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思想的思与青春的春:关于“生命线”展览笔记

“两个赵红尘:集体无意识”素画展

“两个赵红尘:集体无意识”素画展

6

香港当代美术馆

已结束 1.4万+

                                                                      Attachment.png                                                                 赵红尘|生命线”展览海报



我打电话给孤独
孤独没有接电话

孤独打电话给我
我也没有接电话

这是一首关于平等的诗,同时是一首关于孤独的诗,诗中强调了孤独和我的平等关系。诗的题目叫《孤独和我》,灵感来自420日傍晚朋友们的一次雅集,酒酣耳热,朋友起哄让我作诗,期间正准备为51日的展览写点什么,突然跳出了这么四行诗,它好像意在提醒我的“生命线”除了与酒有关,还与孤独有着更深层的关系,我不知道朋友们是否理解了这种隐藏在简单后的平等。从2008年开始倡导“画诗主义”到2009年分别在香港文化中心与北京798艺术区举办“情感色彩”和“命运绘”两个展览算起,我的艺术起源于缤纷的情感线,正在经历孤独的人文线,在情感线与人文线之间有过一段暂时无法命名的抛物线。现在,我称之为“素画十年精华展”的“赵红尘|生命线”距2011年举办“赵红尘:素画”展览至今正好十年,十年一线,十年的线条从内心深处以时间为刻度刻在了孤独的无酸纸上。

检阅十年来近5000幅素画,我暗暗吃惊,我才华最活跃的部分常常被这些生命的线条捆在一起跳动,象股票跳到足够高的地方又跌下来,在最高和最低的地方我看到了什么?什么看到了我和我的孤独?或许惟有遗留在酒后的线条,才能理解我的孤独。有些画是提炼出来的,有些画是被逼出来的,有些画是磨出来的,有些画是画出来的,有些画是训练出来的,而我的素画大部分是流出来的。我常常借酒流画,一次又一次的酒后挥毫,欲说还休的线条从内心深处喷薄而出,一根根线条流畅而成的爱恨情仇,一幅又一幅代表着我的性情的素画就这样行云流水潺潺出来……

Attachment.png                                                         赵红尘|生命线”展览海报

不知道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描绘事物的局部,我越来越相信事物的局部就是艺术的整体,艺术的局部就是事物的整体。宇宙无边,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是不存在的。所谓整体,只是相对来说的局部。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万物构成的规律。其实,在我心里一籽种子的局部与一个星球的局部是一样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构成的比例成为个人审美的独特的视角,这个视角一旦与作者的内心发生化学反应,即我们称之为“美”的艺术形态,产生无法言喻的磁场——这时候也就是第三者与作品相遇的时候,如果第三者与作者处于同一纬度,捕捉到同一磁场的磁性,就会形成超出感性认知的幻象之像——窃以为这就是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有限与无限的双边关系,谁突破了这层关系,谁就进入了永恒。

Attachment.png                                                      赵红尘|生命线”展览海报

线条的两极不是快与慢的问题,极繁与极简之间是速度、力度与醉美的化学反应的问题,也许还有天知道的问题。在每一条的生命线上下,不妨把“生命线”的四个层面视为时代患上病毒后的一次动情回忆,回到集体的回忆,回到青春宿舍的回忆,回到思想源头的回忆,回到诗与士的回忆,最终呈现一个集体回忆的治愈过程。生命线从欧阳江河所言“既克制,又狂野”的素画封底之作《集体无意识》升级到醉中醒着的素画封面之作《集体无意识·青春的空相》——前者是沉重的整体,后者是沉醉的碎片。同样由2552cmx38cm的素画及25面相同尺寸的镜子构成,不同的是前者代表思想的思,后者代表青春的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春的空相”有意挑选了25幅酒后挥毫的醉笔,我把它们统称为来自“肉体与液体的幻象之像”。

Attachment.png                                                       赵红尘|生命线”展览海报

艺术的真正创新必定带来艺术本身的变革。自从创造了“次方水墨”、“水墨摄影”与“素画”三个新艺术赵氏模板后,我曾对其中的“素画”模板作过这样的阶段性总结:现在,能够吸引我目光的只有两个,一个叫“思想”一个叫“青春”。前者是一个人渐趋成熟并结出独立思考果实的开始,后者是激情、活力与成长的渐变过程。我关注人在这两方面的显著特征,因为多数思想都是时代的浮云,很多青春都是岁月的云烟。但愿我的思想没有让集体无意识,但愿我的青春能够留住回忆中最美的部分,但愿最美的部分真的最美好。

2019年端午节翌日下午3点,我完成了第三幅酝酿已久的素画自画像,伴随着暗井绿茶的激情,忍不住打电话约向卫国教授到学院工作室小酌。这幅真正意义上的自画像是我第三幅自画像,取名《红尘自画像:甜酸苦辣咸》,前面两幅分别是创作于2010年的《红尘自画像:父女》与创作于2012年的《红尘自画像:红领巾》。沿着这条视觉与味觉交叉的方向,我可能会不断描绘此后的自己。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能够通过线条把自己的一生画出来,但我知道至少有一个我希望通过线条把自己的后半生画出来,一直画到生命的终点。
      
Attachment.png                                                       赵红尘|生命线”展览海报

无色的生命线上,思想的思从最高和最低的层面描绘在普通中彰显特殊人物的此刻、此后、此生;染色的生命线下,青春的空相从女性模式切入,解剖显性局部与隐性整体的肉身液体和情感幻像。女性的曲线无疑是表现美与更美的最佳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我的线条总是束腰绕胸,以女性为主的内因外果。自从新冠病毒从庚子年释放以来,仿佛魔幻的时刻提前到了,泡沫纷纷浮出水面。人生与命运也随之分裂成戴口罩的人生与不戴口罩的命运,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在线上线下相互缠绕着交换梦想与现实的位置:看见,想象;再看见,再想象……

2021
420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