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题跋《双牛图画像》 冷旭 34.5×101cm 2021年
释文:
1.牛转乾坤。辛丑新正,冷旭题。
2.东风来从几万里,雪拥江梅未放花。忽见土牛惊换岁,始知春色到天涯。宋王庭珪诗云。宋王庭圭诗一首。岁次辛丑年新正,于沈水之阳。冷旭遣兴又题。
3.此双牛图乃东汉济宁画像刻石。时辛丑孟春冷旭补跋。
局部一
局部二
观《双牛图画像》题记
文/冷旭
农历辛丑正月十三,偶获友赠东汉《双牛图画像》刻石拓片一帧,高34.5cm、宽101cm,朱拓,画面两头体魄健硕、威力无比的牛,立身俯首,四角相抵,瞠目逼视,神情贯注。画像通过洗练的线条传神地勾勒出牛的生动造型和神韵,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尤其,整体高度的概括和局部的精彩刻画,可谓出神入化,独具匠心,传达出牛所具有的脚踏实地、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画像充分展现了先民高超的技艺、朴素的审美和非凡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汉画像刻石兴起于西汉早期,延续至东汉末期,是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绘画艺术,也是汉代特有的艺术形式。汉画像刻石的雕刻技法灵活娴熟,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等,将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幻想、原始图腾、儒家教义、神仙思想并陈共处,充满了对当下生活的眷恋和对未来世界的希冀,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被称为“汉代社会的縮影”和“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山东地区的遗存最为丰富多彩,而山东汉画像石遗存尤以济宁为最。
宋人有诗云:东风来从几万里,雪拥江梅未放花。忽见土牛惊换岁,始知春色到天涯。
恰逢牛年新春,余观之甚喜,遂遣兴命笔题跋 ,欣欣然快哉!
辛丑年正月十四
冷旭
辽宁美术馆馆长,辽宁画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专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辽宁省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
冷旭的国画、书法和篆刻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展、国际交流展中展览并有获奖,曾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
来源:西泠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