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链接传统与未来,沟通在地与世界——洞察第三届FutureLab教博会给予艺术教育的启发

2021-12-03 19:25

6kBfOIVvlSN7rhPGVAqapFAJ6QRu5fXByZjxh9hQ.jpg

第三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海报

Future Lab教博会是全球首创的以探讨艺术与设计教育最新实践为主旨的国际交流平台。而第三届教博会于11月28日至12月5日如约而至,全球近30家顶尖艺术与设计类院校汇聚于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这个全新启用的现场,同期还有20余场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主题论坛、工作坊、现场教学活动举办,涉及社会人文、产教融合、社区共创、人工智能等广泛议题。在穹顶天然赋予的圆形去中心化动线之下,国内外各院校、各专业之间自由发声、多元融合,不止步于艺术的展示和交易,而是以艺术教育为切口指向关乎人文的讨论和思考。

ynGm1KmBijtfzxdzQF6fTQSTZvY2UzaoH6wpufyG.jpg

Co8g3saxr4ff8qhDRJOJeb3aiOHtLVQCdmG83axg.jpg

SPw0xzeTp64puq28l5CBZYkkAncOsxlAM6dX5pZm.jpg

第三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

2001年12月,奈格里(Antonio Negri)在给法国女作家玛丽-莱萨娜(Marie-Magdeleine Lessana)的信中写道:从威尼斯双年展的展场中茫然地走出来,我“对这样一种形式之革新的空虚感到震惊,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化的终结感油然而生”。他说:“不仅上帝死了,就连他尸体的阴影也投到了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表达能力上。”于是,他断定:“显然,我们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而艺术生产,正在空无中打转”。在这种种的危机之下,我们如何讨论艺术教育?如果说整个的时代背景是全球化的,在各方面发展的同时艺术也是在面临全球化趋势。Charles Esche在他的论文《将我排除》(Include me Out)中声称艺术院校的概念是一个悖论,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清醒认识到对立的目标和观点时才能达成和解。所以不论是艺术还是艺术教育,特别之处都在于更加强调个人化、自我的选择。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之下艺术深刻的危机之一便是同质化。而打破这种全球同质的方式之一也许是向回看——找寻属于自我民族的、在地的、历史的启示。

在地性文化的探索

这种传承与在地性文化探索的意识在本届教博会的诸多院校展位与作品中都有所呈现。

pF1jvpTZqwK610n0Uwh9sBeAo7isaZrRodcqdng2.jpg

aQ30wzD5wFX2Tfza7RGPvhxra67VrwC3cUbLS4z0.jpg

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展位,第三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

在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的展览“What’s Next?”中一系列作品围绕机械与人类共存的未来想象展开——现如今不再受限于科幻领域的我们,到底想创作怎样的新现实呢?在众多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一件毕言然的《门口:上海里弄声音漫步》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作品以360度沉浸式录音的方式记录上海里弄半个多世纪来“如液体般不断变化的动态”,邀请体验者带上耳机虚拟漫步,感受正在消逝中的空间。也让人们深思,当我们在声音的引导下走过一个正在消失的街区、记录它的消亡时,城市景观的下一步是什么?

vZhholhZbpJIqIN0ECgqSYzhu3FvfgqKyvBbvMpI.jpg

广州美术学院展位,第三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

同样漫步于城市的还有陈丹笛子。广州美术学院以“触感灵媒”为题,策展人秦晋邀请到几位毕业于广美,如今活跃于艺术领域的年轻艺术家呈现对于疫情下城市与世界的思考。整个展位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空”——就像是疫情隔离下空荡荡的城市——几株热带植物与陈丹笛子雾气氤氲的三频影像《六十秒仙境公园》将身处穹顶现场的观众仿佛带到了湿润的广州。“我们的城市由什么组成?是房屋、商区、街道、公园会有居民吗?他们又由什么线索相连着?他们说城市就如同梦境,凡是可以想象的东西都可以梦见……”娓娓道出的声音陪伴着我们一起静静游走在这座城市。公园每个下午的四点到六点,会在池塘边开始循环喷雾以营造烟雾缭绕的仙境效果,人们则来此等待飘飘欲仙的短暂感觉。每次六十秒的雾气虚化了城市的轮廓、人的表情和植物的色彩,由淡至浓,直至看不清事物的样貌。在短暂的仙境之后,现实世界依旧目光灼灼。

PG2TgPv9H3qRvvFCMg5bQHPfwrMHCWSKGZ3w7vb5.jpg

kwcFSPoMZE92A07f56Bt182lBUinMFRx3f2QGEew.jpg

GIL8zTcnUvfIHbhUB4Un7wby8lS0pnyCloVVTvHU.jpg

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展位,第三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

来自古城西安的欧亚学院艾德设计学院则试图通过数字技术,将这座十三朝古都丰富的历史文物与考古资源更好的展示与应用。这次教博会带来的展览以“时空拼贴 (Cutting up Time and Space)”为主题,关注古文物的数字重建与创新设计与针对现有建筑或老城镇的创新规划与赋值;亦是希望与国内外院校一同交流如何通过设计教育与项目式学习,使传统的本地文化可以得到妥善的呈现或转化为新的产物,达成某种古今之间的对话。而同样是首次参展的中外合办院校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则基于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在地人文,将两个苏州当地居民非常熟悉的标志性建筑——国家级的文化遗产双塔和罗汉院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而本次现场呈现的则是关于“双塔”的展览。坚持“人与生活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们理解历史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核心”这一理念,学生们对一系列特定场景进行设计再创,将社区内的新旧事物、新老居民联系在一起。在这里,相异的价值观、新旧的文化,不断地相互碰撞并融合,呈现出一个独具魅力的别样双塔;也是试图以艺术与设计筑起在地居民与场所间的沟通,架起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接。

对传统文化的反观

mkOfRydTRP8qXZmYmxYoHIA0nctCHWuApAGCHR08.jpg

1lGQ6c2qc7QTPvGZyWhsXhAD3Bz2onOvJxsiJoXp.jpg

O1P73MsbkFDCfLcSdHmvkgvG1Rchj4iUI4f6HwkG.jpg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展位,第三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

除了城市本身,中国传统文化与哲思更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展位上的展览“今天不科幻(Non-Fiction Today)”虽然特意选取了NFT作为首字母,但并不涉及加密交易,是另一重维度的思考与批判。策展人姚大钧试图从眼花缭乱的纷杂概念中划一道出口,露出我们观察和创作的底层材料和现实。展览附标题为“反向.书写.当下”,在 Non 之否定下,静静地用虚实互转的双重祭祀换迎来更新更强大的加密图像;默默地以虚拟链状形式交换着热血青年的美图狂秀;讨论着如何徒手用想象力去对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其中我们惊喜的发现,学生们虽然选取纷繁的媒体技术,呈现着属于时代精神的年轻景象,却纷纷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摄取养分:《十二花神》、《二十四孝器》、《阴阳学》、《黄粱一梦》、《经生·命络》、《傩师:雷公傩》、《加密罗盘:卦解区块链演变史》…… 从作品名中我们便能感受到这种传承的热情。后人类、东方主义、巫术与神秘学、迷因生存、阳刚规训等等议题在本年度全新学生作品中被赋予更加生动有趣的想象;而在这一对传统的再创作过程中,民族化的基因被书写。这一书写本身是当代且面向未来的,这一点在艺术的教育中十分重要。

Ke1bWlpUNvVGY6rK7NhQyoIkeuISgzeqrZSYhtFE.jpeg

jGcWIxXiDidWNB49L8C1snnF7HVIUxY5quTZmntI.jpeg

UOB “闻墨而启”水墨艺术展位,第三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

连续三年作为教博会首席合作伙伴的大华银行,在教博会的现场与大华银行艺术画廊两个空间同步展出的水墨联展“闻墨而启”也强调这样一种当代且面向未来的书写与传承。水墨艺术这一中国艺术传统中至关重要一部分如何在经历时代的发展中不断突破?在与不同艺术观念的碰撞与交融中,如何不断延展其精神内涵?在当下与未来,又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一代传承并寻求到属于自己的表达与水墨艺术的新生?面对这些提问,展览邀请到王冬龄、何赛邦、韩峰、邱岸雄四位知名艺术家材质各异但赋予水墨精神的艺术作品在现场呈现一种对话与思考。正如邱岸雄认为对于水墨的传承不应该局限于某种材质,更应该是从精神的层面理解水墨这一中国人文精神的体现,理解其中传达的对于自然的理解对于天人合一境界的表达。他表示:“水墨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上千年,是中国在艺术自觉方面远早于西方的一大力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留在当代的线索。但传统的辉煌如何在今天继续发展,焕发生命力,是我们今天艺术家面临的挑战。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西方艺术的冲击与深刻影响,在今天我们更应当思考如何去回应。水墨在未来是非常开放的,我们应当以更多样化的方式去表达其内在意蕴,让其更富有生命性。”在教博会启动仪式上,大华银行还与教博会联合宣布计划于明年启动水墨艺术大赛,以培养年轻水墨艺术人才,推动水墨艺术跨区域交流,促进水墨艺术创新和传承。

GmgmAuj16NTL75Zp2VUSuftM4A0nVADRy9uSAvvK.jpeg

UOB “闻墨而启”水墨艺术展位,第三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

同时,大华银行多功能艺术空间中新锐艺术家袁隆为展会特别创作的艺术装置《亭II》也极好地呈现着这样一种传承。艺术家以中式园林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意向的“亭”——亭子是人与自然的连接点,既是公共的,又是私人的——让观众驻足“亭”中,欣赏山川美景。而作品中的山川也是抽象化——悬挂着的铜网编织成“山石”,却不似山石般厚重,其材质本身的通透感带来空间中无限的变化与此层叠,表达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蕴与层次感;而有水滴不断从“亭”的顶端落下,穿过悬浮的层层死亡,最后流入悬空的盆中,装置内置的水循环系统则将水再缓缓抽至顶端。整个过程模拟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滴到大的铜网表面逐渐呈现蓝绿色,仿佛被雨水滋润的山石长出青苔,呈现一种生长。“我觉得园林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各种隐喻的地方。因此,在创作中,我个人也很喜欢生长的状态,因为对生命的思考是离不开时间的维度的,而生长延展了这层维度。然而,在这件作品中,这种变化会极其的缓慢和难以被察觉,毁坏总比修复容易得多,当我们试图用我们所认定的方式挽回那个曾经熟悉而深爱的自然,但绿色真的能重返吗?我们真的等得到吗?”艺术家说到。

Z9OmJXR2UxEjfVaAIpFw5XeLBY4TaAgUFYmwh7lT.jpeg

UOB “闻墨而启”水墨艺术展位,第三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

而环绕着中央山水循环系统的5m长卷,则根据本次展出的特定环境由之前版本描绘的英式森林换为了“竹”。作品中,“竹”从纤纤新竹到开花老竹,共同构成了生息不断的环形场域,并与作品中心的人造山水互为呼应,隐喻了自然宇宙的无限宽广和人文自然的瞬时性。正如袁隆谈到“竹”这一元素说到的那样:“事实上,“竹”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元素,自古,在物质和文化的演进中,都享有极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文人墨客追捧的文化载体,更密切联系着国人的衣食住行。有趣的是,“竹”作为世界上最可持续的资源之一,生长快速,净化炭排。这与如今我们所期望的人与自然更为可持续的关系不谋而合。另外,纺织材料使用,也实现了之前长卷没能实现的通透感,带来了更多的中国意蕴。”

整个装置的小环形呼应与穹顶艺术中心的大环形,而中心悬空的半圆与穹顶倒扣的半圆形成一个“圆满”。阳光穿过通透质地的描图纸,洒进“竹林”,而观众顺着画卷移步观看,游历于这永不间断的景观中,一种血液中本就流淌着记忆被唤醒,他们体验到了这种奇妙的感受,存在着、逝去着、不断新的生成着。

坚定当下,才有面向未来的艺术和艺术教育

如果说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那么在这个艺术生态中,艺术与设计类院校的角色更是有点特别。它既与专业性的自身发展有关,也与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有关;既与创作型人材的培养有关,也跟公众的审美养成有关;它既是新专业的“孵化器”,也是新文化的培养皿。毋庸置疑,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而艺术作为大趋势的思考者和反叛者,如何在教育中立足于人类本身固有的传统文化观念,并在其基础上坚持艺术的特性?如何全球化语境之下,保有艺术可贵的想象力以及对世俗社会某种意义上的永远“对立”?如何面对科技?如何坚持对生存的焦虑意识与对生命本体的热爱?希望与第三届教博会一同探索的每一个人,收获一份启发,并坚定当下与未来之路。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