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杜小同:打破技术局限,由我来掌控画面的自由

  导言:画更“简”了,画也“深”了。

  在这次“党震、杜小同新作展”上,我们看到了杜小同在2016年的水墨新作,海边空旷的风景,游水的人物,还有古典意味的竹石,画面简单干净,而相比之前的作品,你会发现画面似乎被“消解”了。杜小同删去了零碎的物象,只集中在某一点上,同时,画也更加“耐读”。

艺术家杜小同

  对杜小同来说,2016年是一个转型的过程,实际上延续了过去一贯艺术的理想状态,而最大的跨越是在“技术上”。“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技术不在这样的一个思考范围内,这是2016年很重大的突破,你的思考层面更宽泛和深入,技术上的问题也少了,你都可以去实现,这个转变是很重要的。”他谈到。对于70后这一批水墨艺术家,大家在2016年也逐渐走向真正的创作,在冷静的环境中,思考自己的基点和生发方向。

党震 杜小同新作展 展览现场

  在他看来,水墨是一个复杂概念,而作为实践者,要考虑水墨本身的传统性,还要放到当代艺术中,以及自己的艺术理想,相互的因素在牵扯,实际上反而纯粹的画画倒是简单。“我是相对用传统的关照方式来思考我的水墨。”杜小同说。这样的“传统”不只是李成范宽的传统,而是画面文化背后的价值确立。

壳 水墨宣纸 183cmx143cm 2016

崆崆岛 水墨宣纸 198cmx400cm 2016

  “艺术最重要是价值的确立,而不是你画面表象的,尤其是在当代水墨中,实际上一个画面并不重要,可能最终还是你关照自然,关照人生、关照你我他的整体的这样一个人生的意义,一个思考。如果还围绕过去的笔墨范式,你画得再好也只是对画面的一个构建,我觉得就简单了,做不下去的。”

  雅昌艺术网:首先对于您来说,过去的2016年是怎样的?

  杜小同:没有太大的变化,我的创作每年基本上都是几个整的时间,2016年有两个阶段,一是3到5月。二是7月底一直到10月中旬,用三个月画了一批竹石的新题材。

  12月份展览相对比较多,我跟党震的展览本来也是要放到12月份,但实在是时间紧张,本来推到明年3月份,但想想还是要放在春节前,不能拖。虽然是17年的展览,但是春节前,中国人感觉总还是今年做的事,所以今年要做。2016年创作的状态还好,比以前有一些东西思路更清晰一些了。

  雅昌艺术网:什么样的思路?

  杜小同:我自己对水墨有一个体会,因为水墨是有别于我们常常讨论的当代艺术的,概念相对复杂,会面对很多,会放到很多空间来审视水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比如要放在一个中国画的范围里面来思考,要放在当代艺术的范围里来思考,还要放在跟传统的关系上面来思考。你自己的一个理想状态应该是什么样,这些概念都相对复杂,但是不得不面对,实际上回到你自己纯粹的状态上倒简单了,并没有那么复杂了。你只是对笔墨自身,对画面自身,有一个什么样的追求和理解。我觉得我愿意用一个相对传统的关照方式来思考我的水墨,所以可能对于笔墨的要求,对自身画面的掌控是有一个从人自身这种来提升的一个过程。水墨不能是简单的材料本身。必须要有一个文化的限定才有他的意义。

泳者 水墨宣纸 58cmx94.5cm 2016

竹石No.1 水墨宣纸 143x183cm 2016

  为什么我觉得16年相对清晰,是因为我自己对很多层面的东西,我觉得理解上要比以前要透彻一些。所以在画起来可能没有过去要的东西那么多,也会容易掌控,因为你画面的东西越多,实际上是可能违背了最初你对画面的理想状态。过去也不可能一下子做到什么,因为总想让它更完善、更完美,但是通过你的理解,你个人的思考,一点一点才能达到,所以在16年,相对比以前好一点。

  还有那些琐碎的小展览也没那么多了,因为不像市场热的时候,展览太多,好多时候实际上你不愿意参与的有的时候也得去,内心不是很主动,会打乱你的节奏。2016年就好很多,基本上还是在学术层面上的思考,这个比较好。所以你在创作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干扰,不会考虑到和那些画廊合作的问题。

  雅昌艺术网:从现在来看,水墨领域大家都比较冷静,您和党震老师都是70后属于中坚力量,您觉得70后这一艺术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大家的状态如何?

  杜小同:我觉得70后通过前几年的展览的推动,包括个人之前很长时间的积累,每个人都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艺术状态,这一两年下来跟大家接触,你能感受到尤其是16年,这种艺术状态和整体创作状态还比较清晰,比如说包括孙浩、秦修平、刘琦等好多艺术家,每个人进入绘画状态还是非常投入的,都有新的作品。没有受到市场的影响,反而每个人的状态可能更专注,更成熟。孙浩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秦修平今年也有一些新的创作,党震也有几件大作,一些很好的写生作品,我觉得70后整体创作状态是非常好的。

竹石No.3 水墨宣纸 143x183cm 2016

  雅昌艺术网:16年您创作了很多新的作品,这次展览大部分围绕您的新作。

  杜小同:大多都是16年的新作,只有几件补充的小画可能是15年。之前还有纠结一个问题,因为水墨毕竟回避不了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不管你对画面的理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你的水墨宣纸材料、技术掌控上,在你面对很多题材,画面的时候,还是要想怎么落实、怎么转换成笔墨上的表达。水墨技术层面问题虽然大家平时谈的很少,不太谈,但还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觉得题材的拓展首先是解决了一些问题,对于技术层面的完善,如何能够按你的思路实现出来,所以不断地在尝试。

  到2016年是一个转型的过程,延续了过去一贯艺术的状态,但是不太受技术的局限。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技术不在这样的一个思考范围内,这是2016年很重大的突破,你的思考层面更宽泛和深入,技术上的问题也少了,你都可以去实现,这个转变是很重要的。

初夏 水墨宣纸 93cmx428cm 2016

  雅昌艺术网:看您的画相比之前看到的好像消解了很多东西,越来越简化。

  杜小同:我觉得你说的这个是,现在画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在我的体会里边,实际上你画这个对象的意义到底多重要,跟我的画面是处在什么样的关系当中,思考中总是有一个来回,最后纯粹回到你的画面中,你觉得是消解了,比如说你面对的对象本身他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少。

  雅昌艺术网:您提到水墨要从很多方向来考虑,传统、当代、个人,您个人还是偏向于传统,这个传统是指水墨传统还是一个什么方式?

  杜小同:我觉得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我考国画系是偶然的,想了那么多的专业都没有考虑过国画,考之前才定下来考国画。你之前接受的一切的训练都不是国画,但是最终还是国画能找到自己。我觉得尤其是后来进入国画系系统学习,可以体会到的中国的文化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逐渐慢慢越来越喜爱。

  为什么说传统?对自然、对人生、对自我这种关照的方式,这个是一种传统的方式。现在我们容易习惯上理解,认为传统的可能就是从《芥子园》出来的东西,董其昌到范宽、李成,他们所完成的对传统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建立。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根据这些轨迹所影射的内在的对人生、对自然的关照系统。系统的价值。我们如果还在围绕所完成的成果性的东西看,这个不是文化的延续和文化的意义,每个人实际上还要首先回到自身,然后回到整个系统里面去思考,我们今天应该建立什么样文化系统。

  艺术最重要是价值的确立,而不是你画面表象的,尤其是在当代水墨中,实际上一个画面并不重要,可能最终还是你关照自然,关照人生、关照你我他的整体的这样一个人生的意义,一个思考。如果还围绕过去的笔墨范式,你画得再好也只是对画面的一个构建,我觉得就简单了,做不下去的。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水墨的传统本身要考虑的还是更深层的东西会多一些,您如何看待西方艺术在形式语言上的影响?

  杜小同:水墨自身如果还把它当做水墨画来定义的话,可能的确是跟西方有不同,如果是一样的话我相信这可能是整个文化价值背后的塌陷,等于你否定了我们的文化系统。当然如今这样的状态可以有各种选择。不过我还是希望在这个系统里边能有一种价值的作为,不想彻底跟过去中国文化做决裂。

  因为文化在中间有很多脱节的东西,无法面对你现在生活当中太多的问题,但是作为文化的建立,你总是要有针对性,要跟自身结合,你的价值的体现可能总是要在你这个层面上来呈现,所以到了这个年龄,逐渐对很多问题逐渐有了一个更深的体会的时候慢慢这个选择越来越清晰了。

  你对文化很多角度都能理解的时候,实际上你也比之前更自信了,好多东西慢慢能消化了,做到一个好的转换,不会是简单的传统中国画概念。所以最后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往往在画面表面的形式。语言和自身的矛盾就被迫你东张西望,因为你很难回到你自身,现在要好得多。

故乡 水墨宣纸 198cmx400cm 2016

  雅昌艺术网:艺术家之间的影响也很重要。

  杜小同:有一些时候需要一拨人,互相有一种激励,看到党震的画,你会想一些问题,因为跟你平时想到的问题会对照,就会思考。所以文化是整体的建构的个人的突围,一个人无法突围。艺术家之间的确给你好多这种碰撞,互相也有借鉴,也有反其道而用力,总会发生作用,我相信一定是有这样一个交互。

  雅昌艺术网:水墨的发展至今,不管出现何种变化,也有靠前人的铺路,如何看待前代人的他们的历程?

  杜小同:我相信文化是几代人的事儿,几代人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传承下来,你可以从他们思考的层面回到你自身面对现在的问题,不同于他们,但是这个文化的传承和一代人所做的努力,的确很重要。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看待现在80后,甚至90后年青艺术家的创作,他们也都是您的学生一辈,从作品看其实有些还带有老师的影子。

北方 水墨宣纸 50cmx215cm 2014

  杜小同:逃离不了老师影子的现象我们曾经也有过,这个是难免的。我相信一个学生从老师身上直接得来的东西比较直接容易,可能这个是因为你在很多层面上无法自我建立那么完善的时候,借着东西来可以表达你目前的状态,至少能有部分吻合或者是一小部分的吻合,总比现在找不着什么东西的时候要好得多,所以可能会是这样。但往往有一种天分和自我价值确立的意识逐渐清理出来,这个过程需要包括时间的积累,对艺术反反复复的思考,你对自己认识越来越清晰的时候,自己逐渐就会从影子里出来。

  雅昌艺术网:水墨的范畴不断拓展,谈及到水墨多元化的问题,比如这次广东美术馆所做的第三届当代水墨展

  杜小同:广州美术馆的展览实际上不局限在水墨,所谓的先锋水墨最初在广州那边还是很重要的。水墨首先进入一个开放的姿态和视域。水墨不管是什么样子的方式,水墨装置、水墨影像、水墨画,这个是艺术家自身自己对艺术的一种追求和理解,把它都纳入到水墨里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个人那里,今天我在水墨这个领域里边,首先还是有很强的身份感,一定要确立他的身份。假如说我是影像艺术家,我可以涉及到水墨,也可以涉及到其他的,我的身份不会定在水墨艺术家,这个太局限了。当然水墨影像一样可以在这个脉络里,就是不要局限在你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水墨艺术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段维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