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丰子恺
在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以漫画笔调画山水人物,丰子恺既别具一格,也首屈一指。他的画生活气息浓厚,往往直接从速写和默写中来,用笔圆润含蓄,画面简洁且构成讲究,以画来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充满童心与东方智慧。朱光潜曾这样评价丰子恺的漫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北京匡时2018秋季拍卖会 澄道——近现代书画夜场
LOT 1201
丰子恺(1898-1975)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纸本镜心
39×33cm
备注:上款人汉陶先生为当时泰国侨领,曾在经济上资助丰子恺,丰子恺即以画赠之。
RMB: 400,000-500,000
1924年发表漫画成名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北京匡时2018秋季拍卖会 澄道——近现代书画夜场
LOT 1202
丰子恺(1898-197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纸本镜心
39×33cm
备注:上款人汉陶先生为当时泰国侨领,曾在经济上资助丰子恺,丰子恺即以画赠之。
RMB: 400,000-510,000
“初作《无言独上西楼》,发表在《文学周报》上时,有一人批评道:“这人是李后主,应该穿吉装,你怎么画成穿大褂的现代人?”我回答说:“我不是作历史画,也不是为后主词作插图,我是描写读李词后所得的体感。我是现代人,我的体感当然作现代相。”这才足证李词是千古不朽之作,而我的欣赏是被动的创作。”
——丰子恺《我的漫画》
北京匡时2018秋季拍卖会 澄道——近现代书画夜场
LOT 1203
丰子恺(1898-1975) 故园今夜
纸本镜心
138.5×70cm
来源:原米尔顿B.盖尔芬德先生私人藏珍,米尔顿B.盖尔芬德 Milton B.Gelfand(1922-2014),美国纽约影音公司主席,七十年代始常往来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将其公司产品录像带等音响器材输入中国。嗜好中国画,长年间或旅居中国,于当地买画,所得之品皆为是时上乘之作。
备注:梁实秋上款。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号均默。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RMB: 1,800,000-2,200,000
此图诗题充满古典意境,题诗两首,其一为丰子恺先生集前人成句而得,表现了一种怀古思人的情怀。七二为秋兴诗,是先生自作,表达了一种通脱俊爽的秋日情怀。画中作悬崖高树,楼阁临水,楼上数人闲立赏月,楼下一小舟,舟上四人相对而坐,似在闲谈,又像在等待船的靠岸,整幅画表现出一种宁静和澄明的境界。
同样作为胸怀淡泊,对生活和世界抱有温情的作家,梁实秋和丰子恺应该是惺惺相惜的。《故园今夜》所表现的人间情味,想来也自能引起受赠者梁实秋的同感。“星河界里星河转,日月楼中日月长。”这是马一浮先生为丰子恺所撰写的对联。日月楼时期是丰子恺创作的又一高峰。
马一浮为丰子恺所撰“日月楼”对联
从画上落款来说,“子恺又题秋兴诗于沪上日月楼”我们判断应该是丰子恺先生创作于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因为大约1954年,丰子恺和家人搬到长乐邨39弄93号的小楼里,他为之取名为“日月楼”,在这里他一直住到1975年去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丰子恺先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奇才,他多才多艺,是著名的漫画家、中国画家、书法家、散文作家、翻译家(兼通日、俄、英文)、美术理论家、音乐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先后出版的书法和画集、散文著作、美术理论和音乐理论著作、外国文学和外国艺术理论译着等共达一百六十部以上,这在其他文学艺术家中所罕见。
北京匡时2018秋季拍卖会 澄道——近现代书画夜场
LOT 1204
丰子恺(1898-1975) 落红不是无情物
纸本镜心 1948年作
136.5×70cm
RMB: 1,200,000-1,500,000
这幅作于1948年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即是呈现丰子恺一生艺术造诣特色、人生审美哲学主旨的佳作。1947年丰子恺举家迁往杭州,在风景秀丽的西湖湖畔租屋暂住一年有余,此四尺整纸的立轴就是在此期间所作。此作中,丰子恺以富于节奏感的线条和清新雅致的色彩,描绘出一家五口在树下屋旁赏景玩耍的场景。
作品运笔婉转自如、少有顿挫,特别注意点、线、面的对比关系,以活跃画面气氛。长线条画成的柳枝与短线条勾勒的松针,斜线画成的屋檐和横竖直线画成的房屋,约占画面一半空间的天空和房顶白墙之间均形成面块对比关系,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节奏。色彩运用上,丰子恺运用其一贯不追求丰富变化的设色技巧,加以平涂为之,但在冷色的画面基调上,间又点以富有韵律的暖色,以活跃画面气氛,从而将画面焦点中的主要对象—红花与儿童的意象突出。人物造型简括有神髓,不做细节描写,而重肢体语言表达。
丰子恺 落红不是无情物(局部)
画面所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语出清代大诗人龚自珍,为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五首中的经典名句,形容诗人不畏挫折,积极向上的情怀。1948年的中国时局正处在最为变动的时代,居住在杭州的丰子恺不能不为自身命运与国前途担忧。但面对孩子们的笑脸,他内心的忧愁终究被乐观、积极的情绪所取代。
丰子恺和孩子们在一起
丰氏一生绘画多以儿童生活为主,即便描绘大人,亦是主题的配角,关涉的中心仍是儿童的成长。他曾谓心中只为四事所占: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此幅《落红不是无情物》,透过大树背后的大人的视角,透过面前的满树红花与玩耍的儿童,看到的仍是满眼的希望。寥寥数笔,却形神兼备,情味深长。这就是丰子恺。
丰子恺全家福
-The End-
作者:北京匡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