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独家分析 | 瓷器收藏市场您了解多少?

瓷器在拍卖市场大显身手不断爆出新高的同时,瓷器收藏市场也水涨船高,水涨船高的同时,是赝品风行。

几年前,广州火车站发生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一级文物走私案”。当时,10多件玉器被某文物馆馆长等四位专家一致定为国之珍宝,因而被当做“一级文物走私案”。而最终的再鉴定,这四件玉器被确认为赝品。

由此可见,古董作伪的厉害。其实,瓷器坑人更甚,由于需求者众多,受骗上当的概率更高。

编辑

面对“仿古暗合”到今日地步的瓷器,敢拍胸脯保证绝不走眼恐怕满天下找不出一人。因此,在眼力鉴定一时颇难奏效情况下,结合目力以外的知识,不仅仅是谨慎入市的一种务实,也是有效判断和识别真伪的一种手段。这知识,是常理中的知识,是知己知彼的知,有时更像智慧的智。

据报刊载,一位眼力本不错的李先生,因为“知”没及时跟上,“识”就发生了偏差,仅一两年功夫,近百万本金便被涮个精光,落了个“李光头”的诨名,他自个儿也对此外号心服口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古董一夜间的暴涨,巨额利润使瓷器仿古水平超越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清末民初时期,尤其一些专窑、小窑,不单克隆出古代的胎 、釉,还利用现代各种技术手段浓缩出数百年风雨与时光流转痕迹,这番态势,识瓷人的心底首先该有个谱。特别是近几年,文物商店、国际拍卖市场与收藏家的保险柜里也冒出赝品,人们理应对制伪手段需再多些认识。

能在拍卖行买古瓷器的收藏者毕竟是少数,去拍卖会收藏古瓷器,需要有上百万的资金,更多的古瓷器爱好者,都喜欢逛古玩市场或者旧货市场,希望在那里淘到自己中意的宝贝。然而,在这些市场上想要找到真东西并不容易,“打眼”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如永乐的压手杯真品一个就价值几千万,在古董收藏市场,赝品也就二百元钱,是否真,不言而喻。

一位收藏爱好者描述了他刚开始收藏的时候,曾买过一个雍正时期的金银彩,本以为是拣了一个便宜,没想到最后却被打了眼。这个碗当时花了8000多块钱,他向大拍卖公司的一些人咨询,都说这个东西不错,是民国初仿的。

民国时期的仿制品当雍正时期的金银彩买,这已经算是万幸了,好在他并非大富豪,收藏瓷器交过学费也只有七八万元。而一个地产商,一共买了103件元青花,花了1600多万元,都是假的。所以,瓷器收藏者说,打眼是收藏者的必修课。

编辑

瓷器收藏界熟悉的李广福,是1979年开始他的瓷器生意的。据他讲述,1982年一个人给他的一个朋友送去五件瓷器,三件官窑,两件民窑细路,才要2000人民币。他那朋友只愿出300元人民币,卖家就走了。李广福的太太说在书里看到有这么一个东西,然后夫妻俩骑着自行车,一直追到夜里一点多钟,才追上那个卖家,给了300美金。

李广福花大价钱买的这五件东西里,有一件小凤尾瓶,有残,底下是大明宣德年制,那也算是一件宣德官窑。当时卖了1. 2万美元,卖给他的朋友。那朋友从虎坊桥走到金鱼池,卖了3. 5万美元。这个凤尾瓶拿到香港,拍了几百万港币。这么一个花了不到100美元的瓶子,最后居然卖到了近百万美元,这是李广福始料未及的。这一捡漏也成了圈子里的一段佳话。如今捡漏的事是难上加难了。

收藏界传说,一位收藏家花15万元购得的两件官款成化青花碗是做旧、击破,再精心粘接而成的。那两处刻意少去的小小残缺,据始作俑者说,光请行家修复就耗资近千元。看来,蒋干式中计已不足为奇,有许多落凤坡,等候的正是庞统类的帅才。

已故古陶瓷专家冯先铭曾说“物稀为贵、文人品评、帝王爱好和投其所好”是一切假古瓷出笼的思想基础。

编辑

一位收藏家收藏到一件紫地三彩花卉罐,制作精细,属明弘治一正德朝产物。初捧手上,有黄绿彩韵味和整体时代气息都不错的感觉,待要掏钱买下这件被众人一一否决之物时,脑中不免也掠过一丝怀疑,为什么紫色深浅不匀、光亮不一,浅处干涩的似砂布磨过,深处又亮得如复窑烧过。这位收藏家撰文记述了当时分析的思路轨迹。他最终确信,可靠性也恰恰在此:众人视作破绽的不协调正是明代紫彩幼稚时的原貌,反之,紫彩会再完美些。再则,这不见图录也不见的有市场销路的艺术品,造假者目前想必还无暇顾及。口沿略残的吉州窑哥釉青花折枝菊纹梅瓶也属特别品种,尤其明代梅瓶本不多,哥釉真品以前又未见过,姑且以常见的仿品来判断真伪。

首先,清仿和现代新仿一般是署成化款的哥和构彩器,此件尽管有点的但胎、釉、工艺都截然不同且不带款识。其次,根据该器精致的修胎、淡雅的青花推测,要么是明中期或崇祯遗物要么就是现在的高仿品,然而高仿品可能性不大,因为市场面上已多见仿制步一般仿品的后尘又绝非高仿者所愿。

此断大体正确,稍后几日,江西一位目称无奇不仿的能手在细看后也规说:没见过,也没见周围有谁仿制过。后来又得到证实,这件梅瓶和上博“青釉里红"图录上那件崇祯吉州窑青花褐彩双耳瓶的胎、釉、纹饰基本相同,年件也同。

用识和知判断真假并得到意外收获尽管不是经常的,但是,买回来的心爱物最后被发现是赝品的事却天天发生,而有些失误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更多交流、藏品免费送拍请联系vx:13517284177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