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笔筒|文房新秀

    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外,还有着许许多多的辅助文具,如笔洗、镇尺、臂搁等,即便是放置毛笔的器具,也有笔床、笔船、笔挂等。

    而出现于明代中晚期的笔筒比起这些文具,只能算是个晚辈。但是经过能工巧匠的设计加工,材质多样,雕琢精致的笔筒取代了笔床,成为了文人雅士的新宠。笔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兼而有之,因此十分受到藏家们的喜爱。

    而笔筒中木质笔筒则是极受欢迎,木笔筒的主要材质有黄花梨、紫檀、鸡翅木、沉香木、金丝楠木、红木、乌木、榉木等,其中以紫檀木、黄花梨木、沉香木等为贵。

    一般来讲,明代木笔筒做工朴素浑厚,刀法遒劲流畅,意境深幽。以紫檀、沉香木较为常见,纹饰花卉居多。而清代木笔筒则风格迥然不同,雕法更加全面,有浅刻及浮雕,镂雕,阴刻综合技法,刀法更纤巧细腻,古朴典雅。

    鉴别木笔筒除了要懂材质外,还应注意雕工刀法、工艺水平、年代早晚和时代背景。
    而竹是中国有着特殊文化意蕴的植物,与“梅、兰、菊”一起被称为“四君子”,和“松、梅”一起则被称为“岁寒三友”,文人尤其崇尚使用竹雕笔筒。目前最早的是明正德、嘉靖年间朱松邻所制的松鹤纹笔筒,采用的是圆雕竹刻工艺,刀法洗练剔透,层次多变,起伏分明。

    清代竹刻艺术高度发展,竹刻名家层出不穷,清代竹刻笔筒继承了明代的优良传统,以浅浮雕突出主题,特别是留空为背景之法颇有北魏浮雕之神韵。

    笔筒常年置身案头,与文人朝夕相伴,既可观赏,亦可把玩。清代扬州竹雕大家潘西风曾在笔筒上以古书法刻款曰:“虚其心,坚其节,供我书房,与共朝夕。”笔筒有如此深邃的文化内涵,怎能不让人喜爱?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微信2199354

      好看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