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四棵根深叶茂的艺术之树

  2009年12月,我有幸在北京琉璃厂拜观了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王书杰、吴守峰、徐涛等四人书画作品展,这个展览规模不大,但颇有看点,展示了中央美院的教师和教学水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次,他们四人中的这三人,置换上他们的同道同事刘金贵先生,也是四人办联展,嘱我序之,与有荣焉。但我并非美术评论家,不可能对他们的精彩作品做出精彩的学术评价,我只是一个观众和粉丝,只能说一点感想,庶几为其他观众助兴可也。
  我在上一回的四人展中,就为吴守峰先生的水墨人体鼓掌。我说:“吴守峰先生的水墨人体毫无一点世俗风气,是学院精神的典范之作。当代名家以人体为噱头者夥矣,尤为媚世,将该掩之私处直白点染以增强其挑逗性,殊不知势与愿为,所画女人皆带风尘味。吴守峰以课堂教学的课徒稿展示,关键之处点到为之,再以残缺而补观者想像力,以水彩之法而助水墨之结构人体,这是创造性感的高级手段,堪称学院经典!”这一回,除了仍有这些过目不忘的人体作品外,更有那没骨法新兰竹令人一新耳目。作者完全颠复了文同、郑板桥、吴昌硕以来的兰竹经典法则,把笔墨变成幻影,变成月光下闪动的意念,在有光、有风、有味的时空中,有千古以来到寄托真中的关乎清高与雅逸的情愫,却有千古以来未见的四岁寒君子面目。这种新,不是轻率之想,不是游戏之笔,而是长久的沉淀、苦心的提炼、成熟的展现。既非具象,却从具象中来。法虽“没骨”,却有“风骨”。我从吴守峰先生的没骨法人体,再到这回的没骨法新兰竹,我看了一个艺术家对艺术语言的苦心孤诣。今天,你作为最高美术学府的教师,你已经获得了专业质量的认证,轻而易举地用戏笔画出几枝郑板桥那样的兰竹,你会受到市场的青睐而立竿见影受益无穷。然而,你要用一种全新的笔墨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的探索,你就要冒双重的风险:艺术与市场的取舍。宁愿在艺术的探索中捐躯,也不愿在市场中苟活!这不是一种悖论。我相信,睿智的画家如吴守峰者,会在探索中获得“双赢”!
  谨代为序。并以“四棵树”题之,以歌赞和祝福其在春风春雨沐浴中不断生长的艺术生命力。

壬辰春分后八日于泥龟梦蝶堂灯下

作者:刘正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