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上海 | 一场钢琴超媒体音乐会即将到来



它以当代媒体艺术的视角
通过钢琴独奏、现代舞、光三者的对话
呈现一场通往精神彼岸的泅渡

俞湘君超媒体钢琴音乐会
《彼岸》
(文末赠票,送你去现场)


 下面是彼岸的诞生过程 


在《彼岸》中,演奏家的指尖的每一次弹奏的音高、力度和时值触发一次光的生成,一共由12台灯光构成,和音符的一个8度分别对应,声音与光的重奏加强着作品的凝固与冥想的特质,并将声音的物理能量通过视觉的粒子投降更为广阔的“风景”中。



 ● 

彼岸的概念构思


《Realtime Midi Driven Dmx Lighting》

作光:达彦

作曲:石莹


《Realtime Midi Driven Dmx Lighting》


20世纪一战、二战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它摧毁了人类的乐观主义,因此打破陈旧、过时的习俗,撕去夸大伪装展现真实社会形态成为了20世纪音乐发展的必然。战争同样造成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精神痛苦,人类行为的非理性一面开始被强调,属于本能的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意识的理论浮出水面,动摇了人们对人性根本的认知。


《Realtime Midi Driven Dmx Lighting》


在这场钢琴音乐会中,观众将会感受到两条线索的引导,其中一条线索是抽象的,它来自于20世纪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音乐仿佛象征着人们潜意识的表达;另一条线索相对具象,它通过现代舞者的肢体展现,象征着人们外在意识的行为。这两条线索的平行、错位与交融,引发了观众对音乐内涵、对人类心理双层意识的深思。



 ● 

彼岸的结构构思


《Gubaidulina Chaconne》

作乐:沈冰

作光:达彦


《Gubaidulina Chaconne》


音乐会总长60分钟,钢琴音乐作品的结构由四类内容组成。


《Gubaidulina Chaconne》


前三部分的音乐特点体现了二十世纪音乐的主要革新:代表法国印象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作曲家——德彪西(Debussy)与萨蒂(Satie)的作品;代表德奥“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勋伯格(Schoenberg)与贝尔格(Berg)的作品;创造预制钢琴未来之音的美国作曲家——考维尔(Cowell)与凯奇(Cage)的作品。第四部分是20世纪音乐的延伸——当代作品:内容包含中国优秀青年作曲家邵青、徐志博的原创委约作品及英国当代知名作曲家阿迪斯(Thomas Ades)的代表作。


《浮生之歌》(2017 ICMC 世界计算机音乐大会开幕式交互演出,上海交响音乐厅)

概念/作曲:徐志博

视觉艺术指导:达彦

交互灯光/影像/程序:达彦

声音工程:房大磊

演员:丁臻滢、李响、田佳、王欢、于妍、钟舜傲


《浮生之歌》


音乐会整体结构分为四个篇章,每个篇章的情绪表达都处于循环的状态:第一篇章展现了平静、迷茫、悲伤等状态,隐喻人们觉悟到心理深处潜意识时的过程;第二篇章展现了迷茫、愤怒、嘲讽、平静等状态,体现了人们探寻自我的愿望,隐喻了人们打开潜意识之门、磨合双层意识时的循环过程;第三篇章展现了恐惧、挣扎、平静、超脱等状态,隐喻人们认知真实自我时进行蜕变的过程;第四篇章是尾声,内容展现了一定的精神高度,隐喻了人们经过更多的深思后到达人生另一个彼岸的重生状态。



 ● 

彼岸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


《浮生之歌》


届时舞台将呈现两种艺术表现形式——钢琴演奏与现代舞表演,由两位演员完成。虽然钢琴演奏贯穿演出始末,但整场音乐会的舞台表演将以不同层次的空间感体现:钢琴演奏者独奏,现代舞演员隐没在舞台阴影中,现代舞演员、钢琴演奏者同时进行肢体表演;钢琴演奏、现代舞表演同时呈现,这些表演将整场音乐会构建成一个整体。



 ● 

彼岸的视觉呈现形式


《Realtime Midi Driven Dmx Lighting》


现场将运用两台钢琴演奏,一台是加了不同零件的自制“预制”三角钢琴,用于演奏考维尔及凯奇的作品,另一台是装有Pianoforce系统的传统三角钢琴(由柏斯集团赞助)。这两台钢琴的摆放将在舞台上呈现不同的空间感。“预制钢琴”的琴盖是被拆卸的,琴弦内部被放置了不同大小的零件,如20世纪的乐谱一般,琴弦似五线谱,错落的零件恰似特殊的创新音符记号。


《浮生之歌》


灯光是视觉设计的另一个重点,本次演出现场将会用到灯光交互系统Urlicht,除了常规有色灯光,届时那台装有Pianoforce系统的钢琴带有Midi的输出模块Diskclavier,可以连接12盏有色灯进行音乐与灯光的互动操作,从视觉上给予观众更强烈的心理暗示。此外,在固定曲目中现代舞演员身上同样装有感应装置,他的肢体语言也会带动灯光的变化!灯光、声音和舞蹈,化成跳动的音符,参加酷炫的音乐会,尽情享受这光与音的盛宴吧!



 ● 

彼岸的曲目单


(1)

《逝》徐志博

《奏鸣曲与间奏曲No.3,5》John Cage

《雪上足迹》Claude Debussy

《运动项目与嬉游曲之海浴、探戈》Erik Satie


(2)

《钢琴组曲Op.23之 3.5.1》Arnold Schoenberg

《奏鸣曲与间奏曲No.16》John Cage

《钢琴奏鸣曲 Op.1》Alban Berg


(3)

《海妖》Henry Cowell

《诗画三帧No.3》邵青

《黑暗可见》Thomas Ades (作品改编自John Dowland创作的圣咏)




 ● 

关于艺术家



俞湘君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副教授


德国科隆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博士,2018第二季度德国唱片评论奖最佳艺术家获得者,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艺术家。她积极推广现当代音乐、演奏足迹遍布海内外,于各个著名国际音乐节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丹麦Pulsar现代音乐节、世界计算机音乐大赛闭幕式等首演中外作曲家新作品。她被世界现代音乐钢琴演奏大师Pierre Laurent Aimard誉为是一位“可以为中国音乐事业作出贡献的钢琴家”。



达彦

北京达哒超媒体工作室创始人/总监


美国Novatrio新媒体重奏团创始人/总监,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客座教授,华盖视觉中国摄影师。创作涉及交互体验/演出、动态图形、声音装置和摄影,致力于跨媒体与古典/当代音乐整合。曾担任纽约EYEBALL设计公司艺术总监,北京水晶石影视传媒的创意总监,拥有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数字媒体硕士,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及工业设计学士学位。



赵远航

独立舞蹈编导、舞者


80后。2000年加入金星舞蹈团跟随金星老师开启自己的现代舞生涯,生活在上海。至今创作或合作的多个作品出现在不同的艺术节、剧场、环境空间中。



邵青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专业教师


青年作曲家,晨光学者,上海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作曲方向在读博士研究生。她的作品类型多样,包含器乐独奏、室内乐、交响乐、电子音乐、以及电子多媒体作品等,屡获各类创作奖项。



徐志博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作曲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现任上海计算机音乐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协会会员。创作涉及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并上演于国内外各类音乐会和艺术节,屡获奖项,并致力于现当代音乐、多媒体及声音艺术等领域的理论研究。



 ● 

关于应用在彼岸的灯光交互系统 Urlicht


Urlicht是一套可用于现场演出,发布会等等的交互灯光系统,并且将会运用在本次演出现场。Urlicht可以通过音乐与体感实时驱动灯光,可以让音乐电子文件(mIdi)中的各种声音特性比如音高,时值,音量,和声,节奏实时驱动Dmx舞台灯光群组,并且可以通过乐器现场演奏与灯光交互。同时,可通过手势与体感与音乐,灯光进行互动,营造一个整体的相互感应的音乐灯光表演体验。



 ● 

关于PIANOFORCE自动演奏系统

 

在数字化的音乐时代,人人都想创建自己的音乐库、歌曲或播放列表,收集自己的音乐最爱,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演奏。现在Pianoforce Performance 系统让这一切变为现实。钢琴的生动演奏就如艺术家在身边弹奏一般,激情的管弦乐器伴奏,感人的歌声,甚至是其它各种格式及品牌的钢琴自动演奏CD,或仅仅是从超大容量音乐库中挑选喜欢的歌曲进行播放。



 ● 

关于柏斯集团


柏斯琴行于1986年创立,经过30年的努力,迄今已发展成为位居世界乐器225强第14位、全球乐器零售商第七位、世界钢琴企业前三强,是集“乐器制造、销售、教育和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乐器企业。2012年,集团旗下宜昌金宝乐器制造有限公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确定为乐器业界唯一入选的「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音乐会时间:2019年1月11日(周五)19:30

音乐会地点:上海市延安东路523号(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项目扶持: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厅

项目团队:俞湘君(上海音乐学院)、赵远航(赵远航工作室)、达彦(同济视觉艺术学院)、邵青(上海音乐学院)、徐志博(上海师范大学)、荀炎(清华继续教育学院) 

音乐会票价:80 / 180 / 280元


购票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


 福利 

 送音乐会门票 


评论区获得点赞数最多的      

1位将获得门票2张!!!

2位将获得门票3张!!!

3位将获得门票2张!!!


2019年1月8日12:00点整为最终截止时间

(最终解释权归MANA所有)




 设计:Layla 

 编辑: 尧祖  




MANA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新媒体艺术具有“相对”和“与时俱进”的特性,其利用计算机科学、高科技材料、影像、生物、化学、视觉、表演等领域的新科技成果进行创新创作,已深入到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为艺术、设计与科技行业赋能。

作者:新媒体艺术站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