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展評|劉鵬:在「問物」中「走失」——觀王小松和邱濤的作品

中國當代藝術家在進幾十年的創作中對自身情感的把控以及通過運用多種不同媒介予以抒發的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之而來的當代展覽也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其展覽數量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本應該是反映思想多元化的景象卻蘊含著大量社會文化因素的摻入而導致部分作品僅僅是看起來像“當代藝術”。通常意義上來講的“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緊密相連”應該理解為社會文化作為藝術創作的背景和來源,給予藝術創作養分使其能夠有表達思想或者批判社會現實的能力。因為當代藝術家(或者先鋒藝術家)自後印象主義以來就扮演者思考者的角色。通過創作去探尋心中的疑問,揭示世界的另一個觀察角度才是藝術家的本職工作。因此,藝術創作需要與當下人文藝術領域所關心的議題緊密相連,並通過創作發聲,以求與同領域的其他人形成對話。
 
在『走失和問物』展覽中,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可從多角度解析,但也都指向並以藝術創作的方式回應了進幾十年席捲人文科學領域的Affect轉向(Affect turn)此概念。兩位藝術家的探尋都深刻反映了藝術創作中人體和材料或者物體之間的複雜互動關係。總體來說,就概念本身而言,在身體和空間之間的Affect並沒有統一的定義,而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理解該術語。而從身體與事物之間的關係中產生的情感卻是文中作品特別吸引人的地方,而這也正是安德森(Anderson)所表達的Affect:它們是物體與身體之間相遇的結果。儘管affect的解釋多種多樣,但這裡可以理解為 具有聯繫或參與的能力”, 因此也具有互動的能力。藉由這個框架作為切入點,進一步思考展覽中的作品背後所指向的意義。
 
Affect
這個哲學概念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認知是如何經由藝術創作表達出來的?為了更進一步分析藝術作品,本文藉由近幾十年來在人文藝術領域裡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的熱點演變為參照,對以物質和非物質形式的人類文化互動,以及自然環境和人類組織空間的關係為出發點進一步思考文中提到的藝術作品。文化地理學起始於于二十世紀初,在後結構主義理論家福柯(Foucault)的影響下于二十世紀80年代產生了該領域新的研究方向。該方向批評了之前文化研究所採用的統一不變的文化觀來看待事物的趨勢,取而代之則是不斷協商和構成的多元文化觀。 因此,之前從代表性入手的方法(representational approach,  例如傳統人類地理學(human geography)中的“景觀為文本”(landscape-as-text)的概念, 被當代人類地理學家(more-than-human geographers)批評為框架化,固定化和惰性化的研究方法。此觀點只是眾多其他人文領域討論並認可的觀點之一,各自細分領域均出現不同的“轉向”不在此舉例說明。但由此可見,主流學術界已經認識到人類所處的是一個不斷變化並且多元的世界。以文化地理學理論為例,在此理論影響下思考當代藝術創作也應運而生,即通過創作進一步探尋這個不斷變化且多元的世界,去揭示還未被認知的一個側面。與此同時,任何在創作過程中獲得的新認知都是改善理論的好機會。
 
舉例來說,在『走失和問物』展中的兩件作品可視為對當下Affect理論的直接回應。藝術家邱濤的作品『中國“畫”』(圖一、图二)反映了本文所討論的文化地理學中“大於具象”(more-than-representational)的研究方法,該術語是Lorimer為響應Thrift的“非具象理論”( 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而提出的。作品『中國“畫”』,體現了藝術家認識到“特定的文化形式可能與特定地區的特定物質環境有關”,並且用另外一種形式來呈現中國畫。其利用中國畫的傳統材料,摒棄傳統的題材和技法去探尋和展示“創作”的過程,而不是一件傳統意義上來講“完成的作品”,後者被局限於視覺表象的領域裡面。具體體現為通過雙手的擠壓動作來理解及揭示當代Affect哲學所關注的概念變化的過程(becoming)。藝術家的每一次擠壓,帶來的是更加複雜的畫中世界,而不是更加清晰的真實。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都在不斷複雜化這個世界,即使每一個動作的初衷是為了辨明,為了揭示,為了更加接近那個並不存在的“真理”。藝術家的雙手,或者說勞動本身創作歷史,其每一天的勞作都是對之前世界的複雜化且每一個量化的動作都是重要的,不能被“總結”、“提煉”、和“代表”。一個不斷複雜化且多元的世界是沒有預設的價值和意義等待著我們去發現、解釋和判斷的,由此我們需要摒棄傳統的學術習慣,以當代藝術創作的形式擁抱不斷變化中的世界。
 
Attachment.png邱濤:『中國』(圖一)

Attachment.png邱濤:『中國』(圖二)

 

正當藝術家邱濤探尋回歸到絕對的現實(absolute reality)路徑時,藝術家王小鬆的作品『走失』(圖)則探尋著身體與空間之間的關係,即Affect轉向的又一個側面。自從上個世紀中葉社會學摒棄了身體的二元論後,二十世紀90年代認識到身體(sociological body)是具有影響和受到影響的能力(to affect and be affected),這就體現了身體與空間的一種親密的相互作用,或者說是建築空間與身體之間的相互情感影響,而此影響會體現在身體的運動中。王小鬆的作品視覺化了身體和空間之間的親密關係。正如許多現代社會理論家(例如Llewellyn)所主張的那樣,身體與空間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空間為人們所消費,而是空間被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根據其日常生活的內容所共同生產出來的。安德森也聲稱空間是行為的結果,空間是因人類實踐而生產,並且被行為所塑造的結果。在此人體和空間關係的認知下,空間不能被其起始的設計意圖所定義,也無法規範該空間的未來,一切事物在不斷變化中的這個概念再度被呈現出來。作品『走失』雖然不是建築空間,但其溝壑縱橫的表象無不透露著空間的無常變化和不可預測。觀看此作品,因其褶皺深淺不一,既沒有視覺規律可尋,也沒有一目了然的呈現。“身”陷其中,無法依賴之前的經驗也無法預測之後的互動,脫離了具體的前進方向,那身體剩下的就只有『走失』。從而“走失”就是對一個空間的褒獎。借用Bachelard的話,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要去到哪裡,那麼我們也就不知道我們在哪裡。“走失”是當代身體經驗呈現的一部分(embodiment),也是對空間在“大於具象”概念下的最佳詮釋。
 
Attachment.png王小鬆:『走失』(圖




參考文獻:
Adey, P., 2008. Airports, Mobility and the Calculative Architecture of Affective Control. Geoforum 39, 438–51.
Anderson, B., 2006. Becoming and Being Hopeful: Towards a Theory of Affect.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 Society and Space 6, 733–52.
Anderson, J., 2004. Talking Whilst Walking: A Geographical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rea 36(3), 254–61.
Bachelard, G., 1994. The Poetics of Space. Translated by Maria Jolas. Boston: Beacon Press.
Cosgrove, D., 1994. Human Geography. In R.J. Johnston, D. Gregory, and D.M. Smith, (Eds.),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3rd edi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1052.
Crang, M.A., Tolia-Kelly, D.P., 2010. Nation, Race and Affect: Senses and Sensibilities at National Heritage Site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2, 2315–31.
Deleuze G., Guattari, F., 1988.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Athlone Press, London.
Jacobs, J.M., 2006. A Geography of Big Things. Cultural Geographies 13, 1–27.
Kong, L.L.L., 1997. A 
New Cultural Geography? Debates about Invention and Reinvention. Scottish Geographical Magazine 113(3), 177–85.
Kraftl, P. and Adey, P., 2008. Architecture/Affect/Inhabitation: Geographies of Being-In Building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98(1), 213–31.
Llewellyn, M., 2004. 
Urban Village or White House: Envisioned Spaces, Experienced Places, and Everyday Life at Kensal House, London in the 1930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2(2), 229–49.
Lorimer, H., 2005. Cultural Geography: The Busyness of Being 
More-Than-Representational.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9(1), 83–94.
Massumi, B., 2002. Parables for the Virtual: Movement, Affect, Sensat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Durham.
Rose, G., Degen, M., and Basdas, B., 2010. More on 
Big Things: Building Events and Feelings.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35(3), 334–49.
Thrift, N., 2007. 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 Space, Politics, Affect. Routledge, London.
Waterton, E., 2014. A More-Than-Represent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Heritage? The 
Past and the Politics of Affect. Geography Compass 8(11), 823–33.

作者:刘鹏 博士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包括视觉研究、文化研究、时尚研究和博物馆研究。其近期创作主要以多材质图像的形式呈现。

https://mp.weixin.qq.com/s/nMX5N7OiUlSigiRamucBZQ

https://m-news.artron.net/news/20210320/n1889677.html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