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蓬客NO.17专访|叶菁×在普世的世界里,寻找非NPC的人生意义

2021-09-16 15:2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df04afe5f2a7d48baed9f2fb98a0ea62.jpg

你说人生的另一端是什么样子?人生的普世状态又是什么样子呢?当我们处在这个世界,接受生命对于我们的设定,却又不甘于平庸接受时,谁又能来告诉我们,你存在这个世界的价值不是现在,不是过去,而是将来。

我们时常缺乏勇气,一种坚定自我的勇气,刨除设定的勇气,或者叫做寻找非NPC的人生意义。很开心,这一次,我们在叶菁的作品里找到了这种坚定、自信、而又纯朴的力量。真实,是这个青年艺术家作品里最动人的存在。

以下这段文字,为叶菁接受采访时的口述:

我们这代年轻人是改革开放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代,想要融入这个社会并保有自己一丝丝的理想实际上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自幼农村出来,三岁喜欢画画,家里没有任何一个从事相关行业的,我的父母为了我能够学美术可以说是拼尽全力,非常的艰难和曲折,这次展览的作品既映射了我个人的人生经历,也映射了同辈人的普世状态。

人生还是要充满希望的嘛,生活尽管有时候会刺痛你,但你还是要满怀希望满怀热情去拥抱他,勇敢前行,笃定自己心中的那份信念,终有一天幸运之蝶会降临在你的肩膀,成功的故事会到来。

——曹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d604c342fe2de6eb58bc02fe17013f0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a8c16977eacb52e110f119628e8041e1.jpg

叶菁作品-《一路荆棘》系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445a0d6cdde96eb905a749c58d16b989.jpg

曹棠:您的作品好像永远都充满热情,您是如何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

叶菁: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觉得首先得热爱生活,得对生活有无限的憧憬和向往。记得以前我的工作室在三宝,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骑着电动车,载着媳妇慢悠悠开进来。尽管沿途的风景并不那么美,甚至有些杂乱,但这自然生发的景色总能够吸引我,那种浑然天成的美非常能打动我。哪怕我一整天坐在这儿什么也不干,我心里想得也是这个枝条走这边倾斜过来,它是这样弯的,那样弯的,再配一个什么样的景。这是深深刻在我骨子里对自然的热爱。也可能跟我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关,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嘛,家后面有一大片田和成片的山,我的童年记忆就是在山山水水里,在大自然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17c4181ab0a301b23bbad954604ac36c.jpg

叶菁作品-《雨林印象02》

曹棠:和我们聊聊此次展览的主要作品系列吧。

叶菁:《雨林印象》系列是我早些年一直在创作的系列。因为我从小长在南方,所以热带的植物比如棕榈树、芭蕉树等对我来说是有强烈的儿时印记和情感寄托,所以《雨林印象》系列就是我孩童记忆的映射,那茂密繁盛的热带雨林寄托了我对自然的热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8b4a95ab64df8bb9eab5f34177355cf8.jpg

叶菁作品-《雨林印象》系列

《神秘花园》描绘得是我个人的或者说是每个人内心的世界。我觉得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作为社会的个体细胞变得越来越复杂,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拥有很多种的情绪,也可能会有很多重的人格,也都可能同时拥有自信和自卑两种情绪。人是复杂的动物,黑天鹅就代表内心深处不愿意被人触碰的地方。我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外秀的人,火红的芦苇映射了我火热的内心,而局部的画面设计则有种管中窥豹的意味,因为这种私密的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不愿被他们轻易触碰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913305fd5d1053ba3000550109d7691e.jpg

叶菁作品-《神秘花园》

这次展览的主题,也是我这次展览最重要的一组作品《一路荆棘一路繁花》系列,一直到展前一个星期才完成这个系列的全部创作工作。这个系列从形式感到陶瓷绘画工艺的使用,都是目前我个人最满意的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ab06d8cb8a929e93411777713fb3e95f.jpg

叶菁作品-《一路荆棘》系列

曹棠:为什么是变色龙题材呢?很少人会画这个题材。

叶菁:是的,从古至今变色龙这个物象就很少被人涉猎,其原因不外乎在中国文化里变色龙的寓意是贬义的,它可以随着环境变色的能力象征着处事圆滑,甚至两面三刀,出尔反尔,但是一个物象的外在意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解读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这代年轻人是改革开放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代,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的出生长大伴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但是医疗,房产,教育也同样让我们这代人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作为相比父辈更加理想主义的一代,想要在这个社会立足的同时并保有自己一丝丝的理想实际上是非常不容易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922234e823ecdd7cfc25e7fce3e52400.jpg

叶菁作品-《一路荆棘》系列

我自幼农村出来,三岁喜欢画画,家里没有任何一个从事相关行业的,我的父母为了我能够学习美术可以说是拼尽全力,非常的艰难和曲折,这次展览的作品既映射了我个人的人生经历,也映射了同辈人的普世状态。而变色龙就代表了那个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必须适应,改变,伪装的年轻人。生活尽管有时候会刺痛你,但还是要满怀希望满怀热情去拥抱他,勇敢前行,笃定自己心中的那份信念,终有一天幸运之蝶会降临在你的肩膀,成功的故事会到来。

我一直觉得艺术在表达上可以高级,但情感上是可以朴素的,共情的能力是艺术家非常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一个人不可能经历人间的种种疾苦,感受与表达非常重要。我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符号和语言,它契合了我个人经历,这是我选择它作为《一路荆棘一路繁花》最重要的原因。从表现形式上来说,我传承了老师独特的笔墨语言,然后又结合了西方印象派油画里的点彩画法,从视觉上来说非常好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3c75431acefa02414ee1c2d865253751.jpg

叶菁作品-《一路荆棘》系列

曹棠:什么时候开始决定画《一路荆棘 一路繁花》系列的?

叶菁:「变色龙」题材最开始画出来是去年6月份,但我画了很多块瓷板画一直觉得表现上还是不够,直到临展前7月底才找到这个表达效果,找到了它的表现形式,经历变形解构和重新凝炼成艺术,走向一个升华的过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da7499bcf2e6d260ed9d8d9888e8d7b5.jpg

叶菁作品-《一路荆棘》系列

我每一幅画的创作时间实际不长,构思和准备的时间是非常长的,每天基本上保持8个小时在工作室,脑海里常常同时有三五个,甚至十几个思路打转,但是很多想法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不成熟的,所以平常接触到各种素材的时候,突然间有个灵感做好记录以后,再慢慢地完善。

信息化时代的好处就是一部手机可以看世界,以前的人必须通过写生积累素材,而现在通过互联网你可以找到所有动植物的摄影照片。我的手机是我的命根子,里面有几万张图,所有的资料都分门别类,但凡要用到什么样的素材,我可以非常准确在文件夹里找到我想要的那张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9e076b76d3218b1ebf15ce19f8493300.jpg

叶菁作品-《雪爪星眸&知竹》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创作,参考的资料全部都是摄影或者自己写生的,而不是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创作的物象,它的每一个变形都应该是你自己独立去完成的,你可以有别人的影子,借鉴别人的方法,但整个过程应该是你自己走过去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450c3319bab927f778ebb3a9dac92889.jpg

曹棠:跟我们讲讲之前关于学习和创业的阶段?

叶菁:很多人都不相信,我没画过国画,也没练过童子功。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是沿袭苏联的,所以我从初中开始学素描,大学搞雕塑。2005年,我第一次来景德镇的时候对陶瓷是嗤之以鼻的,觉得陶瓷怎么这么土,土到就像从土里长出来的那种感觉,太传统了。那时候我喜欢听摇滚,天天弄得就像摇滚青年一样,痴迷直接金属雕塑,追求当代艺术。前段时间,我的大学老师曹春生教授去我工作室,他说非常意外,因为在他的印象里,我是一个非常现代派的人。

后来考研国美失败,在父母的劝说下留在景德镇,随后考取了陆军教授的研究生,从2011年开始跟着陆军和杨冰老师学习画瓷,那时候一点基础都没有,甚至连一张国画都没画过,字也是跟狗爬一样的。但是我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并且我觉得任何事情想要做好首先是努力,所以我开始拼命的练习。记得最开始的时候我和我媳妇两个人每天买50个杯子,自己吹釉、补水、荡釉,画完,然后再拿到乐天陶社去卖,只要有人出钱我就卖,可以形成一个正循环就满足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5bb555fc226d240c8602dddca8796f80.jpg

叶菁作品《秋日物语》

那时候市场环境非常好,尽管现在看来画得不行,但是却被争相购买。画着画着就可以买一台拉坯机了,可以租一个场地了,可以建一个窑了,可以请一个工人了。通过几年的奋斗,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稳定的订单。2014年,我还兼职了一个在国内陶瓷灯行业相对大企业的设计总监,以更好的发挥我在设计上天赋。但是管理工厂和设计上繁复的工作让我很难兼顾创作。当时我尽管拥有了很好的手上功夫,但是里子不够的,离艺术和表达还差得很远很远。2017年左右随着景德镇大环境的恶化和自己的错误选择,我遭遇了不小的挫折。后来在家人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引下,我决定关闭工厂,专心做艺术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fe618d8a9fdbffc39bbf2891619b77f7.jpg

叶菁作品-《红雀知秋语》

从2018年开始,我,一头扎进传统里面,前几年的人生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绘画讲究传承,尽管创新很重要,但如果没有传承没有根是不行的,想要在当代陶瓷绘画领域有所成就,就必须回到中国传统绘画里去吸取养分。在我的创作中各色鸟类占了很大的比重,为了画好鸟,我把每一个朝代,每个时期,每个画家有关于鸟的表现都研究了一遍。因为只有知道别人是什么样,你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样,才能找到自己在创作上的不同之处。走过这个历程以后,我才慢慢清晰,我在陶瓷上该怎么去表现,而且它要符合陶瓷自身的材料和工艺语言。

包括这次展览展馆的布置也是这样的,刚开始呈现的作品是我在研习传统过程中相对来说画得比较复杂比较满的,一步步往里面走过来,自然而然生发出我个人的风格和特点,最后这三大系列是能更加完整体现出我个人的符号。这次展览的52幅作品是我这10年以来的创作历程和走过绘画道路的历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b56f63c1df2c8b5890f8e31e2cdb6fb6.jpg

叶菁作品-《神秘花园》系列

曹棠:有人说你的瓷画有一种革新的感觉,已经看起来不像瓷板画。

叶菁:我觉得革新远远谈不上,只是说在工艺上有些许的探索。我的瓷画是釉中工艺,但我抛弃了亮面釉,选择了哑光釉面,因为哑光釉更容易跟环境融合。艺术作品最终是要放在空间里,它要和空间的性质与气质相符。而且我的绘画材料是釉下五彩,在哑光釉上的呈现天然带有一种高级感,这10年来,我对色彩的研究,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工艺本身都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因为五彩是矿物质颜料,要经历大量的实践,创作中我用到的大部分颜色都是经过自己调和的。

我觉得艺术家需要清醒知道自己每一个历史阶段应该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个人符号风格和所谓创新。一个艺术家的风格是慢慢形成的,每个阶段的作品都代表了一个艺术家在那个阶段的学习和思考,所以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前两年我的作品会画得偏传统,画面设计的很满,完全可以做得更加现代更具设计感。但那是我必须经历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是学习的过程,从复杂中回到简单是艺术的提升。在复杂中表达简单,从简单中追求复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9d172424f9d5ebbfe082e22ed4b1c4f8.jpg

叶菁作品-《观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2eeaaecb1fd65243103ee3cd228240c9.jpg

曹棠:为什么会从金属雕塑转到陶瓷雕塑,然后再转到了瓷画?

叶菁:高中画画时,我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我爸是物理老师,我的学习也还可以,就考到了当时赣州市唯一一个重点中学的文科重点班,其实是很有希望上美院的。但考中国美院雕塑系时总分过了,单科不及格。因为杨冰老师是赣州人,与我高中美术老师认识,我父母就说陶院也很好,不要复读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4276dc3ff98dd0eddc3777c6ae769be0.jpg

杨冰老师在开幕式上

当时来景德镇我一看这么传统就很不喜欢,所以自打来的第一天,我就想着我要离开,我还是要回美院搞雕塑去,4年的时间里我跟陶瓷没有任何的结缘。本科毕业作品做得也是金属雕塑,应该说是10年以来陶院雕塑系雕塑做得最大的,拿扳手、汽车零件等废旧的金属做了5只仙鹤,最高的2米多。后来就考研中国美院,两门专业都考了135,但英语差1分落榜,最后在我父母极力的坚持下留在了景德镇读研。

陆军老师也是雕塑系毕业的,跟在他们身边就慢慢被他们影响,慢慢就觉得中国传统的绘画里面蕴含着非常多的能量。那时候说西方的设计构成语言,当代绘画语言,极简的表现性,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可以找到影子。后来我觉得很多东西是冥冥中注定的,正因为之前对中国传统绘画嗤之以鼻,对西方的盲目推崇,反过来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的魅力。它的美就在那里,只是我视而不见了而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3c8766d22b922fa2160adb97a05b649b.jpg

叶菁作品-《清秋》与毕业雕塑作品

我在展览的画册里写得最后一段话,我觉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成长是非常幸运。从陶瓷绘画的贡献上来说,尤其是釉中绘画我的两位导师在景德镇是具有突出贡献的,他们的笔墨在釉中绘画里是有突破性成果的,用自然生发的笔触模拟自然的生长状态是极具艺术效果的,同时又具有陶瓷的工艺特点。我作为他们的学生,在读懂他们画,传承他们笔墨语言的同时,我也需要有我自己的创新,两位导师是从0到1,这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以及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我在他们的基础上从1到2,尽管也非常非常难,但是非常幸运。近年来身边很多朋友都觉得我画得植物、鸟、变色龙,具有独立的符号化,但实际上笔墨的根在我的老师那里。我回归艺术创作也跟陆军老师有很大关系,他一直希望我能够做艺术创作,能够在艺术上取得更高得成就,尽管陆老师没能看到我重新回归艺术创作,但我觉得今天我能够办这个展览,能够在他的基础之上有一点自己的小小的发展,我觉得他是会非常开心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703b62000f461abf186ab51a6cf977a1.jpg

叶菁作品-《雨林印象0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9b9fcc986c3ba6e90668f1f74789589b.jpg

曹棠:您怎么看瓷画行业?

叶菁:陶瓷本身有几千年文化历史,而且具有一定的工艺难度,它相对来说其实是比较高大上的工艺美术,我觉得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首先中国这些年经历了飞速发展,现在又经历了疫情及西方的围追堵截,使得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空前的高涨,中国人已经不再盲目迷信西方文化。所以西方奢侈品为什么不能由东方具有几千年文化历史传承的手工艺去替代呢?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中国人天生有玉的情节,不管东方还是西方都追求永恒,而泥土通过高温烧制就是玻璃化的过程,几千年不会有任何变化,自然而然造就了它自身高贵的属性。它的工艺也赋予了它这种高价值,经过七十二道工序,尤其是景德镇,它必须要有这么多工匠共同去完成。

你的作品要进入当下人的生活,就需要符合时代的语言,符合当下的人的使用习惯,和当下人这种时尚的生活相关联,把它变成时尚的语言,自然而然大家能够接受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0dddf50af4c2f0587b626ae793c45359.jpg

叶菁作品-《静候榴开02》

曹棠:有很多人说瓷板画有点重,放在家里不是很很方便,你怎么看这个事情?

叶菁:我不这么认同,正是因为它的重,反而承载了它的价值。一幅装饰画轻飘飘的,没有分量自然就没有价值感,这种重反而就是瓷板画价值感的体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9a2568fee67583844bd8707cc5b4457d.jpg

叶菁作品-《雨林印象》系列

曹棠:您的作品从尺寸到装修风格都非常适合家庭装修,你对这一方面有过一定的考量吧?

叶菁:这和我早年做设计的经历相关。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说一幅画和一个灯,甚至一个窗帘,都是家装的附属品,一个软装,只有在整个家庭环境里面和谐的相处才有意义。而在当下中国的家装审美发生急剧改变的同时如何让你的作品融入进去就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举个例子,现在真正传统中式装修基本已经绝迹了,哪怕是中式也是新中式,把传统的东西划为极简。作为一名艺术家需要做出改变,包括颜色上同样也要符合当下人审美,这并不是盲目的追求市场,你生活在当下,你喜欢当下的设计概念,它自然而然就会和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78f7ddaac4b23a598b6b4d2ac5ed223e.jpg

叶菁作品-《雨林印象》系列

艺术家介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a9a78d775f42615db97e65ee5d64614f.jpg

叶菁

江西赣州人

200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与陶艺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军教授和景德镇陶瓷学院杨冰教授。

2010年创办嘉云妙品陶瓷工坊

2014年兼任景德名窑陶瓷灯饰设计总监

2015年进入国家艺术基金高级研修班学习于2015年10月结业

2015年《观山》  “传承与创新”景德镇当代原创陶瓷艺术作品

2015年《听松,观蕉》  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展

2016年1月在成都未必书院举办个人微展

2018年《盛夏物语》  2018中国首届当代陶艺邀请展

2018年《金秋》  第三届景德镇陶瓷原创陶瓷艺术大赛

2019年《金秋》 “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展优秀奖

2020年《观秋》  江西省首届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2020年《侠客行》  景德镇陶瓷大学建校110年校友成果展

2020年《祥瑞东来》  江西省第七届工艺美术“杜鹃奖”

2020年《重逢》   第五届“金葵花杯”景德镇原创陶瓷艺术大赛

2020年作品《雨林印象》  第四届“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a03eb4be46aeaaad6e857f7d4236083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1fd98ac86ea430befc0972d9e58a874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ff8d51c00cc9e76ae3dfc671884cdc46.jpg

相关展览链接:
2021蓬客·缤纷|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太生猛了!
持证官宣| 三宝蓬美术馆 山谷里的国潮民艺 正在开放2021年展览预约

2021年蓬客展览:

蓬客NO.17展评|曹春生 汪晓灵 看见一个充满热情的,拥抱当下时代的青年艺术家

蓬客NO.18预告| 他像无形,追求泥土本身所具备的「故事性」「叙事性」
蓬客NO.17展评|陆小泥评叶菁  传统不是继承的,传统是创造的 时代与艺术家有他自己的语言
蓬客No.17预告| 才思、情思、如何在艺术中走向存在与栖居的彼岸?程小雨评叶菁 「一路荆棘 一路繁花  」
蓬客No.17预告|杨冰寄语叶菁  蛰伏•蜕变—叶菁十年陶瓷绘画之路
蓬客No.16专访 | 毕纯超×张予 如果说人生是一出戏剧的话,生活细节就是无数个戏剧幕间
读瓷·现场 ▏他与她的人间烟火都在这场展览中
蓬客NO.16预告|幕间戏剧——毕纯超、张予瓷画新作展
蓬客NO.15视频|方雪莹 王怡 × 自然福音书的训诫与启示
蓬客No.15专访|方雪莹 王怡 自然给予我们的福音书
推荐必看的:人与自然 环保的展览
蓬客计划NO.2预告|自然的福音与启示,我们的创作与行动
蓬客No.14视频 |Matt Watterson 镜花水月
展讯|【蓬客计划·缤纷】Matt  Watterson马特的桥 镜花水月与中国诗词的陶艺表达
镜花水月,自我相融这世间。——观Matt Watterson 展

蓬客计划NO.2预告|自然的福音与启示,我们的创作与行动

对话&采编丨曹   棠

​设计&排版丨江海涛

​摄影丨拾   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87ade8a62b0c97c250980992247802a5.jp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