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在银川,与五位来自荷兰的80后艺术家一起去追光

2018-11-06 03:20

h0mb54J48AEQBKtlWWL22BU9YKF0UAu3ABMOOchY.jpg

科技艺术展究竟怎么看?当置身于发射声光电的机器之间,我们与它们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机器之间能够交流吗?我们的介入是否又会影响到这种交流?在国内新媒体互动艺术展如雨后春笋般亮相的今天,银川当代美术馆带来荷兰黑点艺术团体的“酷炫”作品,这群艺术与科技专业科班出身的、对艺术、科学、技术和感知具有共同兴趣的艺术家,能够给我们怎样的答案呢?

如果你此时来到银川当代美术馆,不难被荷兰黑点艺术团体的作品展“声·动”所吸引。五位荷兰海牙皇家美术学院毕业的艺术家,近年来的10件重要大型装置艺术作品均在展出之列,这些作品探讨声音、物理运动、光的认知领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刺激观者不同的感官体验。

在装置作品《声线》中,艺术家通过将波形级别的声音分解成32个断开的音符,让普通声音因为在以高速传播而变得无法辨认;在动态装置作品《波纹机》中,波纹机以电影形式展示了最纯粹的光线传播方式,旨在探索光的颜色和反射特性以及闪烁效果对我们视觉感知系统的影响;而由三个机器人组成的动态视听装置《机器人之语》,机器人通过光,声和运动相互交流,当人为行动干预到光的反射时,导致机器人的声音与动作产生改变……

如果说大多数观众对交互式展览的兴趣仅停留在“玩玩”的层面,那艺术家的可不是简单的“玩玩而已”。黑点艺术团体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之一是创新和操作新涌现的系统,及其可能产生的各种组合。这些系统除了可以作为装置艺术品展出外,也可以视为是现场表演工具,表演者与观众共同构成系统的一部分。他们关注的另一个领域是音乐思维理念以及如何把音乐理论概念运用到其它媒介中,创作出集运动、光线和声音于一体的作品。

艺术家们创建了一套独有的抽象语言,主要基于自建系统中的多套规则。在作品和创作者之间不断的互动中,自然而然产生了这一发展结果。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不断被塑造、被转化。秉承这一理念,黑点团体不断探索所用媒介的基本特征,力求达到一种至简美学。不管媒介是精雕细琢的系统还是自然现象,都已经失去了媒介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只表现出在组合作品中所需要的特性。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荷兰黑点艺术团体的专业背景是怎样的? 杨小玲(以下简写为杨):他们研究的都是艺术与科技跨学科专业,但是每个人研究领域的偏重点有所不同。比如乔瑞斯·斯特里博斯(b.1981)是图像和声音专业硕士,专攻机械类、人工智能;马泰斯·蒙尼克(b.1989)是艺术与科学跨学科本科学位,专门研究图形、成像;尼基·阿斯曼(b.1980)擅长电影美学;埃里克·帕伦(b.1983)擅长交互媒体,也会做一些编程;丹·乔汉(b.1981)跨专业艺术本科和音乐硕士,他们的研究领域也会有互相交叉的地方。

Hi:这个艺术团体是何时组成的?五位艺术家平时的创作是怎么合作的? 杨:2008年他们因为志同道合而组成了艺术团体,他们都是荷兰海牙皇家美术学院的校友,也都有共同兴趣,进行一些共同的探索。而且他们的合作方式是非常自由和灵活的,我们可以看到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两个人或三个人合作的,不是五个人全部参与,也不需要一个物理空间的工作室。只有当他们需要另一个人的研究领域时,才会共同去完成一件作品。

乔瑞斯·斯特里博斯/马泰斯·蒙尼克《声音的幻像》 装置 2015

Hi:这次展出的10件作品是如何选择的? 杨:上次他们展出过5件作品有关光的作品,因为怕大家一下子很难消化,所以选择了最容易接受的光,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够有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在展览现场和作品融为一体。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决定将黑点艺术团体更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而且银川当代美术馆的空间条件也符合展出要求,因此这次展出的10件作品比较全面,涉及物理科学、生物媒体和人工智能。

Hi:他们目前的创作有没有进行商业转换? 杨:目前他们仍是以纯艺术的方式创作,没有商业化;不过有时候在大型的商业机构展出也可能需要某些表演。

Hi: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你所在的欧艺特是怎样推广艺术家的? 杨:我们是在荷兰成立的公司,最开始是向荷兰当地推介中国的艺术家;后来发展为双向的推介,也会引进国外艺术家到中国展览。它是一个平台,邀请不同的策展人、不同艺术家组合,跟不同的美术馆合作。我们也会安排艺术家跟当地艺术家沟通、交流,驻地创作,最后也会以展览的形式呈现。近些年,我们也会做些培训类的课程,比如现在大家对媒体艺术非常熟悉和感兴趣,我们就会邀请相关的艺术家和专家,开设一些课程。

Hi:在银川,这样前沿的交互媒体展,会与当地观众之间产生理解障碍吗? 杨:其实当你站在作品面前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我们的目的不是让所有观众都能够理解作品背后的原理,而是打开一扇窗,让大家产生兴趣去思考,比如说你站在那些靠声光电互动的机器面前,我能不能影响到它?它是不是科幻?这样我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而且他们的作品中有一种抽象美学,即使是小孩子,也知道怎么互动、怎么玩。这次展览美术馆也在导览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说为观众提供一些解释性文字,其实这还是我们习惯性的理解方式,如果这种展览成为习惯之后,大家会自然而然主动往深处思考。

作者:张朝贝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