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高古玉工艺的历史渊源

高古玉出现的种种谜团可能是现代人所无法破解的、永远的机密。

良渚文化阴刻线之谜,最细处居然1毫米内刻划4-5条阴刻线(图1),最初揣摩可能是用鲨鱼牙齿之类的工具刻划,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现在知道其工具可能为“硬度同软玉类似或更高的燧石、石核”。

图1-1

图1-2

至于为何肉眼却能近乎微雕,那是由于早期人类的自然的视、听功能要比现代人强大得很多(现代人由于高科技依赖症视、听功能退化丧失很多了)(图2),且可看做谜团已解。

图2-1

图2-2

但是,其后的“游丝毛雕”即几乎成为无法破解的秘密了。因为即使文化期的“燧石、石核”类工具流传到后代,或者说上古昆吾人掌握了一种特别的红铜合金技术能够制造一种削玉如泥的“昆吾刀”,那也无法徒手雕成游丝毛雕。因为,游丝毛雕“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虽然与良渚阴刻线在概念上似乎有传承之意,但在实际上如果徒手刻制是无法到达游丝神技状态的。所以揣测为用“昆吾刀”制成砣具雕琢游丝毛雕。但仅仅是揣测而已,因为即使用砣都无法掌握这细密的操刀平衡技术,所以“汉人琢磨,妙在双钩”如何双钩法依然是未解之谜。

图3-1

图3-2

图3-3

我们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古人的制玉技术,其实远远没有,就连古砣具的产生时间还都没有达成共识,如果没有砣具,文化期的各类阴刻线如何完成(图4)。

图4

当我们醉心于进入古玉文明的大约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大约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等,研究其片切割、线切割等制玉工艺的时候,再探索更早的大约六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发现还有更早的工艺在等着人们去理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的河姆渡文化也出土了一系列象牙制品(图5):

图5-1:河姆渡原始民居复原

图5-2:河姆渡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

图5-4:傅家山遗址象牙鹰首

原来古玉切料、开片、阴刻线的工艺远远不是开始,想想六千年前刚刚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还处于新石器的启蒙时期,古人是用什么工具、用什么工艺来完成这些杰作的呢?

谜一样的时代,谜一样的文明。

"鉴定鉴赏 • 学习交流”

微信 : 92108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2/ef5b35e9ee4708e7d7ddbd99176b03cc/ef5b35e9ee4708e7d7ddbd99176b03cc.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BobYang

      👍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