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03 00:00
【大象视界|精制视频】两条宋代的神龙现世!
整个手卷画芯部分并不算大,但一眼看去,浪涛汹涌,风云激荡,二龙腾空,目聚神珠,珠光变换闪烁,玄秘似不可测,森森然令人不寒而栗,但画芯部分却没有发现作者的款识和印章。但手卷的题签和后面的题跋透露了作者的信息。
手卷题签:戏珠龙图。癸未十二月廿七日孙君伯渊赠,不悔清玩。
卷后的题跋则这样写道:“癸未十二月廿七日余始三十岁,孙君伯渊以此戏珠龙图为贶,笔墨气韵与昔年所见陈所翁九龙图无异,岂出所翁笔耶!方今四方多难,上海一隅何啻桃源除夕坐木雁斋检阅旧藏并追想十四年来经眼名迹,觉岁阑清福无过此矣,因题卷尾用志岁月,吴兴张珩葱玉父书。”
题跋的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近代书画鉴定泰斗——张葱玉。关于张葱玉的伟大,用一本书或许都难以写完,而且书画圈的前辈们对于张葱玉的事迹一定会如数家珍的。大象这里照顾一下非书画圈的朋友简单说两点,张葱玉是书画鉴定天才,1934年,21岁的张葱玉就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鉴定委员,英年早逝的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书画鉴定家。他所给出的鉴定意见那是相当可信的。
那么在卷后题跋中,张葱玉给出的意见相当明确——“笔墨气韵与昔年所见陈所翁九龙图无异,岂出所翁笔耶!”也就是说,这幅《戏珠龙图》的笔墨气韵和如今存于波士顿美术馆的南宋陈容的《九龙图》没有差别,因此,张葱玉惊喜的发现,上海古董商孙伯渊作为三十岁寿礼赠送他的这幅无款宋画,就是出自南宋陈容之手!
龙在中国艺术中的地位无需多言,而历史上能够画龙的名家实在不多,除了叶公好龙的传说以外,南北朝梁武帝时期的张僧繇可能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画龙高手,留下了“画龙点睛”的成语,而如今能够存世的画龙作品,南宋陈容或许是最早的一位了。
陈容的作品存世很少,其中几乎完全没有争议的只有两件,其一是存于广东省博物馆的《墨龙图》,另一件则是作为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镇馆之宝的《九龙图》,《石渠宝笈》著录,张葱玉在后跋中所题,“笔墨气韵与昔年所见陈所翁《九龙图》无异”,指的便是存于波士顿的这幅名作。大象在前年上海博物馆的美国四大博物馆五代宋元书画大展上曾经近距离欣赏过这件名迹,并仔细拍下了细部照片,私藏了许久,这次在【大象视界】首次发布!
元代绘画史名作《绘图宝鉴》对于陈容画龙有着生动的记载“泼墨成云,噀水成雾,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这种画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古画鉴定专家萧平老师认为,相对于同时期的宋画,陈容的这种独特风格后世很难仿造,或者说,很难仿造得像!
萧平老师曾经仔细对照过《九龙图》和《戏珠龙图》,他也给出了和前贤张葱玉先生一样的鉴定意见,两张作品的画法几乎如出一辙,应可以判定出自一人之手。萧平老师特别提到,陈容在画云的时候或许是在酒醉之际,肆意狂风,不守规矩,而酒醒之后,又对两条神龙小心收拾。或许近现代名家傅抱石的往往醉后和900年前的画龙名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
而对于画芯上没有落款,萧平老师则认为,宋画往往是不落款的,为了不破坏整体画面,即便落款,很多宋画也都落在不起眼的角落上,如树干上之类。说句题外话,宋代书画的这种极致美学和后来乾隆皇帝的乱涂乱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啊!萧平老师认为,这幅作品的幅面不大,如果落款肯定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感,因此,不落款十分合情合理。
张葱玉之后,这幅宋代神龙为旅美收藏名家王己千所收藏,书画圈的朋友当然太了解王己千收藏的洋洋大观了,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五代董源《溪岸图》和王己千后人所藏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图》都是国宝中的国宝,而在这幅小小的《戏珠龙图》旁,王己千敲了多达十方章,了解王己千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如果这样做,这幅画在王己千心中的分量是什么。
当然,古代书画鉴定的魅力就在这里,古代没有照相机也没有摄影机,因此,这两条神龙放在我们面前,我们谁都不敢100%说,它就是陈容所画,但是,通过上述论证,我们应该可以这样来判断,它就是一幅无限接近南宋陈容真迹的作品,或者说,它就是陈容的亲笔,因为我们的书画鉴定前贤张葱玉和王己千已经给出了他们的权威鉴定意见。至少,大象愿意相信他们。
来源:大象视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