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艺术号·专栏|孙欣:同调 ——写于“刘明波、杜小同、党震三人作品展”前

2021-11-03 23:04

726年前,赵孟頫为挚友周密创作了独步古今的“思乡之作”:《鹊华秋色图》。此作并未在济南完成,而是赵孟頫南归之后凭记忆绘制,但毫无疑问,它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古时济南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时至今日,当人们复见鹊华二山时,已无法裸眼观视。“鹊华”,不再纯然是现实生活中可见的自然景观,亦是赵孟頫与周密深厚交谊的明证,是这座古城在传统艺术资源中永不失落的图像记忆,隔着一道“追忆的风景”生成一种精神象征。

IBNkSEosWQeVoORHaHMbg9PDM9D3XdJIaRRXlLbR.jpg

此去经年 绢本水墨147cm×80cm 2020年

在古代中国,多有兰亭修禊、竹林七贤、会昌九老、西园雅集等为画题的作品,其中记载了文人雅士对饮清谈、赋诗作画的场景,“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米芾语)身处其间的人们,性灵、思想、情感不时互动交流,焕发出强烈的生命意识与超拔的精神境界,于俗世中寻取心灵的慰藉与休憩。反观当下,人类社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巨大的景观积累包围,虚拟图像与瞬逝信息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遮蔽着生活,异化着思考力、感受力,雅集的情味、风致难觅踪迹……

BkRz1TesPnVdZOMazcnNPbu0J5Ll2EGQVA0tDYxz.jpg

南北朝 绢本水墨147cm×80cm 2020年

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倘若思接千载、尚友古人,聊寄幽情,古今之距便成相对之事,如谢灵运《七里濑》诗云:“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再如李白诗句:“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事实上,传统精神总在无形中塑造着人的思维与行动,在一代代后来者的精神感通下激发新意,当人的行为产生结果,传统精神便创造性地获得延展、再造。

NhQqkOSXe6dvxdEJkbf9uHMvv8YlBhgvprzFr5HR.jpg

峨峨高山首 绢本水墨147cm×80cm 2019年

在展览首章“鹊华无尽”中,生于70年代前后的艺术家刘明波、杜小同、党震,自同一主题出发,依托鹊华二山发散思维的同时,遥应经典文本《鹊华秋色图》,带着温故之思、雅集精神发出“同调异响”。他们凭借着对于自然、传统的独特理解,对于生命、时代的真切省思,达成一次传统精神与当代意识、在地文化与生命情感碰撞、融变的具体实践。他们笔底的“鹊华”,出离于鹊华二山的自然形态以及赵孟頫的“追忆的风景”,以无意之意的未知之地、内在自我的想象之体,彰示出独具个性的思维结构和审美品格。尽管他们三人都与齐鲁风土渊源甚深,在地文化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若借“鹊华无尽”细观,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各具面目,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超在地性”特征。

geqyIFB8JxsYFjT3zBbgMGM4HK1Y5wB0lap2tnTV.jpg

观 198cmX161cm纸本水墨 2021年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三位艺术家致力于中国水墨现当代转换的学术方向,潜心内取中国古典美学神髓,外鉴西方现代艺术以来的形式资源,在现实生活中捕捉瞬间的情绪与灵思,将精神经验、生命体验诉诸极具张力的笔墨形态之中。若将他们多年作品一字排开,会感到各自作品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疏松或紧密的上下文关联。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世界主义的文化语境下,新机制不断催发着新技术、新媒介、新形式的出现,而他们一以贯之地奉持着手感的尊严,行进在日益深化的个人体系之中,以意象化的造型、内心化的色彩、愈加精炼的笔墨、奇观感的空间结构,不断输出对传统文脉、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内在自我的深度体认,在当代水墨领域极具代表性。

Wt2SxA1HHRsDruMMRNg7f9ZUxHePwLVqKOuWoPDZ.PNG

落230.5cmX204cm 纸本水墨  2021年

首章“鹊华无尽”之后,三个主篇章跳脱“在地性”延展开去,不再受到题材的制约,以个展的方式打开三位艺术家的“风景自画像”:“幽素:刘明波”“静远:杜小同”“荒寒:党震”。

Avpd46a4VDgyttjz8YzbgtuRumb5wOynffBGKHjB.jpg

鹊华图 199X60cm 水墨宣纸 2021年

其中,“幽素”篇不仅囊括了艺术家刘明波自新世纪以来不断创变的“梨花带雨”系列,而且集中呈现了其近年来两个新的创作转向:2016年以来的绢本“灰度”系列、以及自2017年重点着力的大幅户外写生创作“观空”系列。这两个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凭借可贵的变革意识展开想象,于往昔经验的适度断裂中展现自身之于所处时代文化语境的动态化省思。若说“灰度”系列是其借助虚和、内敛的笔墨语言,延续了空灵飘逸、不落凡俗的审美品格,使丝绢结出空间诗学与写意精神的果实;那么,“观空”系列则是艺术家身处户外写生现场,受大自然的神秘感发,以鸿篇巨制的尺幅、奔袭开张的笔调创造出磅礴的“意外”之境。

LZKcptPEEJN2gfKvGwjtmP6ezPEEbdmtKH5Nj8Oy.PNG

顿 230.5cmX205cm 纸本水墨  2021年

画道尚“远”。在“静远”篇中,我们发现,艺术家杜小同无论是借鉴传统经验还是吸收异质文化,都完全出于熔铸情感、观念的个人体系。他的“海”系列作品,并未局限于视觉系统所得的景观,眼见之海只是现成素材,他将这些与海有关的场景提炼、重组,并以多元文化经验将之内化,极大程度地融涵了内在自我的精神肖像,凭借“以神遇不以目视”生发出旷观的远意。透过平淡、简括的笔墨结构,静厚、寥远的美学气息,“去叙事化”的精神空间在被艺术家赋予某种时间性的同时,又拒斥着时间性,意图联通世界的永恒性、人类的普遍精神,而艺术家与自然、传统、时代、内在自我的微妙互动隐于其中。

(请横屏观看)

v8vm5iKnMg7YJYE8D46q3bCA95lBhA8GPyB7rHS8.jpg

冬山 240cm x 600cm 纸本设色 2021 年

艺术家党震具有极其敏锐的感觉系统,万物被他视作体验材料并深心以付,笔底景观时而激荡、时而缄默,时而诡谲多变、时而气定神闲。统观其近年持续创作的“荒石”“寒山”系列作品会发现,他以冥思的精神状态、精确的笔墨语言,创造性地调用时代经验重塑古典精神,逐渐构筑出雄浑、荒寒的个体美学。借助以往多向度的艺术思考与实践,不难窥见其不同生命阶段的精神经验、真切情感。在“荒寒”篇里,冷寂的“冰雪气”游散于“寒山”系列作品中,观者从中得以体验到强度与深度都超乎想象的孤独,艺术家借此深掘古今精神的共在性,继而呈示出一个当代人之于山水精神富于创见的探索。

(请横屏观看)

96buZuyZi7WrZPzGxBg0cxNbRuEaoqTKeqxBx9Qp.jpg

荒石 240cm x 500cm 纸本设色 2020 年

三个关键词,犹如三张特征鲜明的面孔,将同以笔墨构建世界的他们区隔开来。这不由引发我们对于“同调异响”形成原因的思考。同样是对文化基因高度自觉、怀有极大寻索热情,三位艺术家何以创造性地生成多元化的水墨形态?是主体心性、知识结构、美学趣味的差异,抑或还有别的?这似乎在更深的层面给我们带来启示。当代人与古人在历史语境、文化心理、认知角度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文脉亘古延传,文化基因相通,这使得古今之间、同代人之间存在着深层次联接的可能性;而摆在当代水墨艺术家面前的问题是,怎样超越传统水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从中提取出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成分来展现所处时代的文化特性、呈露内在自我的精神景观?

(请横屏观看)

PbzKRi7kZRMDDHbTcIs8T3oewjufJUgC6FDREO0H.jpg

鹊华浴雪图127cmx 500cm纸本设色 2021年

借助“幽素:刘明波”“静远:杜小同”“荒寒:党震”之于传统精神何以在当代焕发新意的思考,或将为我们提供些许答案。身为同代人的三位艺术家,持守审美理想、沉潜笔墨传统是他们精神共鸣的基础,而内在自我生发出的多样化的笔墨形态,则为他们得以互动对话贡献了“他山”经验。由此可知,当代人与古人、与同代人的“同调”,不是样板化的,而应是有机的、变化的“同调”,是于独特个人性中生成的力量,是超越任何算法的生命情感和主体精神的狂欢。

(请横屏观看)

bwC6JdFPq7BYDsrdBcD7kls6tSOfxytdcOj7cyP4.jpg

鹧鸪天 200cm x 500cm 纸本设色 2021 年

2021年10月23日于望京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