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牛年说牛“陶器篇” |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十二生肖陶俑 唐代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曾几何时,牛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作为上古社会最具灵性的畜养,牛是农耕社会最忠实可靠的劳力。时至今日,牛虽然已经不像后来居上的猫主子一样温柔地“统治”人类,但仍旧在诸多方面和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牛伴随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将自己的形象留在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文化遗存之中。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那些陶器牛为我们讲述“接地气”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乘用的马车属于标配。牛车只是作为“役车”运载货物。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汉•灰陶牛


汉朝初年经济困难,连皇帝都很难配齐毛色统一的四乘之马,“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汉•灰陶牛


东汉末年,牛车“身价”大幅度提高,连车具装置也进行了提档升级,制造出很讲究的牛车,车厢里甚至还安置了凭几等物件,乘车的老爷们可以很舒服的自由坐卧。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汉•灰陶牛拉车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牛车加装了车蓬,车厢更为宽大,坐卧更为舒适随意。牛车最大的优势是牛步徐缓,不甚颠簸,乘坐牛车一时成为达官显贵们的高级享受。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北齐•陶牛拉车


当时北魏皇帝拓跋焘的座驾相当排场,堪称历史上最霸气的豪华名车,驾十二只牛的“大楼辇”非同凡响,很是壮观。《魏书·礼志四》:“大楼辇:輈十二,加以玉饰,衡轮雕彩,与辇辂同,驾牛十二”。

不同的级别驾牛的数量有明确规定,直到隋唐五代都没有太大变化。直到宋代以后,牛车才渐渐被马车和驴车所取代。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北齐•陶牛拉车


在古代,基于牛体型硕大,便于驱使,常作用于军事力量。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北齐•陶牛


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单,征集千余头牛,缚利刃于牛角,牛身五彩龙纹包裹,以饱浸油脂芦苇系于牛尾,点燃牛尾驱入敌营,燕国将士悴见此惊恐万状,以为神兵天降,慌乱之中死伤无数,齐军借此乘胜追击,大获全胜。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运用牛,都是牛在军事上运用的典型例子。

牛是当时国民经济主要的农业资源,也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资料,秦国统治者对偷盗耕牛的行为,制定了详细的法律,严厉惩罚盗牛者,以保护国家和私人财产的完整性。

《盐铁论·刑德》:商君刑弃灭于道,秦民治……盗牛者枷,所以重本而绝轻疾之资也。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汉•灰陶牛


《元史·本纪·顺帝》记载:盗牛马者劓……劓后再犯者死。


元朝的统治者对盗牛者惩罚手段极其残忍,初犯割鼻子,再犯就要判处死刑,可见游牧民族的心目中牛的分量果然和农耕民族有所不同。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汉•南阳红釉陶牛


历史上许多朝代都非常重视耕牛养殖的保护,禁止屠宰耕牛,东汉建武廿九年(公元53年),会稽郡守第五伦“晓告百姓,……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百姓以安。”北宋初年的《宋刑统》这样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南宋时更严苛:“诸故杀官私马牛徒三年”。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兽首人身立俑首见于武则天时期,其后在唐代的西安地区广泛流行。唐玄宗时期所做的此类生肖俑身体多为文官形象,体量较大,造型生动。

牛年说牛“陶器篇”| 接地气的土味历史

 

此套生肖俑兽首人身,身着宽袖长袍,施红绿彩绘,不同生肖头部有明显的类别特征。十二生肖的形象经历了动物生肖俑、兽首人身坐姿生肖俑、兽首人身立俑到生肖动物点缀文官俑的过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