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施托舍克收藏影像展“世界旦夕之间”,展开一张内在传导的世界之网

2016-08-26 09:32

  尤莉娅·施托舍克收藏(Julia Stoschek Collection)在柏林莱比锡大街60号举行的影像展“世界旦夕之间”(World on a Wire)展出了20名国际艺术家的38件影像及混合媒体艺术作品。展览在并不十分宽敞的展区里,巧妙地利用空间叠嶂与光线明暗,开辟出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层层洞天。

  ▲ 尤莉娅·斯托舍克的收藏展“世界旦夕之间”在柏林展出,图片来源:Julia Stoschek Collection

  “世界旦夕之间”的标题取自德国新电影重要代表人物莱纳·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1973年的科幻电影,改编自美国小说家丹尼尔·F·伽洛耶(Daniel F. Galouye)的科幻小说《三重模拟》(Simulacron 3)。电影讲述了科学家们通过电脑技术不经意间揭开宇宙真相的故事。在私人企业控制论与未来研究所里,顶尖科学家们正在研发一个可以通过模拟未来,规避现实风险的庞大电脑程序。

  在这个由超级电脑“Simulacron 1”支持运行的虚拟世界里,源代码定义人物的性格、相貌、时空初始状态和事件因果法则,人们如同被看不见的丝线牵引,跳着事先编拍好一定规定动作的舞蹈。随着“Simulacron 1”项目的日臻完善,虚拟世界愈加逼近真实。人工智能的无限趋真使科学家们恍然意识到,自己身处的世界也极可能只是更高层世界的虚幻模拟。

  ▲ 莱纳·法斯宾德《世界旦夕之间》,1973年,图片来源:Film Comment

  如今,40年前科幻电影里的前瞻性畅想又重回艺术家的视野。科技突破、社会经济变革、神经学与认知学领域的新发现迫使人们再次思考自然的法则、人性的本质及社会发展的内在秩序。“世界旦夕之间”仿佛一张看不见的网,指涉人世间无处不在的互相关联现象与由之衍生的多米诺骨牌传导效应。展览中的作品一致反映社会中人、物与事件间的因果效应。不同作品通过内容与主题的近似性互相对话,在情境下结成了一张的内在传导的网。

  虚拟时空与信息容器

  作为外在世界与内在认知的两条最根本的轴线,时空定义事件的坐标并决定事物的发展和演变顺序。在艺术作品中,虚拟时空是承载信息的容器和梳理内容单元、连结哲思的工具。洛杉矶艺术家郑曦然(Ian Cheng)试图用她的动画实时模拟《密使福克斯日趋完美》(Emissary Forks at Perfection)展示几千年物种进化的过程。

  ▲ 刘曦然《密使福克斯日趋完美》,2015年,实时模拟静帧,图片来源:Pillar Corrias

  “达尔文认为,自然是一个大型的实时模拟。在这里,生生不息,优胜劣汰,循环往复,不知停歇。但大自然的自我更新对我们而言往往不是过快就是过慢、或过于恢宏、或过于细微。我们想要一个人类时空总秩序下的,无限丰富且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现实模拟。”郑曦然如是说。在她的作品中,程序算法设定故事的初始状态,时间遵循现实世界的线性时间规律,图像与声音现场随意生成。动画情节的发展过程无目的、不确定、自成一体,宛若物种演进的缩影。

  相比之下,瑞秋·露丝(Rachel Rose)的影像艺术《一分钟之前》(A minute ago)与《天堂公园里面的天堂公园》(Palisades in Palisades)中的时间叙述显得蛮横、突兀、杂乱无章。看似毫无因果关联的风景和历史事件图像被肆意剪切及叠加在一起,带给观众时间的无序感。另一方面,影像的主题暗含内在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的博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自然灾害纷纷影射人生的短暂。

  情感、欲望与“设计”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商业化与全球化的趋势下,不久的将来,情感是否也能被准确计量和买卖? 梅勒妮·吉利甘(Melanie Gilligan)的科幻短片系列《常识》(The Common Sense)是紧密围绕人与人之前的情感维系与欲望满足的思想实验。影片演绎了未来世界中,新科技“补丁”的研发、推广及废弃。“补丁”是“桥”公司推出的心理保健产品,可测量情绪与跨越空间距离传输及同步用户的情感,实现情绪的共享和销售。用户之间通过“补丁”结成情感与金钱的共生关系:带正向情绪者提供快乐并赚取一定的收入,另一方则付出金钱以获得即时的情感满足。

  “桥”公司乌托邦式的大胆实践在前期阶段收效甚佳。然而,由于配对双方缺乏真实的爱与好感,仅凭科技与利益相连,于是渐渐互生厌恶,进入情绪的恶性循环,“桥”公司利用人性情感需求建立金钱帝国的企图也随之幻灭。梅勒妮·吉利甘的作品实验性循着人性中情感与欲望这两条基本线,从反面证明了依靠金钱欲与高科技维系人与人之间长期正向关系的不可能性。

  想象与真实,消弭的边界

  另外一些作品着重表现社会框架下个人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对立与统一。曾吴(Wu Tsang)在《喜悦生命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 of Bliss)中讲述了主人公 BLIS 的一天,她同时暴露在虚拟世界的人物 LOOKS 的监视范围下,这一点既让她充满了受到关注的兴奋,又恐惧万分。最后 BLIS 来到一家夜店,舞台上的她赤裸全身,涂满了油彩,行为舞蹈表演到一半,她被防爆警察带走,最后在她自己的公寓中完成了整套表演。这期间她的身份认知也在虚实中变幻。与此同时,一个两频投影在两面巨大的镜子中重叠,使虚拟世界和“真实”的现实在展览现场交织在一起。

  ▲ 曾吴《喜悦生命中的一天》,图片来源:伦敦当代艺术学院

  在雌雄同体的数字化时代,每个人深藏的另一个自我也越来越与现实融合在了一起。今天,我们几乎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到任何人,多元化的自我身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展现,即通过社会符号、图像语言和表演行为来建构自我。在舞蹈语言中表现反抗的过程在曾吴的作品中十分常见。曾吴认为,这是用来表现语言之外的一些体验。通过想象和表演来进行身份建构,在艺术系统之外的空间或是社区实现。

  来自美国的艺术家汉娜·布莱克(Hannah Black)同时也是一名作家,她的作品《塑身》(Bodybuilding)将自然意义上的身体抽象化,将其视作反应社会和经济现象的媒介。“塑身”比喻苏联解体后的阿塞拜疆在新资本主义形势下的城市建设,影片中此起彼伏的肌肉群则象征无节制的大兴土木。“塑身热潮”也暗喻了后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寻求自我优化的渴望,而实质追求的是获取力量后的幻景。

  ▲ 汉娜·布莱克,《塑身》,2015年,录像静帧,图片来源:Diet Gallery

  从以时空为轴线的对物种演进、人类历史发展的思考与模拟,到以人性为脉络的对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深度观察与剖析,“世界旦夕之间”折射出当代艺术家对宇宙中万物运转的内在秩序的关注与探索。影像作品用图像与声音的叙事书写思想的宣言——任何事物都无法独立存在,而是在自身特性与因果法则的制约下与它物彼此作用,相互消长。来回穿梭于过去-现在-未来、艺术空间-现实空间、虚幻世界-真实世界之间,频繁的时空跳转致使意识逐渐淹没在浩瀚的信息之海中。此时,看不见的丝线提供了一张规律的网,把庞杂的信息串联起来,令脑海中的图景恢复清晰。

  世界旦夕之间

  尤利娅·斯托舍克收藏:展至9月18日

  

来源:艺术国际-新闻过眼 作者:马睿、René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