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磁感线”王璜生个展

2015-05-14 10:12

  展览时间:

  2015-06-01~2015-07-20

  展览城市:

  上海

  展览地址:

  艺术门

  策 展 人:

  何凯特

  展览介绍:

上海-艺术门画廊将荣幸呈现由何凯特(Katie Hill)博士策展的《磁感线-王璜生的流明世界》,此次展览从磁力的角度探讨艺术家对水墨形式的实验性探索,展出的作品包括王璜生从2010年至今创作的一系列绘画、装置及影像作品。展览将于5月31日开幕,展出至7月20日。

王璜生以绵延不绝、百转千回的线条为特色的作品,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以当代艺术语言表现他在当代现实处境中的精神意象。游弋的线条在整体的画面上构成饱和的张力,形成一种心绪的多声共鸣曲,策展人何凯特(Katie Hill)博士认为这些线条仿佛相互排斥、吸引的磁场中隐形的磁感线,流动、放射的磁线激发一种当代的实验性能量,一种既反向自身、又面对世界的运动。王璜生的作品以诗意的方式展现他对世界整体沉浸性的体验,反映出在复杂的生存经验和身份处境中一种内心的诉求。

王璜生自2010年开始从水墨写意的综合表现转向对水墨艺术中基本元素的探索,2011年开始创作的《游·象》系列最早源于他与眼前一团电线的“境心相遇”,纠缠的乱线隐喻着艺术家对中国水墨与今天的现实、与当代艺术形态之间多重关系的思考;《线象》将线条、笔触覆盖在《南方周末》、《参考消息》等报纸上,社会性的介入揭示了媒介信息的传播、接受与“真相”之间的博弈。倘若把线条看作抽象化、纯粹化的“书写”,从直线蜿蜒而行变得曲折,到迅即书写的曲线所形成的强烈形式感,再到线与线之间的叠压追逐、交叉环绕,以及对现成品的处理,“书写”逐渐演变为“非书写”或“超书写”,挑战日常生活琐碎易逝的政治或财经事件。王璜生2015年创作的《空像》系列暗示了水墨渲染和线条压力的冲突关系,呈现出微妙的作品效果。

除了线条的“涂写”,王璜生采用宣纸、金属、铁丝、报纸等材料创作的装置和影像作品进一步引入物质和空间性的维度。《渗》中铁锈和水墨痕迹的物理形态变化体现了艺术家对于时间和文化的思考,艺术家以生宣纸覆盖在薄铁板上,用黄色在宣纸上进行滴淋处理,铁锈、宣纸和水墨之间的相互渗透展现出时间的物质化过程,以及文化形态之间的交互。《谈话》以亚克力材料塑造两个沙发的形象,尖锐的铁丝从里面透露出来,产生一种莫名的、甚至坐立不安的感觉。影像作品《日晕》呈现了撕报纸的声音和图像,激发观者在快慢变化中对现实、社会、生命和虚无的联想。

材料的对比和冲突同样体现在王璜生的场地特定装置《缠》,作品主体是一个巨大的相互缠绕的铁丝网,扎着白色纱布的铁丝呈现出火烧的痕迹,对于艺术家来说,视觉的强烈对比和多元性实际上来源于我们每个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矛盾感受,这件作品也是让他最为感动的装置。

展览《磁感线》中的作品以当代艺术的形态传达出艺术家对世界整体诗意和内省、冲突和矛盾的个人经验,在物理学的意义上也可以看作生成了“磁感线的力场”,磁线本身包含了时间的无限性以及力的平衡,王璜生精致而敏感的作品伴随着常在的、却又不断变幻的时间之流中的存在感,他以水墨的形式连接着中国文学与哲学的精神,并且表达了水墨实践的当代性。

除了当代艺术的探索和实践,王璜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就开始就介入到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编辑、出版杂志和书籍,策划和创办一系列重要展览,包括他担任广东美术馆馆长期间举办的“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以及在2009年担任中央美术馆馆长后策划的“CAFAM双年展”、“CAFAM未来展”等等,作为美术馆馆长,他对中国的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的功能建制上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