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展览预告】以古开今 传承创新——田黎明 赵建成 江宏伟 刘万鸣 中国画作品邀请展

  参展画家——田黎明

  田黎明 1955年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文学硕士。历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田黎明秉承以人为本的自然取道方式,完成了传统文化观念在当下与文化语境中的转换。他始终在传统文化内核体验中,澄怀道心,以中和为美,融儒道人生哲学,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创作法则,构成了其作品追求平淡天真的审美理想。作为新水墨的探索者、开拓者,田黎明在中与西、古与今所构成的文化坐标中,以笔墨重构的方式,拆解了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壁垒,构建出既有现代意味,又具东方诗性文化内核的笔墨新体。在多年艺术创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出融染法、连体法、围墨法的中国画水墨表现方式,在传统没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深化和完善,形成晕染加光斑的朦胧画风,人物形象由墨彩直接晕染而成。他对色彩关系进行弱化处理,通过淡彩、淡墨以及光影的班驳,使画中的审美意象充满迷离幻化的意味。他将对传统笔墨以及心性的探索落实到作品中,呈现出柔和自然,雅逸轻灵的隽永之貌。他把中国画色彩在自己作品中逐步形成澄怀精致的理念,开拓出清雅含蓄的表现方式,以独特的中国画色彩风格,体现了时代美学的意蕴。田黎明笔下清新自然的形象,朦胧斑驳的天光云影,寄托了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使传统水墨画在现代转型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西藏阳光 230cmx150cm 2001年 田黎明作品

西藏阳光 局部 田黎明作品

都市女孩 69cmX46cm 2003年 田黎明作品

都市女孩 局部 田黎明作品

家 273cmX149.2cm 2014年 田黎明作品

人物写生之三 136cmx70cm 2011年 田黎明作品

雨露 69cmx136cm 2011年 田黎明作品

人物写生之四 136cmx70cm 2011年 田黎明作品

  参展画家——赵建成

  赵建成 1949年生。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创作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赵建成人物画的结构用中国的笔法表达出来,强调笔法体现结构,是中国画的写意与笔墨的组构的组合,与很多人物画家用西洋画描出来的不同,赵建成是用中国笔法写出来的结构,强调作品的国画属性。在刻画人物时,抓住人物的神态和特征,直接用水墨加以书写,使人物的面部结构更加丰富,个性气质更加突出。这种个性化的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笔墨的程式化的教条,加强了人物的写实特征,使人物的形象更为真实生动,而又不失传统水墨的韵味。赵建成的创作题材极为广泛,从历代先贤到现代仕女,从古代人物到少数民族均有涉猎,可以说是纵横古今的笔墨穿越。赵建成善于创作巨幅历史题材的作品,比如《国共合作·1924·广州》、《民族会盟——七溪会阅图》、《换了人间·1949·北京》、《先贤录》系列肖像画等,都是气贯长虹的大手笔、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影响力。赵建成的巨幅历史题材创作,通过史诗般的描绘,艺术地再现了岁月过去的场景和人物,如恢弘的时空交响,向世人奏响了动人心魄的乐章。同时,它又是一部部史诗性的历史画卷,记录了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因此,这类作品呈现给人的,不仅是技法上的炉火纯青,情感上的深切共鸣,更蕴涵了深刻的思想性和史学意义。

先贤录——黄宾虹 局部

先贤录——齐白石 局部

先贤录——弘一法师 260cmx126cm 2016年 赵建成作品

先贤录——吴昌硕 260cmx126cm 2016年 赵建成作品

苗婆 70cm x70cm 2004年 赵建成作品

凉山秋 260cmx126cm 2010年 赵建成作品

开采光明之一 180cmX87cm 赵建成作品

民族会盟——七溪会阅图 470cmx67cm 赵建成作品

民族会盟——七溪会阅图 局部4

《换了人间 — 1949·北京》300cmx1800cm 2014—2017年8月 赵建成作品

  参展画家——江宏伟

  江宏伟 1957年生,江苏无锡人,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专攻花鸟画,曾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兼职教授。

  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讲求“穷形究理,巨细不靡。”但在发展至两宋的顶峰以后,开始走向技法上的程式化,形象上片面追求工、细、真,过分强调形似的极端,冲淡了对画“意”的追求。色彩运用上遵循“随类赋彩”的方式,以“再现”对象的固有色彩特征为目的。由于传统颜料在色彩品种和色相范围的局限,这种再现往往趋于“程式化”,在花鸟画的线和色是趋于两难。江宏伟在吸取古代工笔花鸟精髓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原有的造型、构图、笔墨与用色。江宏伟在绘画的追求上营造朦胧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他线条与色彩的融合,打破了传统,江宏伟把线和色给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了,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把自然、情感完美地叠加入画,绘就了一幅幅表现自然,高于自然的佳作。画家在追求物象的神似之外,亦注重主观精神的表达,究其根本,则源自宋代院体画影响。画家遵从以线造型的古典审美原则,讲究线条的力度,常用细线双勾法勾勒花鸟的轮廓,使花鸟的形态有着清晰完整的表达。那些经由繁花、鸟雀构成的清新画面,蕴含了超越自然的典雅和空灵。因此,他画中的花鸟意象严谨却不呆板,往往静中寓动,姿态翩然,经由笔墨的相互作用,浮现出花鸟生命的盎然气韵。

相伴共秋水 66cmX34cm 2017年 江宏伟作品

相伴共秋水 局部 江宏伟作品

水禽条屏—赤颈鸭 97cmX50cm 2017年 江宏伟作品

水禽条屏—赤颈鸭 局部 江宏伟作品

原上草色 97cmX89cm 2016年 江宏伟作品

竹影山雀 97cmX89cm 2016年 江宏伟作品

红梅玉兰 67cmX47cm 2015年 江宏伟作品

梨花腊嘴 67cmX47cm 2015年 江宏伟作品

秋葵凤仙 67cmX47cm 2015年 江宏伟作品

水禽条屏—白鹭 97cmX50cm 2017年 江宏伟作品

  参展画家——刘万鸣

  刘万鸣 1968年生于河北,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民盟盟员,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中国古代花鸟画大多是折枝画,一枝一鸟甚至是多鸟,但大尺幅鲜少,因大幅画在整体布局和效果上很难驾驭,最大的困难在于各种绘画元素的和谐统一。同时,对画面气息的处理也是并非易事,所以古人少有涉及于此。刘万鸣在绘画实践中,打破了传统花鸟画的小境界、小折枝,而将其作品变成了大境界。大境界的由来,则是强调写意和工笔的有机结合。刘万鸣通过多年来矢志不渝的笔耕,探索出一种大境界笔墨语言。他将当下文化的博大气势,引入到作品的创作中来,重构画面各种关系,通过各种绘画元素的有机整合,产生出博大深邃的意境,再现出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在他所画的一花一鸟、一禽一兽之间,往往蕴藉着工笔的严谨,写意的灵动,并不失浪漫的情愫,呈现出显著的当代气息。他的猿、猴、鸟、禽等形象,在幽淡高古的背景中,突显出它们的各种姿态,赋予了人的某种性情,营造了生命和自然的和谐之境。那些枯树、荒原和猿猴,沉浸在自然安谧的氛围里,充满了超越现实的美。画家凭借自己对传统见解,取其精华,摒弃前人糟粕,从而获得了全新的笔墨语言。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寄托了画家的审美理想,亦是自身情感的显现。而那他那独具个性的绘画实践,则属文脉传承中的一次革故鼎新。

虎子图 45cmx30cm 2017年 刘万鸣作品

观秋 30cmx45cm 2017年 刘万鸣作品

观月 45cmx31cm 2017年 刘万鸣作品

龟寿一 46cmx30cm 2016年 刘万鸣作品

虎子图一 45cmx30cm 2017年 刘万鸣作品

虎子图一 局部 刘万鸣作品

天地浩然 368cmx162.5cm 刘万鸣作品

安月图 36cmx192.5cm 2011年 刘万鸣作品

碧空无际 361cmX192.5cm 2014 年 刘万鸣作品

太行真秋,气贯宇宙 300cmx140cm 2010年 刘万鸣作品

作者:赵芬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