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法国博物馆:为了游客一直在创新

2015-08-24 09:32

  爱逛法国博物馆的人对以下画面应该不会陌生:数量众多的游客挤在展厅,只为一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一幅油画或米开朗基罗的一尊雕塑作品。随着跨境旅游的持续升温,不少世界顶级博物馆正在面临人满为患的尴尬局面。

  多渠道缓解人流压力

  据统计,每年,近1000万人游览卢浮宫,700万人参观大英博物馆,600万人到访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游客数量的节节攀升,迫使博物馆管理者重新思考接待能力。他们通过扩建场馆、延长开放时间,推出数字产品等方式寻求解决之道。

  “卢浮宫当初是根据每年500万人次的游客量所设计,但是在过去3年,每年的游客量都超过900万人次。”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让—吕克·马丁内斯说。为缓解拥挤,马丁内斯推出了“金字塔计划”,即通过重新设计售票处、进馆路线和衣帽间,实现到2016年中期大大加速游客进入卢浮宫的目标。

  在奥赛博物馆馆长盖伊·科热瓦尔看来,博物馆的首要工作是找到管理每年350万人次游客的办法。“分流是博物馆努力的方向,我们试图更好地把游客分散到各个场馆。”科热瓦尔说。

  位于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也是观光客造访巴黎时的必游景点之一,每年约有1000万人前来参观宫殿和花园。凡尔赛宫也在进行扩建,它很快就会新开一个27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用以分担一部分游客压力。

  除了扩充空间来容纳更多的人流,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法是延长开放时间。自2013年起,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将开馆时间改为每天开放。法国政府也要求卢浮宫、凡尔赛宫和奥赛博物馆效法。

  一些博物馆正在加速推出数字产品,让游客在步入大厅前就有机会把信息加载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在参观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游客中,2/3的人拥有智能手机,一款应用程序将很快推出,根据用户的兴趣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步行路线。曾担任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8年的阿兰·席邦表示,在未来,参观者将日益个性化,博物馆应向大型零售商店取经。

  多角度满足游客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踏进博物馆大门的参观者如今往往来自不同国家。博物馆管理者发现,他们服务的对象不再是精通西方历史和表演艺术的公众,而是普通游客,后者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和信息帮助其理解所看到的展品。“如果博物馆无法照顾到游客需求,怎么能期望他们在欣赏名作时获得愉快的体验?”马丁内斯说。

  调查显示,外国游客占卢浮宫参观人数的70%和凡尔赛宫的80%,其中中国人占比越来越高。“游客的日渐多元化要求我们用新的方式来接待他们,并试图了解他们的需求。”凡尔赛宫主席凯瑟琳·佩加尔说。博物馆管理者发现,远道而来的游客往往直奔最著名的展品,如卢浮宫的画作《蒙娜丽莎》和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这一现象在团体游客或家庭游客中更为常见。

  有些博物馆有意识地提高餐厅质量,或是模仿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力发展礼品商店。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及罗丹美术馆比过去更重视餐厅及礼品商店的周边设施,因为许多游客都是一早入馆后便待上一整天,因此馆内的休息空间也成为其参观体验的重要一环。

  调查还显示,许多参观者每年只参观一个重要博物馆,而且参观者的平均年龄显著下降。在到访奥赛博物馆的游客中,30%在26岁以下,卢浮宫一半的参观者在30岁以下。

  游客年龄层的下降给博物馆带来了些许意外。例如,奥赛博物馆的管理者惊讶地发现,很多年轻人热衷于一位名叫让—莱昂·杰罗姆的名不见经传的法国画家的展览,他的绘画作品让人联想起视频游戏中的英雄形象。

  那么,博物馆怎样才能适应参观者的变化?“必须从默认‘游客什么都不懂’这一理念出发。”马丁内斯说,“引用那些似乎显而易见的参考文献也需要配以说明,还要有多国翻译。”

  “重点不在做得更多,而是要做得更好。把激增的游客量作为一个问题对待是荒谬的,毕竟,博物馆的使命就是为了让最广泛的公众都有机会看到它的藏品。”马丁内斯说。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