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蒙德里安 | 用一生的纠结画格子和直线,最终成了永恒的经典

“Less is More”——这是20世纪30年代知名德国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简称密斯)的经典名言。中文里也有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叫“大道至简”。


这句话影响了无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而说出这句话的密斯,也正是受某个人作品的深刻影响,这个人叫做彼埃·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41299597600.jpg

“只有绘画才能自由地使用表达方式。”


"Only painting can use expression freely."
☐▤▦谎言、革命与立体主义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先驱,非具象绘画创始人,对后世建筑、艺术与设计影响巨大。
他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他把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因素----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非原色(白、灰、黑)上,称这种画为新造型主义。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50027453110.jpg

但事实上,蒙德里安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讨厌绿色,也不是从一开始就画点线面和红黄蓝、排斥“写实”……


早年的蒙德里安忙着编造重要的谎言:“我一定会当个美术老师养家糊口。”当时的环境迫使他对顽固而担忧的父母做出这样的承诺,9年后,蒙德里安总算取得了小学教师资格。但艺术家的灵魂总是躁动不安:他在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画了几年老套风景画,画了几幅同样不那么出彩的静物,像个初出茅庐的优秀毕业生那样获得业界初步认可,然后龟速前行。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53374097380.jpg

蒙德里安的风景画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56296621110.jpg

《Mill in Sunlight》,1908

再然后,革命来了。一次属于蒙德里安自己的大革命在他选择加入“荷兰通神论者协会”之后悄然展开,他借助宗教神学思想头一次发现更深层的自己。“人类为什么存在?”青年蒙德里安不止一次地问,“宇宙的真理是什么?”这项深刻的思考从未停止。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59869824710.jpg

《Evolution》, 1911

☐▤▦风格派宣言

直到1911年,蒙德里安参与了一个包括塞尚、布拉克、毕加索在内的法国先锋艺术家的展览。他深深被“立体主义”影响,开始把具体量感的物体上拆分成平面,摊开表现,下面这幅就是他参加在阿姆斯特丹群展上的作品。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64415566150.jpg

《灰色的树》, 1911, 海牙市立博物馆

展览过后,作为荷兰现代艺术圈成员回访巴黎时,蒙德里安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在巴黎的现代艺术圈子里发展个人绘画事业。为了表明融入法国艺术圈的决心,他把自己荷兰语名字里的两个重叠字母aa换成a, Mondriaan变成了一个像“真正法国人名字”的Mondrian,还留起了拿破仑三世样式的胡须。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68131116970.jpg

《开花的苹果树》, 1912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70391084370.jpg

《姜壶的静物》,1912

这之后,他作品中的线,越来越直,颜色越来越“单调”。


再后来,到了1913-1914年的时候,蒙德里安发现建筑、城市风景,特别适合用立体主义的手法来表现,他把画面分割,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来表现匀称和空虚。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74822522360.jpg

《7号作品》,1913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74831961590.jpg

Composition No.10 ,Pier and Ocean, 1915

这幅《港口和大海》,蒙德里安已经把对自然的描绘完全缩减成了水平和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直线,这些线表达的是什么?海浪的波动,海浪的节奏。画面上方的线,比较密,比较短,是海平面的尽头;画面下方中间那里的竖线比较密,比较长,这是浪打码头的感觉……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83144229490.jpg

《Composition number 3 with Color Planes》,1917

1916年,蒙德里安红黄蓝三个颜色的感觉,已经初见端倪。

1917年,他仍在找这种形式上的抽象,感觉方块是在白色背景上漂浮着,这些方块表现的是他工作室的某一天,特殊的光线。蒙德里安发现,把颜色画在一个格子里,可以大大提高色彩的冲击力,每个色块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力量。
仔细看,颜色是延伸到画面外的,而画上的黑线,有的一直通到画面的边缘,有的则没有延伸到边缘,而且到边缘的距离都是不一样的,这可以创造出黑框浮在画面上的感觉。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90317281470.jpg

《Composition with Red, Green and Blue》,1921

于是,我们熟悉的格子画家蒙德里安诞生了。1918年后,蒙德里安的风格也逐渐成熟定型,使用三原色(红黄蓝+黑白线条)的格子构图成为了他独特的艺术语言。

“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诸十字形,各自互相分离地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纽约与爵士乐

1938年,纳粹德国兵临巴黎,为逃避战火蒙德里安迁往伦敦生活,继而在1940年前往纽约,在那里他度过了生命最后的光景。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597459143610.jpg

《纽约I》,1942

纽约的现代都市气息,规整的城市街道规划布局,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歌舞升平的百老汇音乐剧剧院,活力四射的爵士乐队演奏现场,都让蒙德里安感到兴奋不已。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601430062550.jpg

《Victory Boogie Woogie》,1942~1943

蒙德里安用直线的交叉表现抽象化的百老汇街道,线条上错落有致的红黄蓝小色块,在视觉上营造了音乐的律动感,表现了百老汇街道的现代与繁华。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604995742060.jpg

《Broadway Boogie Woogie》,1942-1943年

这一时期,蒙德里安总爱用三原色与竖直线来表达自己对和平、和谐的向往。富有节奏感、充满蓬勃的活力、情感力量明显,将蒙德里安原本的压抑、不快一扫而空。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608656941680.jpg

纯粹的形体,简洁的色块,蒙德里安那份在理性面具下封锁的浪漫、对原始力量的体悟,使得其作品始终具有深度。蒙德里安的影响甚至跨越艺术界,延伸到了所有设计领域。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611469223380.jpg

1918年,建筑师里特维尔德通过简洁的基本形式和三原色,创造出兼具美观与功能性的红/蓝椅,首先将蒙德里安的风格,由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也是对蒙德里安最直白的致敬。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614483679820.jpg

Red blue chair,Gerrit Rietveld

1928年,现代建筑大师密斯 • 凡德罗则将蒙德里安《色彩成分A》中的纵横元素,替代为玻璃、大理石及金属,运用在巴塞罗那展览会德国馆的设计理念中。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61887597523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618874558550.jpg

Barcelona Pavilion,Mies van der Rohe

1965年,设计师圣罗兰以蒙德里安的名字命名了一个系列,这让YSL一炮而红,那条红黄蓝格子的小A裙也成了永不过时的经典。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62303614277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623045777540.jpg

伊夫·圣罗兰设计的时装 1960 年代

即使到了百年后的今天,设计师们追捧蒙德里安的热情也没有消逝,他的风格早已成了普世性的视觉符号。

蒙德里安也终于实现了他的理想:艺术高于现实,在艺术中可以找到精神追求,找到我们自己。艺术同时也应该具有普适性,否则对人类而言,就毫无价值。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18/159771627555581540.jpg

关注墨融艺术公众号了解更多

艺术品购买请访问:Moderose.cn或添加微信:17705812739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