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访】李乃蔚:仁者乐山,智者爱水

艺术家李乃蔚

  导言:走进李乃蔚的画室,满屋墨香飘溢,宽敞的房间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画具和旧摆件,墙壁上挂着两幅未完成的画作。李乃蔚为人极其低调,但谋面后即会给人留下质朴、健谈、亲和的印象。雅昌艺术网通过对李乃蔚的专访探讨武汉的艺术输出与生态变迁,而这些艺术家的迁移又给这座城市带来哪些影响?

  传统中国工笔中的现代精神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可以先从您的创作上来谈,您的创作初期是创作一些连环画,您为什么会对连环画感兴趣?

  李乃蔚:连环画的创作与我小时候有关,我画画起步得很早,十岁以前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基本上最长的空缺也没有超过半年。这个算是天性,绘画的高低最终是人天性的呈现,也就是本心的东西。有的人天生就是喜欢拿笔画画,画得好不好是一回事,而有一些人天生就喜欢一天到晚在外边跑步,所以我说绘画是天性的东西。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您小时候看连环画会不会对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

  李乃蔚:连环画是什么呢?当时我们能接触与艺术相关的只有连环画,那个年代的娱乐项目没有电视,最多是收音机,但收音机是声音,人对世界的感官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我们那个年代有耳朵听的,所以眼睛看的也必须得有,但是相对比较少。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您后来的创作方向转向了工笔,跨度挺大的,是什么原因或者什么经历触发您的转变呢?

  李乃蔚:我有一篇文章里谈到一个成熟的中国画家应该是从线描开始,连环画属于线描。工笔是什么样呢?线描、上色、附色,工笔。工笔熟悉了就是小写或者兼工带写,最后才是大写意。有一本书叫做《中国画历代绘画技法图典》,是由知名理论家卢辅圣书写,他的传统理论艺术修养还是不错的。这本书从汉代开始到现代技法的梳理,特别是人物画。因为他是06年出版的,我很有幸排在他最后的一个画家,我的前面就是何家英,他就是谈技法的演变,为什么我比较欣赏他的东西?卢辅圣我不认识,但这本书涵盖了中国画的所有分类。他开篇的一段话说得非常到位,他说:“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进入这个绘画系统不管你是莘莘学子还是赫赫大师,都得从中国画的规范一步步走过来。”他的定调非常准确,因为中国本土的艺术跟西方古典的本土艺术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文化的起源不一样,但是它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一样的。

       改革开放后我们大量接触西方现代和当代的艺术,实际上西方的当代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宗旨是批判古典和传统。靳尚谊老先生在接受中央台的采访时说到:“我的油画拿到世界上顶多算一个三流的油画。”老先生这个话第一是他人本身很谦虚,第二说白了也确实是。油画来自于西方的,是他们文化的一个传承和精髓。中西文化体系不一样,卢辅圣先生认为中国画也得从源开始,绝对不能学流。而现在很多油画,除了国画以外版、雕、油画等等我们学的都是流而不是源。那一年武汉的领导安排我们到欧洲去参观美术馆,当时冷军、王新耀、我,还有一些画家大概有七、八个人一行人基本上跑了八个欧洲国家,参观了法国的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和意大利的乌菲齐等等。看了一遍以后有一个感觉,虽然我学中国画,但我对西画还是有一定兴趣的,我发现人家传统的发展跟中国画也一样,也就是传承有序。例如最早中世纪的绘画大量的是宗教绘画,后来的油画,堪培拉和墙上的室壁画,发展到亚麻布这些最终成型的形式。这个过程是很清楚的,而且在欧洲油画是大量普及的,不论是专业还是职业的画家和画匠,包括很多大众和官员都有参与的。这点跟中国画的情况是一样的,在中国也有跟文人画一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学他们的西画以及油、版、雕等等你能说你比他画得好吗?就跟一个美国人到中国来说我的书法和水墨画是一流的是一个道理。这是两个体系,我的这个观点不是指中西文化体系要对立,但是这两者可以互相借鉴,可以有一些融合,但是整体文化体系融合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同的种群、族群所决定的。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您曾说过一句话,想用传统的中国技法表达现代人的精神面貌,你在画作中是怎么体现这个观念的?

  李乃蔚:邵大箴老师的文章谈到了这个问题,他在开篇就谈到我的工笔、水墨、线条、素描都能画,但最擅长的是工笔,因为我的专业是工笔。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工笔画是很古老的画种,中国工笔画的历史比水墨画的历史要长得多,水墨画严格来说在唐代出现一些萌芽,但是真正的发展是在元代以后,特别是文人画的体现。汉墓包括马王堆那些东西都是工笔画,到后来的唐宋是鼎盛时期,严格来说工笔画这个古老画种的技法总体来说是一脉相承传下来的,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到今天为止,我认为最高级的还是宋代。宋代的绘画已经发展到一个巅峰,元代也有工笔画但比较弱,特别是到明清文人画的新契机。但文人画严格来说很多是业余画家,而从艺术专业上来区分,工笔画家严格来是专业画家。工笔画严格来说最早是宫廷画,也就是皇帝的御用画师,那些画师不仅十分专业的而且修养都是很高的。

  我曾经在网上偶然看到有一篇提到我的文章,是一名研究生写的一篇关于油画的论文。文章里写到他认为古典油画罩染与跟中国工笔画的渲染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还专门提到了一位工笔画家李乃蔚。他一直以为我的绘画是中国古典情调的古典油画,后来在展览中看到原作才知道是中国画,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我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吸收了古典油画的一些感觉。我认为技法既然要演进,那么就只能运用这个技法本身去发扬、去深化。比如工笔画由两个技法组成:一个是线条,一个是渲染或者色彩。线的技法当代人与古人很不一样,古人用毛笔的习惯跟我们今天用的钢笔是两个类型,古人的毛笔是长在手上,只要一提笔写字就是毛笔,一提笔画画就是毛笔。这个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现在连钢笔都不用,而是被电脑所代替。中国文化在中国的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是很特殊的,原来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是一脉相承传下来。既然中国画是本土的东西,我们的传统首先要吃透,光有传统不行,光有传统就成为现在很多画家走的一条路,把某个古人和某一个时代的传统临摹得很好,就成了自己的东西,那个肯定是不行的,我倒是觉得真正的传承是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

      十多年前尚辉在一篇《边缘的拓展》的文章中提到了我,是第九届美展2000年的时候,收录在他的专集《尚辉文集》里。他把当时整个九届美展的每一件中国画作品一一点评、归类,他用他的艺术眼光分析了王乙、何家英以及我的作品。他认为我们三人不仅继承传统,同时在传统的边缘又向外拓展。我们很有幸被理论家列入了这个行当,起码在当代来说,在继承传统里边还不算保守。传统绘画包括人物画在当下这个时代,社会的语境不一样,思维的方式也不太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继承中华传统文脉肯定是断不了的。任何画种都存在着演进,但如果创新过超越了界限,那么就不是中国画了。例如水墨可以实验,但是实验水墨是没有办法走下去的。但是实验毕竟是时尚的东西,而时尚的定位不是永久的,会过时的。到现在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包括徐悲鸿、刘海粟最后都回归到传统上来了,齐白石、张大千虽然没有留过洋,但他们还在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严谨。他们为什么都慢慢的殊途同归回到传统呢?说明中国文化强大的一个吸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西方文化,其实这两者都有自身的优势。有些年轻人认为中国传统保守,国外的都是现代、先进的,中国文化上对不存在落后,西方很多哲学家跟我们孔老夫子阐述的道理都是相同的。我们特别是中国的年轻一代绝对不要有文化自卑,既然有几千年的优秀历史的传承,肯定不乏这个民族的智慧。为什么我们现在反过来对自己的文化采取一种贬低的姿态,我觉得人们在心态上文化自信太弱了,在当下我们整个国家都要强化我们的民族自信。

 

  湖北缘何无自己的画派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您也谈到2011年您带着武汉画院一批画家去北京,您作为武汉画院的院长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这也算是武汉画院第一次在北京正式亮相吗?

  李乃蔚:画院体系的主要的任务就是为我省本市到全国去争文化份额,画院首先是一个创作单位,其次是一个研究单位,另外还是绘画艺术和文化的传承和守望者。文化包含艺术,文化的守望与坚守和创作,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实际上画院是一个文化重点,是对历史负责,将来可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有这样一批画家留下来一批很好的作品,这批作品便代表这个时代的风貌。

  最初的时候市里的领导是打算给我办个展,而后来画院院长的聘书下来后我就跟领导提出举办武汉画院的院展。武汉画院成立将近三十周年了,我们还没有一个集体的画院形象在北京办过展览。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当时研讨会上陈醉老师提到武汉画派的概念,您对这个概念怎么理解呢?

  李乃蔚:陈老先生属于资深的理论家,而且在这方面很有研究,他前边有一个前提,他谈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打造什么画派,而画派并不是打造出来的。画派是因为有一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而且他们的艺术追求和取向比较接近和一致,因为有了这批艺术家出了一批好作品,在若干年以后被后人定义为某某画派,而不是当时自己打造的。

  严格来说画派要有传承,说实话湖北没有这个传承,武汉的渊源是什么?严格来说我们没有,那天研讨会也谈到具象与表达的展览主要是以写实为主,用具象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艺术观,其实我认为武汉完全可以借助武汉画院这个展览的东风把武汉地区的美术打造出来。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我们提到武汉画派或是长江画派,其实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武汉自己的品牌。您觉得武汉怎样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呢?

  李乃蔚:画派一定是有其渊源的,例如西方的版画、油画和雕塑的渊源在西方,只有从师于西方某个古典大师,比如荷兰小画派,如果在清代甚至明代有人去到国外学成归来后有这样一个传承。所以在中国目前只有中国画,在中国的西画不能叫画派,就好比外国人来到中国自称是某某水墨画派肯定会被耻笑。一位艺术家是由两个方面来评判的,一个是专家群体,也就是学术上的定位,这是最基本的一点,另外一个便是社会认知,是指观众对艺术家的认知。这两者要结合起来才可以算得上是一名真正被认可的画家,如果两者缺一点,起码是不完善的;如果两者都没有得到认可,可能就不是一个成熟的画家。历史是对一名艺术家最好的评价,历史在发展,艺术也在不断地演进,我作为一个画家,我很明白艺术的发展规律,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只是在千万探索其中的一方面而已。

 

  武汉美术生态有何独到之处?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您在武汉也生活了很多年,也算是半个武汉人了,您觉得武汉的生态有什么自己独特的地方吗?

  李乃蔚:武汉给全国的印象是一个有着码头文化的城市,什么叫做码头文化。武汉作为中心城市,南来北往,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重镇,所以武汉严格来说不算是一个保守的地方,他各方面的信息量和文化交流量还是比较大的。这是码头文化好的一面,当然也有它不好的一面,人家到武汉感觉只是过客,是留不下来的。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武汉适合养人,却留不下人。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湖北的各个方面都有优势,从来不缺艺术家,也有专业的美术院校,为何依然留不下艺术人才?

  李乃蔚:我为什么会在武汉,武汉有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这个地方很安静,是适合画画的好地方。而且武汉地处中国中心的偏南边,有可能全国都会缺水,但是武汉一定是最后一个断水的地方,而中国画家对水的依恋是相当重的。水墨画底下就有一个水字,工笔画虽没有水,但是中国画的颜料和墨色都是靠水来做调和剂的。所以呆在武汉最大的优势便是水,中国有句老话:“仁者乐山,智者爱水。”现在很多北京的居民都是来自外地的,北京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但是去的是不是都是人才?这个未见得。因很多人认为画家不到北京便闯出不来,我不是不相信,但是我相信这是有一个前提的。而从纯绘画专业来说,我比较相信到了我这个年龄呆在武汉肯定比北京好。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那么年轻的一批艺术家呢?

  李乃蔚:其实有一点我不知道年轻艺术家明不明白,艺术的地域性很强,比方江浙有一批很好的水墨画家,而这一批画家的江浙画比较偏向传统,但他们是一脉相承的。而如果他们到了北京会是怎样的情况呢,用中国有一句成语“南橘北枳”来形容就很贴切了。什么意思呢?我们国家到国外有成的艺术家屈指可数,可能现在最成功的就是陈逸飞了吧,而赵无极和朱德群不一样,他们本身已经融入西方的社会,只是他的祖籍和血脉是中国人,如果他们不是长期住在法国,融入他的社会,今天主流的艺术圈就没有他们。所以我们湖北差的是一个历史的底蕴,没有历史的底蕴肯定是这座城市的弱势,但是现在湖北既然出了这样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为什么不在当代逐渐打造呢?武汉应该从现在开始逐步的打造和传承,因为原来这是一块平地,别人的房子都盖起来了,所以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也许过几十年、几百年,这个房子就建起来了,但是这要有一个过程。

 

  湖北对本土文化的宣传远远不够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湖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为什么在艺术这方面没有得到传承呢?

  李乃蔚:按道理两湖这个地方应该是出艺术家的,特别湖南、湖北出了很多军事家,也出了很多大文化,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还是差很远的,但是不能说因为我们差得远就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新派的东西只是一个时尚,时尚就是流行色,而若干年以后真正强大的还是传统。包括武汉画派也不是我们想要打造出来的,其实人家陈老先生给了我们一种设想和一种可能。所以我的观念是什么呢?武汉这个地方要打造,像我们艺术家来打造没用,我们艺术家只能尽我们艺术上的作用,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当地的政府和领导。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武汉的传承责任除了美术馆、画院还有什么其他哪些方面可以做出努力的?一个艺术生态有很多的成份组成,比如说画廊、拍卖都是这个生态的一个环节。

  李乃蔚:作为一个城市,不光是武汉全国不管大小城市,一个地域的美术门类也就是你说的画院、美术馆、画廊和艺术拍卖,还有相关的艺术公司,这些综合体最重要的是归类,在美国和日本这些可以全部归划到艺术产业里。我的观点就是现在美术馆的负责人,包括画院的负责人,也包括艺术机构的负责人,一定要有一个地域观念,如果没有这个观念,这个地域的美术便发展。

  我的观念是什么呢?首先要想成为一个好画家就潜心钻研,这个钻研不是一年、两年,甚至是十多年、二十年,也可能是一辈子。艺术是靠积淀的,就像盖房子靠一块块砖垒在一起,艺术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包括你刚才谈到我的定位标准,我相信真正懂中国画程序的画家是认可线描基础的,线描相当于西画的素描。其实你看他们那些大家,例如齐白石年轻的时候是木匠,他可以细致地雕花,而他后来画的肖像画,用线的功力很厉害,再往后便是大写意,这是一个艺术规律,也是一个画家逐步成熟的过程。这个程序若想一步跨越其实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便是沿着这条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其中的苦涩只有自己知道,同样下工夫的画家能够体会,因为他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谢谢!

作者:潘慧敏,刘梦盈(实习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