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阿根廷与中国:跨文化的对话与沟通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卡艺术区

近年来,通过各种合作项目,中阿人民的友谊日渐提升,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文学、电影、音乐、舞蹈和戏剧等方面的艺术活动增多。尤其是在造型艺术领域,通过两国政府的支持,在双方的文化机构、中心和艺术博物馆,众多知名艺术家举办了作品展。2018年的G20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出访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这有利于两国加强相关合作,促进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阿根廷首次接待了两位来自中国国家画院杰出的专业人员。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两位学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及科尔多瓦等地访学,与阿根廷主要文化机构和艺术中心进行深入交流,参观最重要的博物馆和画廊。可以说,他们的这次出访,对于理解阿根廷的艺术和文化具有开拓意义,也有助于中国和阿根廷学术界和艺术圈的交流合作。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巴罗画廊

虽然说中国和阿根廷的现代与当代艺术发展蓬勃,但是以艺术为桥梁,促进两国学界,或者面向更广的大众群体的文化交流与阐释仍是艰巨的任务。目前我们正处在不断变化的世界,跨文化之间的理解交流与对话对于塑造健全人格和共同社会价值观不仅是道德挑战,也是智力挑战。拉丁美洲和中国分属地球两端,文化传统也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这一伟大壮举正是为中拉的直接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指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加强两国艺术和文化上的理解与沟通有利于提高彼此人文素质,促进中阿两国人民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中国和阿根廷在现代性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未完成的,很难定义,游离在欧洲主流文化的传统之外又很难避免受其影响。阿根廷当代艺术的多样性的土壤是由本土的印第安文化和移民文化共同浇灌。阿根廷经历了前哥伦布时期(16世纪前),殖民时期(1530年至1810年),国家建设时期(1810年至1880年)和现代阿根廷时期(约1880年至今)。国家和社会历经了复杂的变革和重组。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初叶,欧洲文明和移民潮影响了阿根廷的社会结构和民族性。

布宜诺斯艾利斯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外景

和这段时期的中国相似,在时代改革的洪流中,阿根廷也经历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艺术运动。20世纪初,国际和国内环境都经历着重大的社会和政治变革,一些年轻人开始远离宗教和传统的话题,致力于通过可塑性的语言,推动阿根廷现代主义艺术。加特罗、佩托尔蒂等阿根廷画家从欧洲学成归来,把欧洲的先锋主义热情之火带回阿根廷。当时出现了很多团体和艺术文学杂志,如《棱柱》《马丁·菲耶罗》《起始》《光亮》,这些杂志为新的艺术潮流提供了发表的平台。在当时的阿根廷,传统的人物肖像画,如法德尔、科伊瓦迪诺等人的作品和其他受巴黎画派(莫迪里阿尼、苏丁、夏加尔、克利)影响的绘画作品共存。这一时期的多元化促进了阿根廷早期的重要美术运动的发展,影响了一批阿根廷标志性画家,如:安东尼奥·贝尔尼、斯皮利姆伯格、苏尔·索拉(博尔赫斯的密友)、拉卡梅拉、贝约克等。

阿根廷早期先锋主义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对于表现社会问题、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的兴趣;其二是艺术家大多在教育机构或者中心任职,承担教育任务。这一时期创作了很多严谨规范的艺术作品,具体表现在可以娴熟地运用油画技巧。但是也有其他一些更加自由随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如壁画、拼贴画、摄影作品、电影等。除了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科尔多瓦、图库曼和门多萨等城市的艺术氛围也十分浓厚。

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家美术博物馆

拉丁美洲,尤其是阿根廷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社会问题,比如城市中心主义和农村边缘化,比如历史夸大英雄人物的政绩而忽略小人物;比如欧洲中心主义。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了一批艺术家关注印第安人的传统、关注拉美古文明、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激烈的社会政治冲突中,阿根廷的美术作品开始寻找新的美学标准。这一时期,很多艺术流派共存,具有多元化特点,如新形象艺术(费利佩·诺、罗姆洛、塞古)、新抽象主义(佩鲁夫、查布)、新超现实主义(塔皮尔、洛克斯)、波普艺术(德拉维加、米努金)、非正式主义(布雷斯特、费勒里)、概念主义(加西亚·乌里武鲁、维戈)以及新概念主义(莉莉安娜·波特、乔治·马奇)。

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是概念艺术主导,那么到了八九十年代,主要的潮流被命名为“新阿根廷绘画” 。这批绘画作品通过传统油画的技巧,用批判和讽刺的眼光,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沿着这个方向,新世纪以来阿根廷的当代艺术涌现了很多各具风格的艺术家,很难把他们归入某个画派或者某个运动,比如库依塔、安娜·柯立波、埃克尔、托洛梅伊、贝罗妮卡等人。在目前的全球化时代,跨国展览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艺术更加国际化。未来艺术市场的方向和全景将会更加复杂化和国际化。

两个世界的故事:与MMK收藏对话的拉丁美洲实验艺术展现场

另一方面,当我们谈到中国当代艺术,也可以了解到不同传统的绘画流派共存,每种流派都与不同的时代背景、历史、现代技巧、价值观相关联。可以说中国传统画技术、欧洲现代主义绘画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肖像画这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流派。所以中国艺术家们如何超越已经构建的艺术体系进行创新性的艺术创作?这是个开放式问题。我们还想了解不同时代的中国艺术家之间如何在不同的艺术传统中沟通交流,他们如何思考以及他们如今在中国的艺术创作经历。这些问题超出了我们这些拉丁美洲的历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们的理解范畴,经常让我们感到困惑。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中阿合作项目的增多,两国人民对彼此国家的艺术将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两个国家的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其共识都是建立自己国家独特的、创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加强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和研究人员的交流与互访。艺术家们的艺术热情与创作意愿将永不停息。在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艺术作品及其价值的反思为阿根廷与中国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搭建了新桥梁,这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