,而的确在这两三年里方力均的作品有很大的在图式上的转变,就是他画很多让大家觉得很不舒服的画,很不快乐的画,他纵深看的是自立的,感觉到那个时代的写照。

青年批评家段君发言

  青年批评家段君认为整个九十年代有一种共通点,就是强调人的体验、生存的感受,特别是在困境中的感受,而且我觉得他们有一种能力和合适的视觉方式能够把他们的情绪表现出来。最重要的,特别是让我们的后来人还能感受到他们当时的处境和困境。对于方力均的标签当时有一些误会,比如说孔长安当时曾经说过,在1992年、1993年的时候已经很不愿意把东方主义或者是像方力均这样的艺术家当做作为推荐中国艺术家的理由,所以这导致西方人把东方看成非常概念化的东方,所以他觉得方力均是典型的东方主义艺术家的例子,他画的形象让西方人觉得这就是中国人。但是我看了方力均早期的回应,很早他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3年的时候他自己回应说了,我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时候根本没有经验,对于威尼斯双年展根本不知道,对于威尼斯双年展基本情况没有看过一个字,他当时有一个好笑的想法是当做过美展参加了,其实没有以东方主义的想象迎合西方。

  为什么他画的这么鲜艳呢?所以这就给后来的这些人造成了误会,所以他想把越美的、越鲜艳的画当做一种表现,越是漂亮越是空洞和虚假,他自己不会通过和其他艺术家一样展示非常残酷的、非常黑暗的、非常恶心的画面来表达今天社会的黑暗,他是通过表象来展现我们这个社会本身,肆意我们对他的认识是离不开从表象到本质的过程。

自由撰稿人陈湘鹏发言

  自由撰稿人陈湘鹏演讲的题目是《从真实经验到历史语法,怎样讲出时代的秘密》。他认为,方力均最广为流传的画作登在时代封面上,被评论为压抑的普通人的呐喊,实际上他画的是慵懒的普通人在打哈欠,艺术家改造了朋友余天红(音)的形象,去掉了他的长发,把张嘴打哈欠的形象,这种短暂仪式的形象在中国北方土黄色的光线下铸成了一个光鲜,一个无聊的、无意义的形象造成了时代杂志和西方艺术界对这个形象的误读。误读支撑了方力均艺术创作的重要方面,这是方力均和两面性和诡谲多变的东方生命体验的真相。

艺术家顾长卫(左)与艺术家方力钧(右)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李津(左)和艺术家方力钧(右)在展览现场

歌手林依轮在展览现场

  心理分析方式清晰而整体的呈现时代与个体的关系

  在策展人反复与方力钧随时随地的交流中,透过那些碎片化的往事,去观察影响艺术家心理和创作的关键时刻和关键词。最终梳理出:开始、 姬大爷一家、脱轨、长期作业、美丽分裂症 、顺从、我自己呢?人体是什么意思?暧昧、从王府井到圆明园 、冲动与释放、鱼儿离不开水、从圆明园到宋庄、水墨、艺术来源于生活等18个章节的文本与作品的图像相对照的策展方式。展览用类似心理分析的方式,逐渐剥离出艺术家由童年到现在的心路历程,令观看如此丰富精彩的群体历史与个人成长历程、创作之路的混杂体验变得清晰而整体。

2013春 250x360cm,布面油画,2013年

2016,244x366cm,木刻版画,2016年

  编后语

  正如策展人黄立平所说:“方力钧长期以来的工作方法可以概括为‘以终为始’——全部工作都为着终极的目标并不断接近这个目标。‘始终’是方力钧讨论艺术理论问题时的一个口头禅。这里的‘始’,既是艺术逻辑的元点,也是灵感产生的起点;而这里的‘终’不是时间意义的结束,而是他内心向往的每一处艺术世界的彼岸。我认为,有了‘以终为始’为方法,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终’和‘宗’是同义的,是方力钧持续创新的动力之源和灵感之源,是比刻意追求媒介或形式改变更为本质的东西。《华严经》所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容易理解,而‘方得始终’更加耐人寻味。”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裴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