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金石气或金石味是指青铜器、石刻、骨刻等铸刻文字因制作工艺和悠久岁月的风化剥蚀而形成的古拙斑驳、雄浑苍润的气息。
书法中的金石气最早见之于晚清文艺理论家刘熙载的《游艺约言》:“书要有金石气,有书卷气,有天风海涛、高山深林之气。”近人潘天寿在《谈汉魏碑刻》中提出了金石味,“石鼓、钟鼎、汉魏碑刻,有一种雄浑古拙之感,此即所谓‘金石味’......此种‘金石味’也与制作过程、与时间的磨损有关。金文的朴茂与浇铸有关,魏碑的刚劲与刀刻有关,石鼓、汉隶,斑剥风蚀,苍古之气益醇。古代的石雕、壁画,也都有这种情况。这些艺术品,在当时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自然是已经很好,而在千百年以后的现在看来,则往往更好。”
金石气出自人工与自然岁月的合力,本非人为追求,但随着明末清初以来书法发展寻求创新的内在要求与清代朴学兴盛的外在影响,使得金石学、文字学与书法艺术相互促进,篆隶复兴,碑学蓬勃发展,其中对古代铭文碑刻中沉稳、凝重、雄浑、古拙的金石意味的发掘和提倡,赋予了中国书法以新的生命力量,并最终形成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和审美风尚。
书法中的金石气多见于篆籀、汉隶、魏碑等书体之中,需要书者通于金石篆刻,擅长书法,才能在书写时避免出现舛误并在书法作品中体现出浑然的金石之气。
注:本文为根据大愚观点整理而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