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宋兮:对于我来说是不是艺术并不重要

2015-06-10 00:00

  【墙报艺术家系列】宋兮:对于我来说是不是艺术并不重要

  前言:

  宋兮,虽然说“对于我来说是不是艺术并不重要”,但你却总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鲜活、沉稳、老练的光芒。

  他的作品总能给我们一种不为犀利的犀利,不为震撼的震撼,正是这种震撼可以温暖我们的心灵。他用自己当做尺度去衡量和解构他所见到的世界,因此世界就在他的眼前,就在他为我们带来的艺术里。

  正如宋兮的推荐人——策展人卡斯蒂洛·尼古拉所说:“他经常把自己抛给这个社会,让自身成为一种尺度,去度量这个现实世界。在已认定的各种价值,标准,道德里游走,探讨其中存在的其他可能。这里面看似有种挑衅的味道,这正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怀疑。”

  宋兮,有时像一记“强心针”,又是又像一记“蒙汗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好比香烟,当你吸烟的时候也吸进了空气,当你把烟吐出来的的时候,空气里也有了烟的味道。

  艺术家:宋兮

  墙报专访宋兮:他说“在理性上,让怀疑产生温度”

  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的?

  之前一直在公司里当一名普通职员,到2012年辞职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面对自己,用来思考。困扰了很多年的问题想解决,但新的问题又不断的出来。但并没有把它看做是一种创作方式,出来的“作品”都是由这些引发出来的视觉呈现,或是感官传达。

  问:从开始从事艺术创作至今,你对艺术的理解和态度有没有发生过转变?

  对于我来说现在所做的是不是艺术并不重要,我也没有把它当成艺术去做。我喜欢在这个基础上用一些不同于日常的思考方式逃离生活中的惯性,或是带有某种尝试性的发问。艺术不是某些问题的终点和目标,更像是一种“转接口”,通过这个转接可以联系上我们自身达不到或未知的另一种可能上。

  问:政治是你在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你怎么看待政治与艺术的关系?

  我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政治,政治就像空气一样在我们身边,当你呼吸的时候,就会接触。艺术可能就是香烟,你会上瘾,戒不掉,当你吸烟的时候也吸进了空气,当你把烟吐出来的的时候,空气里也有了烟的味道。

  问:你是一个对政治很敏感的艺术家吗?

  我对花粉比较敏感。\(╯-╰)/

  对于我来说艺术不是工具,我不需要利用它去实现某种目的。 艺术也不仅是审美,也不仅要解决,提出某些问题,对我来说它需要温暖某个灵魂。

  推荐人卡斯蒂洛·尼古拉

  推荐人卡斯蒂洛·尼古拉评宋兮:自身的特质

  中国社会发生着激烈的快速变化,变化产生了很多矛盾,也让人们的价值观产生改变,在整个大背景中保持个体的独立思考尤为重要。

  在当下,艺术不是独立的学科划分,在内部的语言逻辑中探索新的意义,专注对艺术形式语言的研究是现在艺术的腐化。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艺术不在是审美的唯一附属,它更多的和社会发生着关系,艺术家无法把自己从残酷的现实里抽离出来,艺术无法孤立存在。

  宋兮以一种自我的视角呈现个体的独特,独特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别,但在同一社会背景下又产生共性,这不是一个死循环,恰是个体独立思考的结果。

  他用很简化的形式传达思考背后的复杂,在呈现美好的同时又把现实背后的疼痛感带给他者。作品中的疼痛是宋兮个体生长经验与价值特质所致,这种疼痛让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温度,他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其中,这让作品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艺术家自身的一部分, “艺术要温暖人的灵魂”他说。这种特质往往让他的作品有以小见大,四两拨千金的意味。

  宋兮的作品带有很强的克制感,对作品语言的克制,对形式的克制,对自我的克制,这种克制或许源于他个人的洁癖。在克制中让作品呈现出形式干净,语言精准,然而,这种感觉是他特意创造出来混淆观者的注意和日常对标准训练的结果。他现实中捏造一种现实,用现实为证据,论证假象的真实存在,用现实证据的逻辑关系证明虚构的真实存在,让他者的经验构成逻辑想象的合理,自动生成主体的存在。 “我喜欢这种控制感,这让我沉迷”。他说。

  他经常把自己抛给这个社会,让自身成为一种尺度,去度量这个现实世界。在已认定的各种价值,标准,道德里游走,探讨其中存在的其他可能。这里面看似有种挑衅的味道,这正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怀疑。人在这个以构建好的世界中,对各种标准的制定形成默认,不怀疑的接受学习,成为局限自我的枷锁,也是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为规则。我们的对自身了解和对世界的认知到底有多少?真相是什么?,宋兮用他的作品传达出这其中蕴含的道理,试图形成自我解放。这也是他自己面对的困境,他在自我发问的同时又把问题抛给他者。

  一切在未完成的状态,留有空间,继续着。

  卡斯蒂洛?尼古拉Castillo?Nicolai

  德国评论家 策展人

  相关文章:

  线性叙事 工作照

  宋兮自述:独立的,临时的

  独立的,临时的,

  在当下,垃圾知识生产过剩,道德不断的被消费,各种矛盾错中复杂……独立思考,自我判断是个人作为主体存在的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陷入某种惯性,这让我感到恐惧。惯性让生活产生无意义的消耗,这种无意义伴随惯性让人难以逃离,纠缠在其中,消耗个体的主体意识,盲目的,被动的生活。逃离这种困境,让我一次次的感到欢喜,用不同的方式,手段尝试这种逃离,在逃离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认知的局限,让我常在作品表述上,以一种“轻”的方式呈现社会和身体背后的疼痛感,让痛痛感产生某种精神上的满足。为了得到这种满足,在现实中,主动的不断故意制造一些景象,让幻想成为一种现实,在从中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在这过程中是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个不确定因素让我感到兴奋,而单一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在不确定中,让自身也处在临时性的边缘,产生出的作品是整体过程中视觉化的呈现和碎片化的概念。

  对于我来说,所做的“艺术”是不是艺术并不重要,在行动中,这样的“事情”是否给你温暖,愉悦,悲伤,疼痛,思考……还是某种方式的新鲜。复杂的社会循环中,在艺术的逻辑中思考会让自己陷入某种局限。对于自身,个体是自由的,而艺术并非一种所谓的自由,而是一种控制感,对当下认知的控制,对内心需求的控制,对一种逻辑的控制,对语言程度的控制,对形式感的控制,对…… 我喜欢这种控制感,它让我的存在,在身体,社会中起到某种平衡。

  艺术温暖人的灵魂。

  人民大词典A

  策展人夏芝然评宋兮:准备逃逸的状

  重,指向生活常态,因沉滞而直堕的状态。轻,指从这种状态逃逸而出的方式。逃逸不是逃离或是回避,而是借着重塑、再定义的一种「幻象」迎向现实。

  宋兮的作品,以轻的方式,携带着源于身体的,不可预知的情感重量,包括痛感、意识流、非理性等,均是未能可见但可感的。

  宋兮的系列作品,隐隐约约不欲被彻底地定了调,因依然在持续进行中,处于不欲完成整个系列的状态。完成,意味停止。艺术家彷佛借着作品,或是作品借着艺术家,都处于准备逃逸的状态。

  宋兮作品

  直线

  时间:2013

  地点:chang an avenue

  材料:2B铅笔

  行为:拿一支笔在长安街上从西向东画一条直线

  1m 展览现场

  时间:2014

  材料:热敏纸 中性笔

  尺寸:100cm

  数量:12个

  说明:我和一米和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在规则的世界里,我们都是按照既定的标准去度量身边的人与事物,并学习、接受、认可这些规则,甚至我们不需要怀疑它是否“正确”、“合理”。渐渐成为日常习惯,也成为自身被限制的尺度。我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经验对一米的掌握,用感觉画出它的长度,这个长度离“我”离这个世界有多远。

  复兴庄 展览现场

  时间:2012—

  材料:墙砖 油画

  尺寸:可变

  行为;在拆迁的墙砖上绘画

  我用仅剩的爱 切割下一立方的星空 把最纯净的灵魂封印在里 现场

  时间:2014

  材料:布面油画

  尺寸:不定

  让我再爱你一次

  时间:2011

  材料:身体 书

  行为:用书在墙上不停的砸

  人民大词典B

  时间:2010—2012

  材料:现代汉语词典 敏感词过滤器 中性笔

  尺寸:19cm x 14.4cm x 6 cm

  行为:用敏感词过滤器人工在词典中找到所有被屏蔽的敏感词并把它涂黑

  烟花

  时间:2015

  材料:电蝇拍 小飞虫

  媒介:摄影 微喷

  尺寸:200×150cm

  阐述:在黑暗中,用电蝇拍拍飞舞的小飞虫,当他们触碰的一瞬间,会产生火花,很漂亮,就像烟花一样绚丽、灿烂。我将火花组合成燃放的烟花图式,像我们在节日庆典,浪漫时刻看到的那样美丽绽放,色彩迷人,带有幸福的仪式,这一切是以生命为代价,产生的人类审美价值观。

  一盒火柴

  时间:2013—2014

  材料:油画

  尺寸:不等

  数量:18

  一斤米

  时间:2014

  材料:大米 水 电饭锅

  尺寸:可变

  过程:把一斤米煮熟,晒干,再分开,重新回到一堆米状态。

  一立方厘米的眼泪,现场

  时间:2014

  材料:眼泪

  尺寸:1cm3

  过程:把眼泪冻成一立方厘米的冰块

  阐述:一种被控制的情感,一场情感固化的实验

  对于我来说,情感是复杂的,多变的,是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主观心理根据自身需要而对客观事物反应的生理输出过程,可以通过身体,情绪,行为等表现出来,产生喜、怒、哀、乐、悲、恐、爱、憎等。眼泪是我们最日常的一种情感输出,它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通过生理反应而产生的。

  我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眼泪呈现出来,再把它放到冰箱冻成一立方厘米的冰块。眼泪由液体转化成固态,由抽象的意识转化成具象的形态,使这一时的情感被固化,被控制,控制了它给人带来的感官体验,这种感官体验又成为一种新的情感体验方式,让情感的价值重新被定义。当这种情感被固化成冰块时,它原本属性的意义和价值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判断?如何被定义?

  《线 性叙事》纸上中性笔 153.4cm×108.6cm

  时间:2012—

  材料:素描纸 中性笔

  尺寸:不定

  过程:用标有“书写长达1500米”的笔,在纸上画线,直到把笔里的墨水画没为止,作品结束。

  观念:

  《线性叙事》系列不是抽象绘画的表达,它没有在绘画语言中遵循某种逻辑,进行形式语言的研究,它是一个观念结果的视觉呈现。作为观念呈现过程,我拿着这支笔在纸上画线,直到把笔里的水画完为止,作品完成,至于画到那里结束是无法预知。在纸上视觉呈现时,像是一个没有画完的作品,但作为观念的表达作品已经完成。

  画线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在画线时,我想去控制线,让它保持平衡,由于惯性,线在运动,它本身形成了生命感,自己在运动,我又想去控制它的运动,让它保持在一定的状态,但很难能控制住它,感到自己有可能也被线控制了,这让我在控制与被控制中纠结。

  仰望星空

  时间:2012

  媒介:影像

  尺寸:1920*1080

  时长:58分

  行为:拍某一天的星空,在此基础上把星星一颗颗去掉,直到天空一天黑暗。

  阐述:我们常常会仰望星空,数着那些永远也数不完的无数颗繁星,幻想着那里发生的故事。或把他们摘下来做成项链,送给自己最爱的人,或是自己就是那颗星星的本身。对于我们来说,它是一种遥远的未来,是一个最美的梦,是一种寄托,,“我用仅剩的爱,切割下一立方的星空,把最纯净的灵魂封印在里”。我常常幻想自己就是无数繁星中的一颗,现在这些星星在一点点的消失,消失在一片黑暗中,不会再有,我们的灵魂是否也这样消失了,被黑暗吞噬。

  同时,“仰望星空”恰好和某位重要人物的诗《仰望星空》是一样的名字。

来源:墙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