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每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全世界的文艺工作者们欢呼的不仅是又一个新年的到来,还有每年1月1日的“公有领域日(Public Domain Day)”。
那么什么是“公有领域”呢?
文艺工作者们又为什么对这个日子格外关注呢?
众所周知,版权制度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创作者的权益,让原创者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产权(比如文章、艺术品、音乐、发明等)转化为授权收益。
举例来说,作家写了一本小说,如果有人想对这本小说进行改编、分发、或者是翻拍电视剧等操作,都必须取得这名作家的授权,通常也需要支付相应的版权使用费。
真正优秀的作品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有太多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的传世之作,它们的创作者早已作古,后人们即使想要支付版权费也无从下手。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作品的版权又归属于谁呢?
为了在法律层面明确这个边界,世界各国都为版权规定了一个期限,比如中国是在创作者去世 50 年,欧洲是在创作者去世 70 年,美国的设定稍微特殊,和作者的去世时间无关,而是规定在一部作品出版 96 年之后自动进入公有领域。
也就是说,在到达这个期限之后,这些作品的版权就会进入公有领域,变为公有文化遗产,这些知识或发明也不再有专属权利人,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分享、复制甚至再创作。
公有领域图标
所以,随着每年1月1日的到来,都会有一批经典著作、音乐、电影、艺术作品等因为版权到期而自动成为了免费内容。
对于观众来说,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可以免费下载到这些作品的正版电子书/视频/音频资源了,也有机会欣赏到更多再创作的作品,比如你可能并没有完整读过《西游记》,但你仍然能够通过霸屏暑假的电视剧来熟知这个神话故事。
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则意味着有更多的经典内容进入了公有版权素材资源库,可以放心使用(哪怕是用来做鬼畜视频)而不必担心侵权问题。
同时,有些遗珠作品,也可能因为进入公有领域被今人发掘面世,焕发新生。
按照 96 年的期限来算,凡是 1925 年在美国出版的作品已经全部解封了。
BBC 曾报道:1925 年可能是美国文坛最辉煌的一年。
为啥?我们看看 1925 年都出版了哪些“狠角色”:
1925年的第一版封面
今年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中,最让大家振奋且喜大普奔的应该就是这本超级大作了。即使没看过原作也可能听说过小李子在 2013 年主演的同名改编电影。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誉为“20世纪末最优秀的英文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也因为这本小说被称为 19 世纪 20 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弗兰兹·卡夫卡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变形记》《审判》和《城堡》有着鲜明的主题并以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与隔阂、心灵上的凶残无情、亲子间的冲突、迷宫一般的官僚机构为原型。
《审判》是卡夫卡在 1914 年至 1915 年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像卡夫卡的其他小说一样,《审判》直到卡夫卡离世也没有写完,当时也没有出版。它的手稿被卡夫卡的密友马克斯·布劳德(Marx Brod)保存,直到 1925 年才在德国出版。
乔治·奥威尔以辛辣的笔触讽刺泯灭人性的极权社会著称,《1984》和《动物庄园》是他的传世代表作,书中对极权主义政权的预言,在小说问世之后的五十年中不断地与历史相印证,所以两部作品堪称世界文坛政治讽喻小说的经典之作。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这一本《在我们的时代里》是海明威在 1925 年于美国出版的文集,收录了 15 篇短篇小说和16篇文学随笔或散文。
通过这些故事和随笔,作者不仅描述了美国西部大湖区一个名叫尼克的少年的成长过程,而且使人看到了普通美国人民的悲惨和不幸,感觉到了战争期间人们的焦虑和不安。这本书表现了海明威的文学革新思想,包容和体现了海明威此后小说的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在一战与二战的战间期,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她在作品中的名言指出,女人必须有她自己的收入及独立的房间。
《达洛维夫人》是由伍尔芙在 1925 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维在一战后英国一天的生活细节。
该小说作为伍尔芙的代表作之一,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 1923 年- 2005 年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还有很多著作就不再详细列举了,比如毛姆的《面纱》,阿加莎的《烟囱的秘密》等等,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文末链接查看完整目录。
图片来源:现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这幅《世界的诞生》是 1925 年由加泰罗尼亚-西班牙艺术家米罗(1893-1983)创作的油画,现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永久收藏中。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这样介绍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的:“在这里,米罗以一种非正统的方式将颜料涂在一幅未均匀涂漆的画布上倾倒、刷漆和泼洒。除了这样不受控制的使用颜料,他还加入了明确的线条和看一些似熟悉的形状——鸟、风筝、流星、气球和白头人。米罗曾经说过,《世界的诞生》描述了一种无定形的起源,而生命从中诞生”。
图片来源: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莫多蒂是一名意大利裔美国人的摄影师、模特和演员,她的摄影作品融合了形式上的严谨和社会意识。
莫多蒂用她的相机捕捉了墨西哥的风景和人物,她把民间艺术和风景作为她抽象表达的出发点。
这幅《电话线》,在苍白的天空中隔离出紧绷的电线,在天空中找到线状的网格线。她在墨西哥城记录重复的楼梯和阴影,创造复杂的图像,将这些建筑特征进行着抽象表达。
图片来源: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
《盲人的水牛》是贝克曼在 1937 年至 1947 年流亡荷兰期间创作的五幅三联画中最重要的一幅。
艺术家使用的三联画形式是传统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祭坛装饰画的主要形式,希望唤起观众的宗教联想。
贝克曼引用了古典神话寓意,称中间的人物为“神” ,称长着牛头的人为“牛头怪”。在整个三联画中,人物无休止的沉浸在感官享受中,画面中的时钟没有 12 点和 1 点,代表着这里的时间没有开始也没有尽头。两侧画的是蒙着眼睛的男人和跪着的女人,像文艺复兴时期祭坛上虔诚的献祭者,在他们的身后却是一片混乱。
图片来源: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
吉田弘是 20 世纪早期复兴传统日本雕版印刷运动的领导人物。他周游列国,精通西方美学,但一直坚守着日本的传统美术技法。
作为一名油画家和水彩画家,吉田十分成功,但在了解到西方世界对浮世绘的迷恋后,他转向了版画创作。1923 年关东大地震之后,吉田踏上了美国和欧洲之旅,并于 1925 年回到日本,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研究风景画,灵感就来自于他的国外旅行所见。
这幅《夜晚的卫城遗址》便是吉田依照自己在希腊雅典卫城所见制作的版画。
关于版画的制作,我们在 《丢勒、伦勃朗、安迪·沃霍尔为什么都痴迷于它?》 一文中有过详尽的分享。
说个题外话,1925 年也是艺术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
关注公有领域即是在关注版权,因为公有领域其实是版权的一种延续。
版权保护意味着创作者可以享有足够长时间的版权收入,而在这份收入对创作者已经失去现实意义之后,其作品通过进入公有领域,继续促进着未来创作者的创造力,通过再版、改编、再创作等各种形式,不断加深它的文化影响,让这份作品变成一颗璀璨的钻石,永远闪耀在人类的文明基石上。
除了上述书籍类和艺术品类的作品之外,还有电影、音乐等领域也有大量作品进入公有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深入了解。
https://web.law.duke.edu/cspd/publicdomainday/2021/
https://www.windowsdispatch.com/public-domain-books-2021/
https://news.artnet.com/art-world/public-domain-day-2021-copyright-1933796
https://diff.wikimedia.org/2021/01/01/happy-public-domain-day-2021/
关注公众号“ArtFocus焦点艺术”! 来看更多「有趣、有料、有态度」的艺术故事和行业深度报道,还有更多优秀青年艺术家的分享!有酒有故事,就等你来!
来源:ArtFocus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