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向特立独行的大师致敬

2015-04-29 09:35

  在中国绘画这个领域,东晋画家顾恺之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而以戏剧为题材入人物画的,关良是美术史上的开启者,更是特立独行的艺术大师。

  程十发先生序《关良作品集》:"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也许他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戏曲人物,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关良1917年东渡日本学习,入东京川端美术学校学习西方绘画,师从藤岛武二和中村不折。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近代美术史而言,关良这颗改革的种子,从此埋下。

  在日学习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关良接受了扎实的写实基本功训练,同时也受到现代绘画的滋养。对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等欧美现代流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学习。但体内有着中国传统血液的他,和其他赴欧、日学习西画的艺术家一样,虽然画的是油画,釆用的是西方原料和技巧,却有着浓浓的中国味。想的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民族文化生存大事。

  1923年关良归国后不久便任教于上海美专,与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等国画家交往,开始了中国水墨画的全面体验,探寻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新的绘画语言。关良说:"我在练笔前思考:中国人善于用线,从平面中找到举世无双的写意艺术;西方人重明暗、体积、空间,由不同的历史、气质、生活习惯、审美传统所形成。二者生硬结合,互相贬低,不如虚心钻研,找出不同特征,彼此适当吸收又保存个性为好。"(关良话语录)

  关良的绘画表现力极简、极高级,尤如西方的莫兰迪。在中国画中的意味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也借鉴了梁楷、八大的艺术风格。初探国画的关良对黄宾虹最是敬重。"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摧我?三更灯火五更鸡!"黄宾老的话鼓舞着他去苦学、笃行。在与黄宾虹的艺术交流中关良说:"我自己在实践中觉得要解决绘画的基本功并不是不可以求的,花它几年时间,下一些苦功总可以解决的,而真正在艺术事业上要有所创新,那就并非易事了。黄宾虹绘画成就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于是我思索、推敲,不断尝试各种新的表现手法,寻找、开拓我国绘画领域里的新的题材。"(关良话语录)

  关良的戏剧水墨人物画,在创作上吸收了中国古代石刻、砖画的艺术精粹。在用笔方面与黄宾虹的"不齐弧三角美"映衬,以简短而朴拙的线条刻画人物形象。他常说:“我的用‘线’自有我的特点,绘事上的许多常见、娴熟的技法如圆润、流畅、刚劲、挺拔并不为我所取。古人有云:‘笔意贵留’,留就是把线一点一点的送到,画出是迟涩的,笨拙的。在造型方面追求夸张、变形、浓缩、提炼来表现戏曲中人物的美。这也与齐白石的"似与不似"的手法一致。

  1956年,关良经李可染引见得以与齐白石会晤,白石老人非常欣赏并极力推崇关良绘画,甚至成为其艺术的解读者。关良回忆说:"全国解放后,文化部门的一些同志,对我的画褒贬不一,有的还持否定态度。齐白石多次出来为我辩护,齐老先生侃侃而谈,认为这是一种创新,而且自成一派。在齐白石先生道义的支持下,一九五六年我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个展。"(关良回忆录)

  与此同时,关良与之往来的圈中的朋友是吴昌硕、王一亭、郭沫若、郁达夫、田汉这样的艺术与文化名家,同时也与留日留法的同辈人周勤豪、林凤眠、倪贻德、陈抱一、许敦谷等,关系极其密切。这对他深化自己的艺术修养,完整他的天真性情,起到了厚厚的滋养作用。

  关良天性热爱自由、不追名逐利,从小喜欢看戏。爱看戏的他又登台唱戏,并与戏曲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周信芳、梅兰芳等结为友好。关良创作的戏剧人物画特别重神似、讲意境。尤其上求形随意变、妙造自然的"稚拙"趣味。关良将舞台人物的形象呈现到他风格独具的腕底"粉墨"与他受西学现代派画家毕加索、马蒂斯不无影响。而关良和同去日本学习的弘一法师均受日本高僧良宽的影响。良宽是江户时期的大师,他的作品天然去雕饰,极具天真之趣又刚柔并济。受其影响关良的戏画如童稚体,富童真之趣,敦厚朴素。朱屺瞻曾说:"在求稚拙的领域上,我与关良有同好,但在实践上自愧不如关良。"可见关良艺术的趣味,已成其艺术的一大特色。

  “寥寥几笔,虎步鹰蹦。呼之欲出,如闻大钧。”郭沫若这几句赞誉,可谓点出了关良戏画的精要之处。关良看戏、演戏、画戏,自己是进入角色的,他将舞台上的剧情、人物性格,经过艺术的取舍,取传统文人化的精粹,以简炼的笔墨,夸张的造型,表现神采。墨色浓淡、色彩深浅都运用得宜,别具拙味和韵致。良公戏画,精彩得意之处莫于点睛,剧中人物的看、瞟、盯、瞄等神气,经过两点粗细或位置不同的浓墨一点,便栩栩如生,饶有胜趣。

  关良戏画,精彩处不是全画十分,也非八分,而在六分处。舞台上人物亮相,“蹦—登—仓”,当你画“仓”的时候,人物已经定格,但总感觉呆呆。关良在“蹦—登”,还未“仓”之时将人物绘出,留给观众对下一步的无限想象,全画皆活。关先生说:古人画马,能忘心于马,即无见马之累,成象已俱,寓之胸中,兴来则信笔一挥,腾骧而至,尽入我缣帛中也。画戏亦然,意不在于画,则得于画也。苏东坡,"无意于佳乃佳。"就是这个道理。

  林语堂在论艺术时说:"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西方有西画对美的韵律,中国的传统艺术有东方的韵律美。就好比"西方人喜欢喝咖啡,中国人擅饮普洱茶"。从关良的绘画中,你是可以读到韵律的。关良自幼喜欢戏剧,在留日期间又学习了音乐,在他的作品里有西画的美学基础,又是最早站在东方艺术的角度看西学的,既接受又融合,这是其他艺术家所不可能做到的。

  海上大画家唐云先生这样肯定关老艺术:“关良先生是黄宾虹,齐白石之后最具独创的大家之一。"从文化和写意精神意义的贡献上讲,齐白石的花鸟,黄宾虹的山水作品都是超乎寻常的卓越和非凡,他们的贡献都是伟大的。关良东渡日本学西方现代绘画,回到中国研习传统水墨画,从事水墨人物画的改革,并让水墨人物画有了划时代的新意。是一种创新,更是特立独行的,这无疑也是对中国人物画的一种伟大贡献。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