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网络时代重解“国际主义”之梦

  (“国际主义与网络”研讨会演讲提纲)   对于亚洲国家,尤其是具有自己独特文化渊源和背景的民族国家来讲,“国际主义”一直是一个“梦”,这个“梦”可能是理想的美好的“梦”,也可能是一个烦人恼人的“梦魇”,也可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得的“梦想”。整个20世纪,我们在这样的“梦”境中兴奋着折腾着,带着期望,也带着成就感,但是更带着失落,带着负罪感。进入21世纪,我们似乎有这样的可能:在一种新的以科技——网络为手段和交流系统的背景底下,重新检视“国际主义”这个“梦”存在的形态和可能的意义,以及重新定义“国际主义”的必要性。   网络时代,人们的交流,尤其是跨空间的交流正被逐渐引入到以新科技为交流平台和系统手段的情境之中,这样的一个平台,使用着相同的软件系统,应有着相同的系统语言,运送在相同的空间载体,迅速而便捷的互访似乎使人们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压缩在一块,人们能够几乎在同一时间面对和思考同一个问题,“地球村”的概念似乎已经不是在面对物理空间,心理和文化的空间也正在缩小和消失。   当科学技术、商业贸易以及交通旅行使我们这个地球变小,使世界文化进入更为宏大而密切的接轨之际,人们似乎觉得跨国跨文化的信息与观念也会成比例地递增,尤其是文化之间的对话和彼此的了解将会增加。一种被称作“国际主义”的文化即将出现。但是,事实和结果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一样,其实,这样的文化交流实际上是在两个层面上发生,并形成不同层面的结果。   一方面,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大众及流行文化确实很有“全球化”或“国际主义化”的趋势,尤其是像流行音乐、市场影视、大众娱乐、广告等,各种类型文化相互渗透,产生了很多商业气息很浓的混血儿,尤其是互联网络,更是通过电子科技的形式迅速普及化和全球化,全球网络以其视听性强,平面而同质同构的特点主动而强制地使商业文化、流行文化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因此,所谓“全球化”或“国际主义”的话语似乎得以成立和流行,并广泛地传播。   但是另一方面,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电子文化的全球化和国际主义化,并没有带来全球化的智性文化的整合,各种以历史和传统为基础的智性文化,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彼此误读和彼此隔阂,尤其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文化形态,更是在历史的选择和思考,以及现实的战略要求下,寻求着保持其独特性的可能及意义。智性文化包含着一种文化形态的精神及结构,包含个人或民族的智慧和思想,包含通过历史传递方式流传下来的文本文化以及对这种文本文化阅读和表达的方式。   那么,我们在这种全球性的网络时代,如何解梦“国际主义”,如何对“国际主义”进行重新的定义,如何去面对和应对全球的“国际主义”的趋势,这也许是很有意思也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首先,通常所说的“国际主义”是一个流行的“梦”,流行的特点就是其大众性和商业性,我们在这种流行的梦中满足了对“现代”和“全球”的想象,社会也需要这样一个流行而普遍的梦,使我们对时间和空间以及日常生活有丰实的满足感。
然而,我们对于“国际主义”之梦的虚幻的感觉,使有必要对它予以重新的认识,究竟什么是我们所需要的“国际主义”,尤其是在智性文化的层面上。   “国际主义”首先应该是指一种主动积极参与的态度,参与到国际间的文化对话之中。这种对话,主要是对国际事务包括国际历史文化事务的积极“表态”,对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的积极探讨和解决,对当下的现实积极地提出思考和应对的措施。当然,“对话”必须具备三个主要的前提,一是对话所涉及的话题内容必须是对话双方或多方所共同关注、彼此了解的,这样才有共同对话的基础;二是对话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双方或多方所能够理解的,理解是无法建立在强求的基础上的,因此语言必须是开放性的可解读的;第三,对话各方的身份应该是平等或基本平等的,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对话才可能是平等的。所以,“国际主义”是指向于在可能平等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关注问题和关注共同问题。   但是,共同关注问题和关注共同问题并不是说应该或者就会声音一致,“国际主义”应该被要求和被理解为从不同的智性文化背景和立场上,对共同的问题作出多元的表达。多元的表达具有这样的意义:   一,多元的表达能够产生智性的互补作用,我们需要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对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提出互补性的意见,表达多层面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同时也包含了言说方式的不同和多元。   二,不同的智性文化有着不同的精神和智慧的特点,人类需要以彼此倾慕和尊重的情怀和态度来对待不同的文化,在陌生感和距离感中感受到精神和智慧的奇妙和独特之处。文化间的“误读”有时是智慧和趣味的延伸和补充。   其实,在这种开放的全球性的网络时代,“国际主义”应该被理解为由商业文化、电子文化的同质化、平面化的趋势与智性文化固有的异质性、多面性的本质之间的冲突,抗衡,协调,共构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国际主义”的文化形态将以其多元的精神智慧方式和言说方式对国际间共同的文化问题作出各自表达,同时,尊重和倾听这样种种的表达。   2005年2月25日于广东美术馆

作者:王璜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