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静谧中沟通生死的凝视」以存在主义理解川内伦子的摄影

序言

荒木经惟曾多次表达他的摄影观念,摄影是由时间及被摄物组成的。在我们的拍摄中,拍摄的不是空间,而是时间。“我们在框取的其实是时间啊。”川内伦子在拍摄中,她总会发现一些稍纵即逝的事物。而这些事物也许在那时候没有拍摄下来,以后也许就再也不能找到相似的画面了。

 

川内伦子的摄影美学绝不仅局限于微观生活中清透、轻薄以及幻梦般的图景,她希冀探索广阔宏观世界中生命的交融与大自然的流转。在宏观与微观的变换中构筑世间存在的意义,在现代生活的无常中引出存在主义思考。生命、自然与人,他们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循环,这些存在于我们周遭的奥秘,有时却能叩开通往浩瀚世界的大门。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398144213730.jpg

选自《半梦半醒》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398143258000.jpg

选自《ILLUMINANCE》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398144136040.jpg

选自《半梦半醒》


川内伦子与日本当代摄影


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i)1972年出生于日本滋贺县,1993年毕业于Seian Women’s College。 2002年以摄影集《半梦半醒》(Utatane)、《花子》获得第27届木村伊兵卫写真赏而受到广泛关注。2009年获得国际摄影中心(ICP)主办的第25届摄影无限奖(Infinity Award)年度艺术摄影师奖。

 

初出茅庐的川内伦子以2001年出版的三部摄影集:《半梦半醒》、《花火》和《花子》而在日本摄影界声名鹊起。《半梦半醒》体现了川内伦子对生活中细枝末节的细微观察,是她单纯地对似梦似真的气氛的捕捉;另一部获得木村伊兵卫写真赏的摄影集《花子》记录了一个名为花子的患有高度智力障碍的女孩;《花火》是川内伦子对她所追求的美感的记录——夏天的烟火,一种转瞬即逝的美丽,却又浓缩着丰富的情感与想象。在整部摄影集里,《花火》不仅有烟火的照片,也包含了以烟火为轴心而产生联系的人们、房间等环境。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378916740640.jpg

(选自《花火》,2001)


清水穰(Minoru Shimizu)在其著作《曰曰是写真中》中的一篇《代后记:日本当代摄影的内外——及其争论》中提到:若想要从日本发迹,成为国际性的摄影家应该怎么做?针对当国际的意指和“日本”框架无关而希望自己的摄影真实被看见的情况,需要从ABC三点中找到自己的定位。A:作为世界性摄影标准的现代主义摄影(192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之前);B:A衰微后兴起于对“摄影是什么”的再思考,即现代主义摄影到后现代影像文化中的断层(1970年前后十年间);C:整个社会从传统到数码的移动中出现的不可逆性的断层。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从战败的废墟中爬出来,大力发展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起,结合美国的扶持,日本开始了持续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成绩,最终在80年代后期达到全盛。但进入90年代,随着“广场协议”的签订及其他因素,日本面临着泡沫破裂与经济不振的危机。大形势下的日本摄影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商业机会大幅减少以致大量摄影师、艺术家将视角转向了私人关切。同时,随着当代艺术价值介入摄影,日本摄影所处的环境就更为复杂。不同于蜷川石花(Mika Ninagawa)所代表的1990年代东京摄影浪潮(C)和C后摄影进入当代艺术范畴的代表田口和奈(Kazuna Taguchi),川内伦子(仍属于C)的作品为日本摄影界带来了全新又充满活力的生气。川内伦子作品中纤细、诗意、情绪性的部分,可说与当时时代的氛围相符。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38530635582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38529998633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385299947160.jpg

(选自《AILA》,2004)


2004年出版的《AILA》将关注点放在了生死的联系;2005年出版的《Cui Cui》是她花费13年记录的家庭照片;2011年出版的《ILLUMINANCE》;2013出版的《天地》,川内伦子彻底将其拍摄视角由微观转向了宏观。《天地》是川内伦子首个专门为展览所拍摄的项目。其中,川内伦子将镜头对准了熊本县的阿苏山,记录下阿苏草原一种绵延数千年却又即将消逝的耕作方式——野烧。2017年出版的《光晕》(Halo)是《天地》的续篇,探讨了分散于三个不同时空中同样美好、积极的生命力量。但无论是川内伦子早期微观层面的生活探索,还是自《天地》后对于宏观环境的记录,贯穿全部川内伦子作品的是对于生活该何如选择的思考、生与死的联系以及引人产生关于存在主义的思考。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

 

(一)海德格尔关于人存在的价值、死亡的绝对性的论断

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提出“存在主义”这一概念的是海德格尔,他在《存在于时间》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存在主义”这一称谓。海德格尔在书中对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死亡对人来说是绝对的。“我将要死”并非世界中的一个外在的和公开的事实,而是我自己存在的一种内在可能性;我随时都可能要死,因此死就是我现在的可能性,而且我也肯定会死,无论是死于哪种方式,因此死又是我存在的极端性,它是我各种可能性中最极端、最绝对的一个。承认了死就是承认了人的有限性,借此我们可以一窥海德格尔关于人存在价值的观念。

 

(二)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作为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深受尼采的哲学影响,他师承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成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在萨特的理论中,整个世界的存在分为两部分: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指人意识以外的东西,其包括一般的事物与一部分超出人的认识的现象,具有着绝对、永恒的特征。但也正因其超出意识的特质而无法真正被认识。自为的存在是指人的主观意识,萨特将“纯粹的主观性”视为一切的出发点,因此自为的存在是一种真正的存在。但正因为其指涉的是人的意识,而主观意识必然是一种不确定的、能动的自由,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即虚无。

 

而在此论断中,萨特将“纯粹的主观性”视为一切的出发点,由自为的存在推导出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一片混沌,同样人的存在本身不具备任何原因,所以其具有偶然性。而自为的存在才是真实的,任何你生命的真正意义都是由你自己所赋予的。因为不存在着某个目的,世界不是为了某种东西而建立的。人需要确立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准则,从外部世界获得意义,使个人成为真正的存在。简言之,你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

 

在萨特看来,人与物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特质。不同于自为的存在的超意识性,对于属于自在的存在的物体,其本质已事先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所以,对于“物”来说,其本质先于存在。而这也正是“存在先于本质”指导下人和物的区分。

 

(三)悲观中的乐观指引

以人为本,寻找生活的意义,反抗非人性的异化。虽说在没有答案的世界里寻找答案是一种“荒谬”,但世界同样不存在着某种必须遵守的至上真理。存在主义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思想情感,从个体出发揭示社会,人的情感是我们存在的证据。如果世界上将会拥有任何大多数人都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那必须是由我们亲自去创造的。因为,若不去做的话,这些东西可能永远都不会存在。

 

(四)行动哲学

在萨特眼里,作为自在的存在的人生是偶然的、荒诞的,尤其是在极端的境遇中,这种偶然性和荒诞性更加突出,但是,真正有积极意义的是荒诞境遇下人性的抗争,它源于人们对于自身命运的自由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行动的哲学,它在将人关注的目光引向荒谬现实的时候,却带给人的是积极的行动指导。

川内伦子作品的存在主义视点

(一)静谧生活中的虚无

作为自为的存在是真正的存在,但却是自由和不确定的,所以其又是一种虚无。《半梦半醒》里:阳光下,勺子里闪闪发光的西米露;池塘里争相浮出水面的鱼群;《ILLUMINANCE》里:阳光透过孩子们正快步攀爬的台阶,在每一级台阶上形成的光斑连成了一条线;《花火》里:夜空中绽放的烟火与地上满怀期待的人们相映成趣。


除了事物本身,川内伦子同时专注于光线和氛围的构建。川内伦子表示,好照片往往是在她脑袋空空的时候拍下的,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反而什么也都感觉不到。她喜欢聆听周围细小的声音,那些细细的低语对她来说犹如生命般的救赎,自然而然地将她的目光引向那些细微的事物。这些细微的、稍纵即逝的事物,若在当时不记录下来,以后可能就再没有机会相遇。川内伦子以其清新明快的视觉风格,承载了平淡生活中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同时还流露出些许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学。长时间盯着她的作品,很难感到厌倦。

 

然而,川内伦子如此的视觉风格似乎具有强烈的偶然性,好似一种假象,即它们并非真正的存在。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在下一秒可能就会化为永恒的虚无 。而且不少照片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模糊,川内伦子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的视力有些弱且没有佩戴眼镜,这可能导致了她略微模糊却显得些许温柔的画面特征,而这也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虚无感——如此的画面是否为现实静谧生活中的真实图景。

 

(二)生与死的沟通

存在主义相信人在世界上是孤独的,未来的生活是盲目而混沌的,唯有人最终会走向死亡是确定的。人生本是虚幻,只有死亡是真实的,在这种混沌与虚幻中醉生梦死地活着或许才是生存之道。初看川内伦子的作品,6×6的画框展现出潜藏于平淡日常中的新光芒,甚至略显轻佻和玩味。但事实上,川内伦子并没有回避关于生与死、自然的恒常规律与人类文明等宏大的命题。在她的拍摄中,很多细节都令人玩味—。《AILA》中,川内伦子出于想看到生产的瞬间而驱使自己捕捉了人类和动物出生的场景,同时也包含了川内自己房间等日常照片,画面中:即将破壳而出的雏鸡幼崽、蓝色夜空中一闪而过的闪电。婴儿嘴边流出的唾液,川内伦子以微观的呈现寄予了生与死的隐喻。透过静谧的外表我们可以窥探到温暖中隐藏着悲情、平和日常流露出的不安。而这恰恰指向了万事万物必然的的终点:消失或死亡。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31451173850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31451667539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314522990510.jpg

 (选自《天地》,2013)

在《天地》中,除去阿苏山,川内伦子还将一部分通过天文馆望远镜拍摄的星空的照片、现实中神社的照片编入其中。因为除了火烧草场这一行为本身,她更希望关注这一行为的本质:文明和文化的起源。野烧指的就是放火烧山,通过燃烧草场开辟新的耕地,其产生的浓浓火焰不仅燃着阿苏山广阔的草场,似乎更是点燃了拍摄照片的川内伦子。火焰的强烈视觉冲击呈现出充满活力的阿苏山,因为剧烈的燃烧过后是新生的降临,生与死、流与失的界限在此刻好像一并消失,大自然的演变似乎也已归位。夜幕里遥远的星空、地面上燃烧着的阿苏山以及定居于此的人们,似乎产生了一种联结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强大联系,迸发出一种共振共生的生命力。而这也是川内伦在将星空的照片编入画册并命名为天地的原因之一,川内伦子曾经在《天地》的展览中提及:我们是连接天堂和地球的人。她也开始认为摄影是将两种东西连接在一起的一种行为。

 

(三)人性的解放与对美好的追逐

存在主义虽然有体系的差异,但目标一致:解放人性,创造一种可以解释生活选择的哲学。川内伦子的照片无疑做出了一种生活的选择。萨特的存在主义因给予了人们抚慰心灵的力量而风靡于二战中动荡的欧洲。而对于经济泡沫破裂后的日本,川内伦子以其存在主义视点的摄影,将人们从现代化的滔天洪流中抽离开来并将目光转向生活中一幅幅稀松平常的图景,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任何你生命的意义,都是由自己赋予的。

 

(四)物哀美学与存在主义的交融

日本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Onishi Yoshinori,1888―1959)从现象学层面对物哀美学作出过一系列阐释,其中他指出“哀”走向“美”需满足四个条件:第一,悲哀的快感。第二,客观性。第三,普遍性。第四,终极依据,即人以克服、谛视的态度面对消极情感,在探索其终极存在时发现了“存在”,从而获得精神性的满足。

 

川内伦子的作品以其恬静安好却客观存在的画面表现唤起了人们内心中所共有的一份情感体验,这份情感来自于静谧生活中隐隐显现的虚无。世间万事万物的扑朔迷离、美好的稍纵即逝、生命必然会走向死亡使川内伦子的作品弥漫着某种悲观情绪,令人们从一种特殊心理学意味的感动升至一般心理学的感动,继而达到审美层面的物哀体验。

 

但同时,我们也在悼念死亡,欢庆新生。正如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又被视为一种行动哲学,悲观的深层本质依然蕴含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指导。川内伦子力图从物哀的基础情绪中牵出积极的生活指导:以谛视的态度面对消极情感,在荒诞中创造自身的本质,在虚无中构筑自己存在的意义,不断发现自我。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41864662577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41864532530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41865384179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30/159349418676213200.jpg


(选自《ILLUMINANCE》,2011)


文献参考:

方丽华.浅析萨特的存在主文哲学思想——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3)

雷芳.日本近现代 “ 物哀 ” 美学的三副面孔——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9)

黄亚纪,顾铮.当代艺术背景中的日本摄影潮流——《中国摄影》,2010年第4期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