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齐白石对文字的感知是从孩提开始的

2016-01-28 07:17

  齐白石和其他成功的书法家一样,对于文字的感知是从孩提时开始的,他4岁时,祖父教其识字,8岁时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家诗》,并开始用毛笔描红。齐白石的书法发展也有一个出入古贤门庭的学书过程。齐白石自述称,他的书法启蒙于馆阁体。27岁时他到韶塘胡家读书,见到胡沁园、陈少蕃两位老师都是学晚清湖南籍书法家何绍基的。于是,他开始学习何体,临学何绍基书法十余年几可乱真。

  齐白石擅长各类书体,而其艺术成就较高的我认为当属他的篆书,笔画平正方直,书风朴实自然,不刻意求工,多以涩笔为之,涩中见润,柔中带刚,为篆书中的佼佼者。

  此幅《马文忠公语》篆书纸本立轴,释文大致为“丈夫处世,即寿考不过百年,百年中除老稚之日,见于世者不过三十年。此三十年,可使其人重于泰山,可使其人轻于鸿毛,是以君子慎之。(于)马文忠公语。”

  齐白石40岁以后改学《爨龙颜碑》,题画款识、抄录诗词仿金冬心体。他在自述中称:“以前我写字是学何子贞的,在北京遇到了李筠庵,跟他学写魏碑,他叫我临《爨龙颜碑》,我一直写到现在。人家说我出了两次远门,作画、写字、刻印章都变了样啦,这确是我的改变作风的大枢纽。”

  白石老人对很多种碑版都进行了长时间的研习,如《爨龙颜碑》、《天发神谶碑》、《祀三公山碑》、《禅国石碑》和秦诏版等。这数种碑版,对白石老人后来篆书风格的形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中以《祀三公山碑》和秦诏版两者为最。《祀三公山碑》在汉碑中是较有特点的一种。它是参有隶书笔法的篆书,仿佛汉印使用了“缪篆”,结体方正,用笔浑厚而章法与字体却大小灵活随意。秦诏版把圆势的篆书字体改变成为方折,这与使用凿款和制作速度有关,因此字体大小参错,字画聚散不一。

  白石老人正是从以上两种碑版中,吸取了它们共有的特色。近于方形的字体,方折的用笔,急速而不求均衡的书写特点,加上个人苍穹深厚的笔力,创造出自成一格的风貌,一改有清一代那种一味追求均衡对称,笔画粗细划一的柔媚习气,白石老人所写的篆书,不尽根据《说文解字》,而尽量选取碑版或汉印中通俗的形体,再根据所处的位置和整体章法的需要而加以变化,此幅作品很好地诠释了“印从书出”的观点。

来源:新浪收藏-藏界人物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